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附睾管的長度和生理功能

附睾管的長度和生理功能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7-22 20:17:40

  男性生殖系統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管道十分發達,精子的發生、排放、成熟、射出都離不開各式各樣的管道。睾丸是由上千條曲細精管組成的,總長度可達200-300米,而附睾是睾丸管道系統的延續。附睾,顧名思義是“附着在睾丸之上“,具體講它是附着在睾丸的後外側,看上去就像趴在棗子上的一條肉乎乎的蟲子。

  為了研究的方便,科學家人為地将附睾分成頭、體、尾三部分。由睾丸網發出十幾條曲折的輸出小管,盤繞在一起組成了附睾的頭部。在這一區段裡,小管逐步彙合,最後形成一根構成附睾體部和尾部的又細又長、高度盤繞卷曲的管子,也就是附睾管。如果我們把它拉直量一下,你恐怕會吓一跳,僅幾厘米長的附睾,其管道竟會有4-6米長。附睾管直徑為0.4-0.5毫米,開始部分較細,漸漸變粗,尾部可達0.5毫米。附睾尾端與輸精管的起始部分相接。

  從組織結構上看,附睾管上皮是由兩種細胞組成,其頂部離附睾管腔有一定距離,在附睾各部分,其形态沒有差别,一般認為是貯備細胞;另一種叫主細胞,是維持附睾生理功能的物質基礎,在各區段的主細胞形态結構差别很大,這也反映出各區段的生理功能的差異。除上皮細胞外,附睾的管壁組織結構也有規律性的變化,附睾管起始段平滑肌有自發地節律性收縮,而尾部平滑肌就沒有這種特點,僅在射精一瞬間出現強烈的節律收縮。那麼,附睾管究竟為什麼會有那麼長呢?原來,附睾管不僅有輸出包含精子的少量液體的作用,而且還是精子貯藏、成熟的場所。具體說,附睾具有以下主要生理功能。

  ◆一、吸收功能◆

  睾丸的支持細胞每天能産生大量睾網液,如一隻公羊每天約能分泌40毫升睾網液,而從附睾排出的隻不過幾百微升,也就是說睾丸分泌液有99%被附睾上皮重新吸收回體内。動物實驗表明,結紮輸精管時睾丸不會腫脹,但若結紮睾丸輸出小管,睾丸第二天就會腫脹,這就充分證實了附睾存在着強有力的吸收功能,可是重新吸收的意義尚不清楚。

  ◆二、分泌營養物質,促使精子成熟◆

  附睾分泌功能很強,能分泌甘油磷酸膽堿、肉毒堿、糖蛋白及多種酶,這些物質與精子的代謝、成熟和正常生理功能有關。精子在附睾管内決不是單純地停留、路過,而是在漫長的旅途中,不斷吸收附睾管壁分泌的營養物質,如肉毒堿等,繼續發育直到成熟狀态。附睾中肉毒堿的濃度可為血液中的500倍。動物實驗表明,如果去除附睾管,把輸精管直接與睾丸輸出小管吻合,經輸精管排出的精子不具備受精能力。如果把輸精管與附睾始端的1厘米左右處吻合,則排出的精子具有活力和受精能力。這就說明附睾管頭部對精子成熟來說是絕對必要的。附睾管分泌的甘油磷酸膽堿與維持附睾尾部的高滲微環境有關,同時也可作為精子在女性生殖道内的能源,因女性生殖道内有一種酶,可将甘油磷酸膽堿分解成乳酸和果糖。

  ◆三、貯存精子◆

  精子進入附睾後,一般要逗留大約19-25天,精子到達附睾尾,如未能及時排出,則先貯存于尾部。由于附睾管腔内的特殊環境,其液體性質偏酸,滲透壓非常高,氧含量低、二氧化碳含量高,使精子處于靜息狀态,以便貯積能量。精子在附睾尾部可存活28天或更久。

  ◆四、分泌功能◆

  附睾液中雄激素含量很高,除來自血循環和睾丸分泌的睾網液體,最近的研究發現,附睾上皮本身也能分泌少量雄激素。

  ◆五、免疫屏障作用◆

  附睾本身有一種屏障作用,它可以防止精子進入附睾上皮内,以免發生自身免疫反應。輸精管結紮後,這種屏障有可能遭到破壞,于是精子表面的特殊大分子物質(抗原)與機體内的免疫系統相接觸,就會發生輸精管結紮術後的副反應--精子抗原的自身免疫反應。簡單地說,就是體内産生一種物質(免疫球蛋白或叫抗體),能起到抑制精子活動或殺死精子的作用。

  ◆六、收縮功能◆

  睾丸輸出小管和附睾管的自發性有節律的收縮,可把精子運向輸精管,當然其中也包括睾網液流速和附睾管腔壓力的作用。頻繁射精時,會使附睾管壁肌肉處于疲勞狀态,從而使收縮功能受到影響,導緻精子減少。

  ◆七、降解和吸收未射出的精子◆

  附睾中具有吞噬細胞,可以使未射出的精子逐步解體和吸收。

  總之,目前對精子在附睾内運行過程中的一系列重要變化的細節和确切意義尚不完全了解。但人們已認識到部分不育症患者的精子活力很差或為死精子,可能與附睾的功能障礙有關。科學家們期待着早日揭開精子成熟之謎,以便找到幹擾精子成熟過程的方法。附睾頭部是當前公認的最理想的抗精子成熟藥物的作用部位,因藥物作用于這裡起效快,停藥後恢複生育力也快,更重要的是副作用小,不影響睾丸功能,因而對男性正常生理活動的幹擾也就會很小。

  更多精彩文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