教室裡,大學生們下聚精會神地聽教授講課。當教授轉身黑闆上寫下一行字時,突然“撲通”一聲,坐在第一排的一個女生倒了下去,把正在認真作筆記的同學們給吓了一大跳。幾個女同學趕緊上前扶起她來,隻見她臉色蒼白,雙目緊閉,呼吸微弱。她們把她送回宿舍去了,其餘同學繼續上課。可上第二節課時,這個女生又若無其事地走進了教室聽課了。惹得男生們一陣好奇的私語:是什麼病?好得這麼快?女生們則會意而神秘地大笑起來。原來該女生是因痛經而暈厥,送回宿舍後休息一陣就恢複正常了。
月經周期是女性特有的生理過程。月經周期由下丘腦、垂體和卵巢構成的性激素反饋系統加以調節。近年來的心理學研究證明,月經周期對女性心理與行為有一定影響,在部分女性身上,這種影響還十分突出。尤其是女性情緒有着與月經周期密切相關的周期性波動,例如月經初潮往往使少女心煩意亂,驚恐失措和羞愧不安;月經來臨前許多女性有程度不同的煩躁、抑郁、沮喪和焦慮等消極情緒;而智能與行為跟月經周期關系不密切,經前與經後的智能與行為一般不發生明顯改變。月經周期這種生理因素變化可以導緻一定情緒變化,反之,心理因素也可以引起月經失調。機體内外環境的不良刺激可能導緻神經系統功能的某種紊亂、月經功能不正常或失調。主要的月經失調有痛經、閉經、功能性子宮出血和經前期緊張綜合征四類。
1.痛經:
這是最常見的一種月經失調症狀,以青年女性為多見。它發生于月經期前後幾天,表現為在月經來潮前開始,小腹、腰部有陣陣墜脹、隐痛、酸痛和壓迫感,有些女性還感到陣陣難于忍受的絞痛,通常還伴随有全身不适的症狀如倦怠、嘔吐、尿頻、便秘、腹瀉甚至暈厥。據統計,約10%的青年女性有明顯的痛經,例如本節開頭講的那個女大學生就是其中之一;約有30%的青年女性有一般性的痛經。
痛經可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前者發生于月經初潮或初潮後不久,25歲後逐漸減輕,在結婚和生育後多消除,不再複發;後者是有月經後多年沒有痛經,後來突然發生痛經,多為25—30歲以後的女性才有。導緻痛經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子宮肌肉和血管的強烈收縮痙攣引起疼痛,所以當經血流出時疼痛就減弱和停止了。繼發性痛經則多與生殖系統器質性病變有關。同時,痛經與心理因素有密切關系。
許多少女在最初幾次來月經時過分緊張、驚恐、怕痛,對月經期間身體不适過分敏感,久而久之,形成牢固的條件反射,一來月經就覺得疼痛不适,這就是所謂原發性痛經。
痛經者的氣質類型多屬抑郁質與膽汁質,其個性中多有較高的受暗示性和易焦慮等特質。女伴們和家庭中其他女性成員的痛經表現會引起這些受暗示性高的女性産生痛經,使原來無痛經發生痛經,或原來痛經輕微者變得明顯嚴重。
來月經時的情緒好壞對痛經是否發作及程度輕重也有影響。情緒好時疼痛輕微,情緒低落時疼痛加重。
對于器質性病變引起的痛經,要治療根除病因。此外,要注意克服不良情緒,消除緻病的消極心理因素。可以通過學習女性生理知識,了解月經的形成機制,避免對月經的擔憂與害怕,摒棄對月經的偏見和誤解(如來月經不吉利或倒黴),注意調劑生活節奏,避免過多的精神刺激,以減少焦慮緊張。有的學校調查表明,在女生中普遍講授月經生理衛生知識後,嚴重痛經發生率顯著降低。
2.閉經:
女性年過18歲(溫帶地區的标準)還未來月經,就稱為原發性閉經;月經初潮後,連續3個月經周期以上不來月經,就是繼發性閉經,也叫停經。
導緻閉經的因素很多,一是生理因素,如先天性生殖器官構造不全,子宮、卵巢和垂體病變,内分泌障礙,營養不良等;二是心理社會因素,如環境的重大改變、過度疲勞、高度心理緊張、沉重的心理壓力、嚴重驚吓、激烈的動機沖突、強烈的妊娠願望或妊娠恐懼等因素引起的焦慮、緊張情緒,會通過中樞神經系統和下丘腦,影響垂體前葉分泌促性腺激素的功能,抑制卵巢排卵而導緻月經停止或紊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