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食男PK肉食女 孰強孰弱? 性愛解惑
肉食女,從日本誕生的一個新名詞,用于形容那些主動追求男性的女性,這類女性多為白領,她們雖閱人無數,卻仍待字閨中,一旦看見中意男性,會如餓虎撲食一樣主動表達愛意,且完全不顧旁觀者詫異目光。
肉食女與幹物女( “幹物”,在日本語中是指香菇、幹貝之類的食材。其派生詞:“幹物女”,用來形容那些感覺幹枯沒有元氣,放棄戀愛,凡事怕麻煩,口頭禅是“還是這樣最輕松”的年輕女性。)完全相反,是指積極到處找伴侶的女子,而她們的對象,正是“草食男”(特指那些個性被動、生性慵懶、不願承擔責任并畏懼受傷之類的男性。)“草食男”與“宅男”近似卻不一樣。“宅男”宅在宅裡,“草食男”宅在内心深處。
肉食女之特征:
肉食女主要集中在80後女生群體中。80後的女孩們從小聽慣了解放女性的此類口号,這些沉浸在長輩們寵愛中的小公主們,她們年輕聰明有活力,追求時尚懂得打扮,對于新事物新信息的接收也更快。
在這片時尚新主流中,每個女孩都有自己追求的生活方式,她們講究個性,講究自由,對待愛情更是主動出擊,非常積極地追求戀愛與性愛,在她們的眼裡“愛情面前人人平等”。
“主動追求男人”這個在舊時代讓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對于80後的女孩來說,卻也許會是一個失去人生幸福的重要時機。面對愛情和幸福,她們比起面子和難為情,更懂得堂堂正正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以及自己的幸福。于是興起了一個專業名詞,叫“肉食女”。
網絡女作家創造“草食男”
所謂“草食男”,請不要顧名思義以為他們吃齋,而是指他們甯可選擇過一些很“齋”的生活,也不想主動去找伴侶,對戀愛及性愛都抱着可有可無的态度。“草食男”這名詞來自一名網絡女作家深澤真紀,她在2006年底在網上發表文章時,自創了這名字。而到了2008年,她為著名女性時裝雜志制作了“草食男子特集”,亦有另一名作家森岡正博推出了一本《草食男子戀愛學》,之後繼續有作家推出類似書籍,因而令“草食男”熱潮爆發。深澤真紀解釋,現時30歲以下的男性,大都在衣食無憂下長大,養成對工作、戀愛,甚至人生都采取不積極的被動态度,連戀愛與性愛都覺得麻煩,就像一隻動物隻顧低頭吃草,不懂得放眼看四周,因此為他們取名為“草食男”。
由于“草食男”越來越多,因而令沒人追求的女性愈來愈焦急,不得不成為“肉食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