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現代社會的發展,醫學的進步,人類的疾病醫學模式和疾病譜以及死亡順序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醫學模式由生物醫學模式變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疾病譜由以傳染病和營養不良引起的疾病為主,變為以由社會和心理因素引起的生理和心理疾病為主。中醫關于情志刺激引起疾病的論斷,與現代醫學的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驚人地相似。現代醫學認為,當大腦皮層處于良好狀态下,全身的神經、内分泌功能穩定時,睾丸的生精功能就能正常發揮。如果精神長期處于憂愁、悲傷、壓抑、沮喪等不良狀态,大腦皮層和内分泌功能就會失調,睾丸的生精功能就會發生紊亂。
據研究,現代社會平均每6對育齡夫婦中,就有一對會出現多年不孕甚至終生不育的情況。在不育夫婦中,能正确查明不育原因的人約占50%。近年來科學研究發現,在原因不明的不育夫婦中,有很大比例是源于心理情志因素。
不良心理狀态可影響男子制造精子的能力。英國利茲大學的科研人員研究發現,當男人常處于沮喪、失落或精神過度緊張時,他們的精子數目會大大減少,甚至完全喪失制造精子的能力。據報道,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關押在集中營的男性戰犯,精液檢查時發現精液量減少,精子活力普遍降低。心理學家赫斯特研究發現,長期囚于死囚監獄的男人,會完全停止制造精子。赫斯特說:“這雖說是一個極端情況,但這一事實起碼能說明一個問題,即男人在極大壓力之下,會完全失去生殖能力。”赫斯特認為,壓力之所以影響制造精子的能力,是某種荷爾蒙在壓力下會增加數量,而這種荷爾蒙會阻礙另一種制造精子的荷爾蒙産生。專家們提出,不育夫婦在原因不明的情況下應考慮到不良心理情志因素的影響,并加以調适,因為生殖健康是建立在心理健康基礎之上的。
我在臨床實踐中,也對心理壓力影響生精深有感觸。有的夫妻結婚多年不育,精子數量總也上不去,根本原因是夫妻感情不好,女方常以“再不能讓我生孩子就離婚”相威脅,男方心理壓力極大,生精越發困難。而通過給妻子做思想工作,讓她别老拿離婚說事,使妻子轉變對丈夫的态度,男方心理壓力減輕,精子數量往往會很快升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