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E 300 L在加速性能方面給我留下了不錯的印象,用一句簡單的話來概括就是“快得很舒服!”對于一台排量隻有2.0L的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能有這樣優秀的表現,比較難得!不過,我認為它的動力表現仍然稱不上完美,礙于發動機的先天特性,它的加速相對缺少了大排量發動機給人的那種酣暢淋漓之感,無法完全将奔馳E級那種高端行政級轎車的氣派展現出來。
那麼,作為目前奔馳E級車系頂配車型的E 320 L 4MATIC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嗎?與奔馳E 300 L相比,它的優勢又是什麼呢?帶着這些疑問,我拿奔馳E 320 L 4MATIC做了一次性能測試,最終的結果确實有一點兒出乎我的意料。
奔馳E級 2017款 E 320 L 4MATIC
車型首頁| 參數配置| 圖片| 口碑| 車型報價
廠商指導價
62.98萬
這一次測試的車型是2017款奔馳E 320 L 4MATIC(下文簡稱E 320 L),标準配置車型的官方指導價已經高達62.98萬元。然而,我拿到的測試車還要相對貴很多,因為它選裝了較多高端的配置,粗略算下來祼車價已經超過了70萬元。
不瞞你,現款奔馳E級(第五代,W213系列)是迄今為止我最喜愛的一代奔馳E級,對它的鐘愛程度甚至已經遠遠超過了中學時代的Dream CAr——第三代奔馳E級(W211系列),而這一切則源自于它那充滿現代氣息,并且同時兼備豪華感的設計。
我知道你肯定會說它是奔馳S級的縮小版,或者是奔馳C級的放大版。沒所謂!你隻要知道它既有大哥奔馳S級的風範,同時要比小弟奔馳C級更有氣場就可以了,統一家族式設計不是現在的主流麼?至于奔馳E 320 L與其它奔馳E級加長軸距車型相比,除了身份标識以外,在外觀方面并沒有什麼特别之處。
拉開車門,落座其中。對于奔馳E級的内飾設計,我是完全沒有免役力的,從設計到用料,再到科技配置,它的表現都能夠跻身到這個級别的頂級水平。坐在它的座艙内,不管是前排,還是後排,你都可以感受到奔馳那種特有的豪華感,對于車内氛圍的營造奔馳一直是這個行業的佼佼者。
作為目前奔馳E級的頂配車型,奔馳E 320 L的标準配置固然是不容置疑的,你能想得到的基本上都可以在它身上找得到。不過話說回來,能夠購買這款車型的朋友應該不會隻買個标準配置版本吧?我覺得或多或少都會選裝一些高端的配置,比如選裝費用才7600元的Burmester柏林之聲音響系統。當然了,别拿我這一次測試的車型作為參考,因為它的選裝配置實在是多得有點兒誇張了,基本上把選裝列表上的配置都選裝了一遍,而且還選裝了電吸門,希望不會給加速性能增加太大的負擔吧。
之前測試了奔馳E 300 L,現在是奔馳E 320 L,名稱上隻差了“20”,但實際上那可是2.0L直列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與3.0L V6雙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差距。衆所周知,奔馳的這台3.0L V6雙渦輪增壓發動機分為高低功率兩個版本,搭載高功率版的奔馳E400L早已經停産,而本次測試的奔馳E 320 L搭載的則是低功率版。另外,這台發動機目前也在奔馳S級上使用。在傳動系統方面,與之匹配的是9G-TRONIC 9擋手自一體變速箱——全球首款縱置的9速變速箱。
它配備了動态操控選擇 (DYNAMIC SELECT) 控制器,擁有多種駕駛模式可選,分别是Eco、Comfort、Sport、Sport 以及手動,而且懸架和轉向系統還可以獨立調節,其中懸架系統有Comfort、Sport以及Sport 三種模式;轉向系統有Comfort和Sport兩種模式。多種駕駛模式、多種組合搭配,足夠你玩味好一陣子了,無形之中也增加了駕控的樂趣。
在底盤方面,測試車選裝了空氣懸架系統,不僅可以實現減振器的軟硬調節,還可以改變車身的高度。與奔馳E 300 L相比,它的另一項重點配置是4MATIC全時四驅系統。至于輪胎方面,它配備了倍耐力CINTUrato P7高性能環保輪胎,前輪規格是245/40 R19,後輪規格是275/35 R19。需要注意的是,這是一套低壓續跑輪胎,因此它沒有配備胎。
簡單介紹過測試車的硬件配備後,接下來直接進入性能測試部分,第一環節是0-100km/h加速測試。奔馳E 320 L的動力水平是不容置疑的,但真的想要跑出最快的0-100km/h加速時間其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将駕駛模式切換到Sport ,讓動力系統可以将自身的性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然後,關閉ESP車身穩定控制,以便減少電子安全系統對它的束縛。
讓我意想不到的是,它的起步最大允許轉速隻有2200rpm,比我之前測試的奔馳E 300 L(3000rpm)還要低很多。經過多次嘗試,以2200rpm彈射起步,它的加速測試成績最快,最終成績鎖定為6.58秒。
這個成績比我們很早之前測試的2015款奔馳E 320 L(0-100km/h加速時間是7秒)要快一點,算是有進步。然而,與同級的競争對手相比,這個成績就顯得比較一般了,比2016款凱迪拉克CT640T慢了1秒多。但不能否認,它的發動機賬面參數确實比上面列舉的這些競争對手相對遜色不少。
與之前測試的奔馳E 300 L(6.63秒)相比,這個成績沒占到多少便宜。究其原因,除了兩車的發動機動力參數相差不大這個因素外,我認為與它選裝配置過多增加了負擔脫離不了關系。雖然它們的0-100km/h加速時間在數據上的差距并不大,但是日常駕駛時動力輸出給人的主觀感受卻是有着比較明顯的差距。
得益于3.0L V6雙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先天優勢,奔馳E 320 L在全力加速時的動力輸出明顯要比E 300 L澎湃一些,持續加速感更強,提速也會更加平順自然。說得直白一點,奔馳E 320 L的加速是一氣呵成之感,能夠将奔馳E級該有的氣派完美地展現出來。
兩車在動力上的差距還體現在中後段加速能力上,不管是從60km/h加速到100km/h,還是從60km/h直接加速到120km/h,奔馳E 320 L的動力輸出都顯得從容不迫,而此時的奔馳E 300 L已經有點兒“喘氣”了。如果可以對比0-200km/h或0-400米加速,我相信奔馳E 320 L絕對可以将E 300 L遠遠地甩在身後。
奔馳E 320 L的發動機和變速箱是一對十分默契的好搭檔,幹起活來效率特别地高。變速箱總是知道應該用什麼擋位來配合發動機的動力輸出,對油門踏闆指令的響應非常聰明,對駕駛者的領悟能力也特強。急踩油門時,變速箱會馬上悄無聲息地連降幾個擋位,讓發動機以強勁的動力輸出來作出回應;緩踩油門時,它又會迅速地升地最高的擋位上,讓發動機的動力輸出保持平順而自然,最大限度地确保了乘客的舒适性。
動态操控選擇 (DYNAMIC SELECT) 控制器可以讓你玩味一段很長的時間,在不同駕駛模式下,發動機的動力輸出、轉向系統的反饋、懸架的舒适性都會随之而變化。對于絕大部分車主而言,我認為Comfort模式會是最佳的選擇,此時發動機的動力輸出柔和、轉向有點粘滞、懸架處于最舒适的狀态,不管是在城市裡面遊走,還是在高速公路上飛馳,駕乘品質都十分讨人喜歡。不瞞你,我本人是很沉迷于這種駕駛感受的。
想偶爾來點加速的快感?切換到Sport模式就可以了,此時發動機的動力輸出變得直接而順暢,車身的動态從之前的厚重而變得輕快,而且加速迅猛感也已經相當不錯了。至于Sport 模式,我建議還是少用為妙,在測試時我隻使用這個模式,并且在不彈射、不關閉ESP的情況下,它的0-100km/h加速時間已經能夠輕松地跑進7秒。對于這樣的加速能力,平時駕駛每一次深踩油門,身體都會不由自主地貼緊座椅,很容易會讓人處于一個緊張的狀态。
随着駕駛模式的變化,通過方向盤可以感受到轉向系統的反饋力度有相應的調整。其實這還不是最重點之處,須知道它的轉向系統配備了可變轉向比。當你在不同的駕駛模式之間切換時,轉向系統的轉向比會有明顯的差别,方向盤的轉向輻度、轉向精準度也會随之而變化。當然了,即便是将轉向系統切入到Sport模式,你也别指望它有多靈敏,畢竟奔馳E級的定位并非是運動型車。
測試車型選裝了空氣懸架系統,不僅可以調節減振器的阻尼,而且還可以調節車身的高度。如果懸架的模式從Comfort切換到Sport,支撐性的變化會比較明顯,但是如果從Sport切換到Sport ,主觀感受相差并不大。跟轉向系統一樣,即使懸架系統切換到Sport 模式,奔馳E 320 L仍然是以舒适為主調,這個本質并沒有改變。跟之前測試的、沒有選裝空氣懸架的奔馳E 300 L對比,它在行駛質感方面的優勢可以很好地展現出來,在Comfort模式下更舒适,在Sport 模式下懸架對車身的支撐性更強。
除此以外,它相對奔馳E 300 L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配備了4MATIC全時四驅系統。得益于這套四驅系統,奔馳E 320 L在全力加速時車身更加穩定,車尾不會出現奔馳E 300 L的細微擺動;以較高的速度過彎,它的車身循迹性也明顯更強,行駛路線軌迹會更貼合駕駛者的意圖。說得直白一點,這套四驅系統讓它擁有了相對E 300 L更加容易操控的特性。
第二個測試是100-0km/h刹車,它的表現符合奔馳車一貫的優秀水準,37.14米的成績相當出色,連續多次全力制動後刹車系統沒有出現明顯的熱衰減現象,而且刹車踏闆的腳感很線性、回饋感較強。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Sport 模式下全力制動,它的懸架系統對車身的支撐也是相當到位。
這個100-0km/h刹車成績有多優秀,與其競争對手做個對比自然是一目了然。在加速測試環節表現一般的它,這一次以明顯的優勢扳回一局。毫不客氣地說,奔馳的刹車性能我就從來沒有擔心過。
聊完加速和刹車,最後我們來看看它的燃油經濟性表現如何。經過110公裡的綜合路況駕駛,它一共消耗了11.15L汽油。經計算得出,它的百公裡油耗僅為10.1升。對于一台搭載3.0L V6雙渦輪增壓發動機的中大型車來說,這個百公裡油耗成績已經相當讓人滿意了。
油耗能有這樣的表現,除了發動機自動啟停這類技術的協助以外,9G-TRONIC變速箱也是功不可沒的。日常駕駛,若車輛處于“Eco模式”下,這台變速箱會将發動機的轉速控制在很低的區間内,若以60km/h巡航,發動機的轉速隻是1300rpm(6擋);若以80km/h巡航,發動機的轉速是1250rpm(8擋);即使以120km/h的速度巡航,發動機的轉速也不過是1600rpm(9擋)而已。
● 全文總結:
經過三天的駕駛體驗,奔馳E 320 L給我的感覺是一如既往的奔馳風格,駕乘品質出色,車内很安靜,營造出來的駕駛氛圍很安逸,與其定位消費人群的需求不謀而合。另外,4MATIC全時四驅系統為它的行駛穩定性、行駛安全性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如果從測試數據來看,奔馳E 320 L的0-100km/h加速比奔馳E 300 L隻是快了一點點,并沒有預期的好,我認為很有可能是選裝配件過多增加了負擔。但不能否認的是,日常駕駛時其動力輸出的暢快感、大氣感是E 300 L無法比拟的。它的刹車性能相當出色,測試成績符合奔馳車一貫的優秀水準,也明顯優于同級級别的競争對手。至于油耗,10.1L/100km對于一台搭載3.0L V6雙渦輪增壓發動機的中大型車來說已經算低了。綜合上述所言,我認為它是可以完美地将奔馳E級該有的氣派展現出來的車型,對得上E級車系頂配的身份。
那麼奔馳E 320 L值得購買嗎?須知道它的廠商指導價可是比奔馳E 300 L豪華型貴了足足13萬元,這筆差價即使以一款豪華中大型車來衡量也不是一個小數目了。别着急下定論,先看看多花13萬元可以換來什麼配置吧!
經過仔細的對比,奔馳E 300 L在選裝上價格為6000元的智享套裝、價格為9000元的智駕套裝以及價格為9700元的幾何多光束LED大燈(MULTIBEAM LED)後,車内配置(不包含硬件配置)與奔馳E 320 L基本相同,不過此時它的售價已經提高到52.45萬元,與奔馳E 320 L之間的差價縮小至10.53萬元。
那麼大概意思就是10萬元左右可以換來3.0L V6雙渦輪增壓發動機與4MATIC全時四驅系統,值嗎?我覺得是挺合理的,畢竟奔馳E 320 L的3.0L V6雙渦輪增壓發動機在動力水平、運轉平順性方面都确實比E 300 L的2.0L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強不少;至于4MATIC全時四驅系統的作用就不多說了,用過就會知道。最重要的是,别忘了這兩項硬件配置,即使樂意花錢,奔馳E 300 L也無法選裝。如果我的分析沒錯,那奔馳E級的定價策略真的很聰明,深知如果推出一款E 300 L 4MATIC車型會削弱了頂配E 320 L的吸引力,所以甯願給E 200 L配4MATIC四驅系統,也沒E 300 L的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