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身邊很多媽媽說自己的孩子早熟早戀之類的,而早熟早戀在青春期少男少女中是非常常見的。我想很多人都知道早熟早戀,但是能夠準确說出早熟早戀的具體含義卻很少。那麼,究竟什麼才是早熟和早戀呢?
早熟
性心理早熟是指性心理發育提前,即在兒童少年階段出現成人的性欲、意向和行為。性的成熟與萌發除了生理基礎外,與環境因素、家庭教養方式以及其它心理社會因素的關系也十分密切。
性心理是複雜的社會生物現象。性意識的産生和發展包括以下兒個階段
(1)性潛伏期(11歲以前):兒童開始具有性别角色的認同或性别意識,而對性欲尚處于無知或無意識的狀态。
(2)性欲萌發期(女為10-13歲,男為11-15歲):少年的性欲開始覺醒,但性意識仍處于朦胧和矛盾的狀态。
(3)性思慕期(女為12-17歲,男為14-19歲):青少年從同性的依戀進入對異性的愛慕。
(4)浪漫的戀愛期(女為16歲以後,男為18歲以後):青年對異性的追求集中于一人,開始戀愛。
父母對子女溺愛,過度親昵對兒童性心理發展造成過度刺激,會促使性早熟。此外,因住房擁擠,同室居住,孩子看到父母的性活動及親昵行為以及觀看色情電視、電影、書刊、錄像等,均可使孩子産生早熟的性興奮。可能進而導緻早戀或過早性行為的發生。
早戀
早戀是指在青春期或青春期以前的少年兒童出現戀愛行為,俗稱牛犢戀。多與環境因素引起的早熟性興奮和性意識萌動有關;一部分也因性生理發育提早所緻;還有感到孤獨、精神空虛、心理上缺乏支持,通過交異性朋友、早戀而尋求寄托的情況。早戀的少男少女相互吸引、相互愛慕、相互支持,産生愉悅之情,這種情感是純真的。他們對異性對象的愛慕往往是非理性的,常常陶醉于溫馨的幻想,多數人雖有肉體性接觸的意向,但不一定付諸實踐。
當然,也有少數人因性沖動而發生性行為,這常常是外部“催化劑”導緻性早熟的結果。因早戀的幼稚性和盲目性,可能削弱少男少女的道德觀念,還可能被社會上的壞人利用,以緻上當受騙,甚至犯罪。 早戀者對異性的親和除了帶有盲目性外,還有出于好奇的心理。
所以,學校應開設性教育課程,讓少男少女對性生理、性心理知識有所了解,揭開性的神秘面紗。少男少女應及時向父母或老師尋求幫助,擺脫早戀的羁絆。
[性教育] 最新精彩文章
上司的性騷擾拒絕又渴望
夜晚開燈睡覺可緻性早熟
青少年的性心理如何引導
超時性愛 腺炎上身
跟孩子談月經的技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