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報道稱,西班牙快時尚品牌ZARA在武漢的所有門店均已關閉,4家店鋪正門均被貼上武漢市公安消防局的封條。對此,Zara官方聲明稱,“Zara目前正對武漢的門店進行升級改造”,“我們期待武漢的門店盡快重新開業”。(界面)
那麼,Zara在上海目前的經營情況怎麼樣?第一紡織網記者今天(12月30日)下午來到位于上海中山公園龍之夢購物中心,看到zara依然處于營業狀态,折扣一片的店内吸引了不少消費者在選購商品。
這裡是Zara全球第二家創新店鋪,位于龍之夢購物中心紅中庭一層,店内的裝修以黑白為基調,整體銷售區域超過2200㎡,展示了最新款式的女裝、男裝和童裝系列産品,作為ZARA優化購物體驗的一部分,新店全面引入了集團最新的創新技術“射頻識别技術”(RFID),它可以快速精準地追蹤産品位置,幫助店員更高效地将産品上架,從而更快地滿足顧客需求。此外,作為全球範圍内的第二間創新店鋪,該店亦采用了最新的家具,以産品“成套搭配”的陳列方式提供給顧客更多選擇以及視覺搭配概念。
公開資料顯示,ARA母公司Inditex是全球最大服裝零售集團之一,占據全球服裝零售1.4%的市場份額,僅次于H&M,位列第二(2016年)。公司旗下擁有8個品牌:Zara,、Pull&Bear,、MassimoDutti,、Bershka,、Stradivarius,、Oysho、ZaraHome和Uterqüe,産品品類覆蓋女裝、男裝、童裝、内衣、配飾、居家服及家居用品。公司業務遍及歐洲、美洲、亞太和非洲;截止2017财年,集團已進駐全球96個市場并擁有7457家門店。
财報顯示,在截至7月31日止的今年上半年内,Inditex集團銷售額同比增長7%至128.2億歐元,毛利率為56.8%,與去年同期的56.7%基本持平,毛利潤同比增長7%至73億歐元,淨利潤增長10%至15.5億歐元,按品牌分:核心品牌Zara銷售額同比增長7%至88.95億歐元;Pull&Bear銷售額同比增長2.5%至8.73億歐元;MassimoDutti銷售額同比增長4%至8.44億歐元;Bershka銷售額同比上漲3%至10.8億歐元;Stradivarius銷售額同比增長12%至7.76億歐元;Oysho銷售額同比上漲3.7%至3.01億歐元;Uterqüe銷售額同比上漲13%至5200萬歐元。
截至報告期末,Inditex集團在全球共有7420家門店,較去年同期淨減少2家門店,其中Zara門店數為2123家。
Inditex集團持續穩定的發展,依賴于其從創立之初就建立起來的、建立于SPA基礎上,高效運轉且在持續優化的商業模式,并成功将該商業模式在多品牌、多區域之間進行複制。ZARA的商業理念集中:體現為:“一切以顧客為中心,快速高效的為顧客提供平價”的時尚産品”
ZARA擁有超過700人的專業的設計師團隊,同時在外部也有大量的合作買手,Inditex每年設計5W 新品,其中zara1.8W 。ZARA尊崇一切以顧客為中心,反映顧客需求。而ZARA的設計主要來源于以下幾個方面:1)設計師參加時裝周、大牌的新品發布會。全球四大時裝周(米蘭、巴黎、倫敦和紐約)是流行趨勢與時尚潮流的引導者,每年2次:2、3月份(今年秋冬款)和9、10月份(次年春秋款)。ZARA的設計師通過參加時裝周,對于時尚潮流進行快速複制;2)時尚買手捕捉流行趨勢。在自有設計師之外,公司還擁有大量散布于全球各地的第三方時尚買手對流行趨勢進行快速捕捉;3)供應商的設計師提供部分設計。部分具有設計研發能力的供應鍊服務商也會提供一定的設計供品牌商進行選擇,以偏基本款的産品為主;4)終端門店的消費趨勢反饋。依賴于公司強大的IT系統,終端門店會将每日的銷售數據及客戶反饋及時傳遞給總公司,總公司專門的團隊會對終端門店需求進行快速響應。
在ZARA總部,每個産品條線擁有獨立的産品團隊(Productstoreteam),這些曾任門店經理的成員多有按照地域劃分每人負責30-50家店鋪。其主要職責:(1)對終端門店每日的銷售數據及銷售反饋進行分析,與設計師及生産負責人進行溝通交流,優化設計、生産及分銷等;(2)分析自己所負責區域的服裝消費特征,從統一策劃商品中重新選擇适合自己所負責地區的服裝品類;(3)決定門店各個系列産品的櫃台陳列結構;(4)對不同地區不同門店進行合理化改善及庫存管理等;(5)定期向終端門店的負責人提供補貨建議。
行業分析師于旭輝此前表示,觀察Inditex發展曆程及商業模式不難發現,海外成熟大衆品牌服飾公司大多采取SPA深度掌控供應鍊的模式,外延擴張與效率構建并存,通過持續基礎設施投建,完善信息系統及倉儲物流,構建競争壁壘;在實體渠道擴張遭遇天花闆後,一方面,将擴張重心從“數量增加”向“面積增加”轉移;另一方面,加碼線上渠道,注重線上線下渠道融合。這對建立效率壁壘的公司而言,可享受一定的估值溢價;同時,估值表現與同店增長高度的相關性,精細化運營背景下的持續同店增長是公司成長的關鍵。
具體到國内來看,于旭輝認為,本土大衆品牌龍頭早期借助輕資産運營模式快速建立規模優勢,在2011年和2015年行業兩輪調整的背景下,危機意識明顯增強,通過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優化産品矩陣并推進供應鍊和物流信息系統升級、提升運營效率等方式構築競争壁壘。在行業庫存順利出清、渠道盈利顯著改善的背景下,本土品牌背靠廣闊且最具成長性的低線市場、基于本土消費者認知優勢并借助全方位自我進化有望獲得市場份額的進一步提升。(第一紡織網 martin 上海 攝影 報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