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的星空下,“談性色變”已經埋進了曆史的故紙堆。帶着這個曾經隐秘的話題,浙江大學的兩名研究生設計了一份問卷,在校園裡進行抽樣調查。本版記錄的便是作為未來社會精英們的大學生對于愛情、婚姻以及性的看法。
親密愛人:人品最重要
愛一個人很複雜但也許很簡單。除了難以言說的感覺外,還有許多可以界定的标準,諸如人品、經濟收入、外表、文化水平、性格、健康、貞操和有共同語言等等。調
查結果表明,在這八個擇偶标準中,人品首當其沖排在第一位,其次是性格和有共同語言。貞操在擇偶标準中排在最後一位,成為最不重要的擇偶因素。從調查結果看,男、女生在擇偶标準上的差異耐人尋味,男生更看中外表和貞操,而女生則比男生更重視人品和經濟收入。有趣的是,理性的男生比感性的女生更強調有共同語言。
柏楊在《食色性也》中說,大概上帝造人時,賦予男人一種獨當一面、挑大梁唱黑頭戲的性格,而賦予女人一種被保護和祈求安全的性格。因此男人很少願意娶比自己高明的女人,而女人則很少願意嫁不如自己的男人。在對文化水平要求的選擇中,這一差異顯露無疑,在所有被調查的大學生中,沒有一個男生願意未來伴侶的文化水平比自己高,同樣沒有一個女生願意嫁給比自己學曆低的男子。
在對未來伴侶的年齡期望中,少有男生接受比自己大的伴侶,同樣少有女生接受比自己小的男子做丈夫。對此抱無所謂态度的男生比女生多。大約90%的學生所能接受與未來伴侶的年齡差距在5歲以内。
至于是否介意未來伴侶有婚姻史,介意和不介意的回答同樣多。
性關系:令人驚訝的數字
網上有調查說,現在的大學生在情感上表現得大膽和開放。當愛上一個人時,都會主動出擊,抓住自己的幸福。本次調查顯示,68%的同學表示會主動追求自己所愛的人。在這一點上,男、女生的差異很大,男生中絕大部分都會采取主動,而女生中隻有一半的人有主動追求男子的勇氣。
嘗禁果是婚前發生性行為最通俗的講法。如今,校外同居現象并不鮮見,嘗禁果的大學生似乎越來越多。在受調查的同學中,有13%的人坦言有過性行為,其中以男生居多。62%的學生同意隻要是和相愛的人,可以發生婚前性行為。并且85%的學生認為,已經發生性關系的男女不一定非得結婚,對此男生、女生意見一緻。這對傳統從一而終的觀念是一種巨大的挑戰。傳統的貞操觀在當代大學生中也到了崩潰邊緣,62%的同學認為珍視貞操是對人性的壓抑,在這一問題上,女生所占的比例大于男生的比例。71%的被調查者表示在得知未來伴侶曾和他人發生過性關系後,仍會與之結婚。
前段時間,首都一些高校在校園内設立自動售物機出售避孕套,從而引起軒然大波。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62%的同學認為應該在校園裡設立這樣的售貨機。
同性戀這個名詞的耳熟能詳還是近兩三年的事。大約一兩個月之前,有關部門宣布同性戀不是精神病。對于這一問題,有60%左右的被調查者抱有寬容态度,他們認為,同性戀應該被允許。
婚姻:将愛情進行到底
對于婚姻,最經典的當屬錢鐘書老先生所言——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也許是城外人的緣故,很少有同學受當前時尚男女婚姻恐懼症的影響。大部分人認為,婚姻是愛情的升華,美好的婚姻對人生是一種促進。他們認為愛情是婚姻的基礎,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需要雙方用心去維護和經營,需要比追求愛情付出更多的浪漫、情調和時間。同時婚姻也意味着更多的責任,物質基礎在婚姻中也必不可少。 有少數同學對“婚姻是人生必經之路”提出異議,他們認為如果願意也可以不選擇婚姻,更不能把它當作一種儀式來完成。婚姻是個未知數,而且人不一定要結婚。
以下是調查中一些精彩的婚姻觀點,可以成為有關婚姻的魔鬼詞典——
婚姻是與戀人成為親人的開始。
婚姻是幸福的别稱。
婚姻是相互征服了對方。
婚姻是買鞋子,合适與否隻有自己知道。
沒有婚姻的愛情将死無葬身之地。
婚姻是一種承諾,與愛情無關。
婚姻是平淡的生活,其韻味也在于此。
如果過去對離婚有社會歧視的話,那麼在離婚大戰屢見不鮮的今天,95%的學生對此抱有平常心,他們表示不會因為離婚而感到擡不起頭。
[性文化]最新精彩文章
80後婚姻八大潛規則
完美性生活不能少了“後戲”
性福 不要因為處女而變
大學生互贈安全套成時尚?
分析A片對男人的傷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