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中國古代離婚的标準

中國古代離婚的标準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5-07 10:30:04

  七出,七去(也稱七棄)是在中國古代的法律、禮制和習俗中,規定夫妻離婚所時所要具備的七種條件,當妻子符合其中一種條件時,丈夫及其家族便可以要求休妻(即離婚)。

  七出,七去(也稱七棄)是在中國古代的法律、禮制和習俗中,規定夫妻離婚所時所要具備的七種條件,當妻子符合其中一種條件時,丈夫及其家族便可以要求休妻(即離婚)。 從其内容來看,主要是站在丈夫及其家族的角度并考量其利益,因此可說是對于妻子的一種壓迫。但另一方面在男性處于優勢地位的古代社會中,也使女性最低限度地免于任意被夫家抛棄的命運。 七出和七去的内容 七出一詞要到唐代以後才正式出現,但其内容則完全源自于漢代記載于《大戴禮記》的“七去”,又稱作“七棄”。 七去的内容如下: 一、“不順父母” 亦即妻子不孝順丈夫的父母。大戴禮中所說的理由是“逆德”,在傳統中國,女性出嫁之後,丈夫的父母的重要性更勝過自身父母,因此違背孝順的道德被認為是很嚴重的事。 二、“無子” 亦即妻子生不出兒子來,理由是“絕世”,在傳統中國,家族的延續被認為是婚姻最重要的目的,因此妻子無法生出兒子來便使得這段婚姻失去意義。以《唐律》為例,聽立庶以長。疏議據此認為四十九以下無子,未合出之。随傳統中國“一夫一妻多妾制”的逐漸成熟,真正是以無子的原因而休妻的情形大為減少。 三、“淫” 亦即妻子與丈夫之外的男性發生性關系。理由是“亂族”,也就是認為淫會造成妻所生之子女來路或輩分不明,造成家族血緣的混亂。 四、“妒” 指妻子好忌妒。理由是“亂家”,亦即認為妻子的兇悍忌妒會造成家庭不和,以及“夫為妻綱”這樣的理想夫妻關系的混亂,而許多看法中,更認為妻子對丈夫納妾的忌嫉有害于家族的延續。 五、“有惡疾” 指妻子患了嚴重的疾病。理由是“不可共粢盛”,是指不能一起參與祭祀,在傳統中國,參與祖先祭祀是每個家族成員重要的職責,因此妻有惡疾所造成夫家的不便雖然必定不隻是祭祀,但仍以此為主要的理由。 六、“口多言” 指妻子太多話或說别人閑話。理由是“離親”,在傳統中國家庭中,女性尤其是輩分低的女性,被認為不應當多表示意見,而妻子作為一個從原本家族外進來的成員,多話就被認為有離間家族和睦的可能。 七、“竊盜” 即偷東西。理由是“反義”,即不合乎應守的規矩。 七出内容與之類似,包括、淫佚、不事舅姑、口舌、盜竊、妒忌、惡疾。 整體來看,七出和七去的内容大多是以夫家整體家庭家族的利益為考量,凡是因為妻子的行為或身體狀況,不能符合于這個考量,夫家或丈夫就可以提出離婚。相較而言,妻子要主動提出離婚的義絕,條件就嚴苛得多了。 七出和七去的曆史發展 在漢代,雖然在禮制中已經有了“七去”的說法,也成為一般人休妻的重要準則,文獻中記載的離婚例子,大多以七去為休妻的理由,但一直未成為具有強制性的規定,因此不按照七出原則而離婚的例子仍經常出現,例如著名的外交軍事家班超,因為同僚說他沈溺于家室之樂,就憤而休妻。 一直到唐代的《唐律》之中,才把七出列入法律規定之中,規定不符合七出或其他離婚理由包括義絕、和離、違律成婚等而離婚者為違律必須受罰,而其中僅有七出屬于是丈夫或夫家單方面要求的離婚。但唐代時,離婚的法律規定執行仍較不嚴格,私下有不甚合律的理由離婚也常不被幹涉,法律主要是在離婚其中一方不服而興訴訟時,才由地方官員按律來作審判。 到宋、元以後,離婚規定的實行逐漸變得更嚴格。宋代的士大夫,逐漸開始認為離婚對于家庭或個人來說,都是不名譽之事。因此雖然法律規定上仍延續唐律的規定,但實行上更加嚴格,婚姻契約(元代以後稱作休書)的使用雖始見于唐代,但在宋代才開始普遍實行,書契上需附離異原因,而到元代更要求休書必須交官府審驗,因此,七出的法律規定被切實地實行。這種制度延續到明清二代。 對于七出制度對女性不公的批判,較早期的有明代的宋濂、清中葉的俞正燮等人,但一直要到了清末民初,七出的制度才連同傳統的婚姻制度一起受到許多知識分子們的廣為批判。但清末1909年參照西方法律所頒行的《大清現行刑律》中,仍保留了相應于七出的相關規定法律,而這部刑律中關于離婚的部分也一直延用到民國初年。一直到1930年國民政府所制定頒行的民法親屬篇中,關于離婚的規定才真正比較明顯脫離了傳統的七出觀念。 七出在古代中國婚姻上的作用及其限制 七出在古代中國,代表了一種在婚姻制度中,一方面防止婚姻任意被結束,但另一方面卻同時能保障丈夫及其家庭的利益的規定。這規定使得在婚姻關系中,妻子一方處于弱勢,丈夫一方能較主動地決定婚姻的延續與否。 但另一方面,對于傳統中國原本就處于弱勢,難以獨立生存于社會的妻子來說,七出的規定也最低限度地保障她不緻于因丈夫個人的好惡喜好,而任意被抛棄。除此之外,在一些案例中,由于受到丈夫欺虐的妻子缺乏主動要求離婚的手段,同情妻子的地方官員,會以七出的法律來要求雙方離婚,使妻子能脫離惡夫。 此外,在傳統中國,七出這個規定有其限制,用以保障妻子不被輕易休棄,亦即《唐律》中所規定的三不去,也就是說在三種情形下,即使是妻子符合于七出的條件,丈夫也不能任意要求離婚,三不去是指妻子曾經幫舅姑服喪、娶妻時窮現在富有、以及“有所受無所歸”(應是指妻子的父母家族散亡,被休後可能無家可歸) 但除了另外則有義絕的規定,亦即規定在某些特定情況上,如《唐律》規定是若犯惡疾及奸者,即使妻子符合三不去的條件,丈夫仍可以要求休妻。否則,丈夫也會受到法律的懲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