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酷熱之時喝涼茶應注意>>保健指南

酷熱之時喝涼茶應注意>>保健指南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4-29 14:49:22

  , ,保健指南,保健專題

  老一輩的廣州人一直有種難解的“涼茶情結”,眼下酷熱天時,喝涼茶是廣州人最傳統也最相信的“食療避暑”法。然而,今時不同往日,煲涼茶“不再是一本通書讀到老”,尺度和方法掌握得不好,不但達不到避暑的目的,反而會更容易中暑!本報記者分别走訪了全國名老中醫鄧鐵濤教授和廣州中醫藥大學首席教授周岱翰。

  現代廣東人多是“陽虛”

  廣州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鄧鐵濤表示,廣東地處潮汐之地,氣候和水質都偏“熱”,因此從中醫理論來說,多服性質“寒涼”的涼茶可去“熱氣”,是很适合廣東人的,數百年來涼茶對廣東人的健康也确實創下了很大的功勞。但是今日的粵人生活卻與過去相比有了很大變化,令中醫界對傳統涼茶的效用開始産生懷疑。

  鄧鐵濤表示,現在的廣東人生活方式和過去不同,“過去的人多幹體力勞動,一出門就曬大太陽,加上氣候、水質等因素,當然覺得容易‘熱氣’;但是現在不同了,人們出入都是空調環境,即使在夏天熱出一身汗的機會也不多,而且現代人多數從事體力活動強度不高的勞動,特别是終日坐在辦公室裡,面對電腦的廣東人,大多數都是‘陽虛’體質,這樣過去那種過于苦寒的涼茶已經不适合現代廣東人飲用了。”“陽虛”是指陽氣虛衰的病理現象,人體本身具有的“陽氣”有溫暖肢體、髒腑的作用,陽虛則機體功能減退,容易出現虛寒的征象。常見的有胃陽虛、脾陽虛、腎陽虛等,主要症狀為畏寒肢冷、面色蒼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長、脈沉微無力等。他強調,“廣東涼茶”也應該“與時俱進”,不是廣東人不能再喝涼茶了,而是應該再對涼茶的成分作更深入的研究。

  喝涼茶不當更容易中暑

  廣州中醫藥大學首席教授、博士生導師周岱翰說,在廣東這種酷熱天氣裡,體虛的人特别容易出汗。中醫認為,汗為人體的“陽液”,出汗過多,陽氣會随着汗水散走,人會出現虛脫症狀。如果此時再服用苦寒的涼茶,就會傷到脾胃,更加“耗氣”。“夏天本來人的胃口就不好,喝了涼茶敗胃,更吃不下飯了,這樣不是讓身體更加虛,更傷害人體自身的“正氣”嗎?

  炎熱之中,哪些人容易中暑哪些人不會?這和個人的體質有關,平常從事體力勞動較多,出汗較多的人,就不會因為一時的酷熱而使身體負荷不了而出汗過多;相反,平時從不出汗的人最危險,他們一出汗就中暑。喝涼茶等于是讓本來“虛”的人更加“虛”,這不是更增加他們中暑的幾率嗎?他指出,特别是老人和小孩都屬“胃寒”之人,是尤其不适合服用過多涼茶的。中醫界曾有人提出,不要忽視涼茶對嬰兒存在的危害。

  冬瓜湯也許更管用

  鄧老給記者透露了一個降低涼茶寒度的小“貼士”―――胃寒的人如果要飲涼茶,可以在其中放一小片姜,或者滴幾滴姜汁來“中和”。相對而言,金銀花、菊花、冬桑葉,加少許青蒿,這樣的涼茶原料搭配“寒度”較低。

  不過,兩位名老中醫都明确提出,相比并非人人皆宜和成分不一的涼茶,也許一些簡單的祛暑食品和佳果更加管用又相對“安全”。其中,冬瓜湯是被一緻推舉的祛暑佳品。鄧老表示,吃飯時煲一煲“冬瓜蓮葉湯”,簡易又有效;此外,薏米、菜幹等也是烹調祛暑靓湯的佳品,不過懷孕的婦女就不要吃薏米。

  周岱翰則指出,冬瓜湯、田雞薏米湯和綠豆糖水的祛暑效果都不錯,而西瓜則是祛暑佳果,被中醫稱為“天生白虎湯”,清熱祛暑的效果最好。

  特别不适宜喝涼茶的階段:

  女性生理期不宜喝涼茶

  這是因為女性月經期處于失血狀态,會消耗掉不少體内的鐵質,體質偏虛,此時應多補充含鐵質豐富的如葡萄、蘋果等水果,勝過喝下過于寒涼的涼茶,否則容易損傷脾胃出現頭暈、胃痛等不适。

  小兒感冒時不宜喝涼茶

  小兒感冒通常是受風受寒導緻的,多數病因不是體内火氣旺盛,這種情況下如果經常喝涼茶,反而損傷了中焦脾胃和中陽之氣,加重脾胃虛寒,幹擾了營養的吸收利用,适得其反,出現口淡、惡心、腹瀉等症狀。

  入睡前不宜喝涼茶

  涼茶有利尿作用,如睡前喝涼茶,有的人會出現類似喝濃茶後的亢奮狀态,難以入睡。且睡前喝涼茶過多,尿量明顯增加,導緻起夜次數多,影響睡眠質量。所以一般在入睡之前,不宜喝涼茶。

  空腹時不宜喝涼茶

  空腹喝涼茶會沖淡胃液,不利于消化。涼茶性寒,會抑制胃腸活動而降低食欲,影響正餐胃口,還容易有反酸、口泛清水的不良反應。長期空腹喝涼茶,還容易引起胃痛。

  上一篇保健:六月要預防腸道傳染病下一篇保健:夏天吃姜五項注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