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雲金杆菌(Bt)和茶尺蠖核型多角體病毒(EoNPV)等,兩類生物源殺蟲劑常以複配混用方式應用.由于藥效的遲緩,而明顯表現出劑量-時間-緻死作用複合特征.但目前尚缺乏與之相适應的混用配比優劣判别标準.受葉慶華等地學
摘要:蘇雲金杆菌(Bt)和茶尺蠖核型多角體病毒(EoNPV)等,兩類生物源殺蟲劑常以複配混用方式應用.由于藥效的遲緩,而明顯表現出劑量-時間-緻死作用複合特征.但目前尚缺乏與之相适應的混用配比優劣判别标準.受葉慶華等地學信息圖譜分析和曹進等指紋圖譜整體相似性分析理論和方法的啟發,用室内人工飼養繁殖茶尺蠖2齡初―中期幼蟲生物測定結果作為基礎數據,分析研究了Bt與EoNPV混用的劑量-時間-緻死作用複合特征,并進行了配比優劣性判别的嘗試.首先将生物測定的有關結果輸入SPSS統計分析軟件包和Excel繪圖軟件,進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同時分别繪出不同藥劑處理的,以劑量梯度為橫軸,以累加死亡蟲數為縱軸的不同觀察時段害蟲緻死過程的曲線組圖,簡稱時段藥效信息圖;再使用SPSS軟件包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提取出用于整體相似性比較的圖譜單元Ⅰ和用于細節非相似性比較的圖譜單元Ⅱ,且分别量化,由此得到相似值和非相似值,據此又分别算得相似系數和非相似系數;最後綜合成一種混用配比優劣性總體判别指标,簡稱Q值.結果,Bt:EoNPV為9:1、7:3、4:1和2:3等4個混配處理的Q值依次為200、100、31.0和23.8,明顯标示了其中“9:1”的Q值最大,被确認為最合理的混配處理.此結果與之前的研究相同.還對該圖譜分析方法的可靠性以及應用的可行性等進行了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