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屋面大面積裂縫怎麼處理

屋面大面積裂縫怎麼處理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7 03:26:12

一、屋面找平層

1.找坡不準、排水不暢

現象:找平層施工後,在屋面上容易發生局部積水現象,尤其在天溝、檐溝和水落口周圍,下雨後積水不能及時排出。

防治措施:

  • (1)根據建築物的使用功能,在設計中應正确處理分水、排水和防水之間的關系。平屋面宜由結構找坡,其坡度宜為3%;當采用材料找坡時,宜為2%。

  • (2)天溝、檐溝的縱向度不應小于1%;溝底水落差不得超過200mm;水落管内徑不應小于75mm;1根水落管的屋面最大彙水面積宜小于200m²。

  • (3)屋面找平屋施工時,應嚴格按設計坡度拉線,并在相應位置上設基準點(沖筋)。

  • (4)屋面找平層施工完成後,對屋面坡度、平整度應及時組織驗收。必要時可在雨後檢查屋面是否積水。

  • (5)在防水層施工前,應将屋面垃圾與落葉等雜物清掃平淨。

2.找平層起砂、起皮

現象:找平面層施工後,屋面表面出現不同顔色和分布不均的砂粒,用手一搓,砂子就會分層浮起;用手擊拍,表面水泥膠漿會成片脫落或有起皮、起鼓現象;用木錘敲擊,有時還會聽到空鼓的啞聲;找平層起砂、起皮是兩種不同的現象,但有時會在一個工程中同時出現。

  • (1)嚴格控制結構或保溫層的标高,确保找平層的厚度符合設計要求。

  • (2)在松散材料保溫層上做找平層時,宜選用細石混凝土材料,其厚度一般為30~35mm,混凝土強度等級應大于C20。必要時,可在混凝土内配置雙向Φb4@200mm的鋼筋網片。

  • (3)水泥砂漿找平層宜采用1:2.25~1:3(水泥:砂)體積配合比,水泥強度等級不低于32.5級;不得使用過期和受潮結塊的水泥,砂子含水量不應大于5%。當采用細砂骨料時,水泥砂漿配合比宜改為1:2(水泥:砂)。

  • (4)水泥砂漿攤鋪前,屋面基層應清掃幹淨,并充分濕潤,但不得有積水現象。攤鋪時應用水泥淨漿薄薄塗刷一層,确保水泥砂漿與基層粘結良好。

  • (5)水泥砂漿宜用機械攪拌,并要嚴格控制水灰比(一般為0.6~0.65),砂漿稠度為70~80mm,攪拌時間不得少于1.5min。攪拌後的水泥砂漿宜達到“手捏成團、落地開花”的操作要求,并應做到随拌随用。

  • (6)做好水泥砂漿的攤鋪和壓實工作。推薦采用木靠尺刮平,木抹子初壓,并在初凝收水前再用鐵抹子二次壓實和收光的操作工藝。

  • (7)屋面找平層施工後應及時覆蓋澆水養護(宜用薄膜塑料布或草袋,使其表面保持濕潤,養護時間宜為7~10d。也可使用噴養護劑、塗刷冷底子油等方法進行養護,保證砂漿中的水泥能充分水化。

  • 治理方法

    • (1)對于面積不大的輕度起砂,在清掃表面浮砂後,可用水泥淨漿進行修補;對于大面積起砂的屋面,則應将水泥砂漿找平層鑿至一定深度,再用1:2(體積比)水泥砂漿進行修補,修補厚度不宜小于15mm,修補範圍宜适當擴大。

    • (2)對于局部起皮或起鼓部分,在挖開後可用1:2(體積比)水泥砂漿進行修補。修補時應做好與基層及新舊部位的接縫處理。

    • (3)對于成片或大面積的起皮或起鼓屋面,則應鏟除後返工重做.為保證返修後的工程質量,此時可采用”滾壓法”抹壓工藝。先以Φ200mm、長為700mm的鋼管(内灌混凝土)制成壓輥,在水泥砂漿找平層攤鋪、刮平後,随即用壓輥來回滾壓,要求壓實、壓平,直到表面泛漿為止,最後用鐵抹子趕光、壓平。采用“滾壓法”抹壓工藝,必須使用半幹硬性的水泥砂漿,且在滾壓後适時地進行養護。

    3.找平層開裂

    現象:找平層出現無規則的裂縫比較普遍,主要發生在有保溫層的水泥砂漿找平層上。這些 裂縫一般分為斷續狀和樹枝狀兩種(圖1-1-1),裂縫寬度一般在0.2~0.3mm以下,個别可達0.5mm以上,出現時間主要發生在水泥砂漿施工初期至20d左右齡期内。不少工程實踐證明,找平層中較大的裂縫還易引發防水卷材開裂(包括延伸性較好的改性瀝青或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在内),且兩者的位置、大小互為對應,如圖1-1-2所示。

    屋面大面積裂縫怎麼處理(總結屋面施工時)1

    屋面大面積裂縫怎麼處理(總結屋面施工時)2

    另一種是在找平層上出現橫向有規則裂縫,這種裂縫往往是通長和筆直的,裂縫間距在4~6m左右。

    預防措施:

    • (1)在屋面防水等級為Ⅰ、Ⅱ級的重要工程中,可采取如下措施:

    1)對于整澆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基層,一般應取消水泥砂漿找平層。這樣可省去找平層的工料費,也可保持有利于防水效果的施工基面。

    2)對于保溫屋面,在保溫材料上必須設置35~40mm厚的C20細石混凝土找平層,内配ΦP4@200m200mm鋼絲網片。

    3)對于裝配式鋼筋混凝土結構闆,應先将闆縫用細石混凝土灌縫密實,闆縫表面(深約20mm)宜嵌填密封材料。為了使基層表面平整,并有利于防水施工,此時也宜采用C20的細石混凝土找平層,厚度為30~35mm。

    • (2)找平層應設分格縫,分格縫宜設在闆端處,其縱橫的最大間距:水泥砂漿或細石混凝土找平層不宜大于6m(根據實際觀察最好控制在5m以下);瀝青砂漿找平層不宜大于4m。水泥砂漿找平層分格縫的縫寬宜小于10mm,如分格縫兼作排汽屋面的排汽道時,可适當加寬為20mm,并應與保溫層相連通。

    • (3)對于抗裂要求較高的屋面防水工程,水泥砂漿找平層中,宜摻微膨脹劑。

    • (4)其餘同1.1.2“找平層起砂、起皮”的預防措施。

    治理方法:

    • (1)對于裂縫寬度在0.3mm以下的無規則裂縫,可用稀釋後的改性瀝青防水塗料多次塗刷,予以封閉。

    • (2)對于裂縫寬度在0.3mm以上的無規則裂縫,除了對裂縫進行封閉外,還宜在裂縫兩邊加貼“一布二塗”有胎體材料的塗膜防水層,貼縫寬度一般為70~100mm。

    • (3)對于橫向有規則的裂縫,則應在裂縫處将砂漿找平層鑿開,形成溫度分格縫。具體參照1.1.3“找平層開裂”的預防措施(2)。

    屋面找平層質量标準及檢驗方法

    附表1-1-1

    項次項 目質量要求或允許偏差檢驗方法
    1材料質量及配合比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規範中有關規定檢查産品出廠合格證、質量檢驗報告和計量措施
    2屋面坡度(1)屋面(含天溝、搪溝)坡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2)排水系統應通暢,不允許有積水現象用坡度尺檢查澆水觀察是否通蛹和滲漏
    3找平層表面找平層表面不得有酥松、起砂、起皮、松動及嚴重開裂等缺陷觀察檢查或輔以木錘敲擊檢查
    4連接和轉角處基層與突出屋面結構(女兒牆、立牆、天窗壁、變形縫、煙囪等)的連接處,以及基層的轉角處(水落口、檐口、天溝、檐溝、屋脊等),均應做成圓弧形,且整齊平順。内部排水的水落口周圍應做成略低的凹坑。觀察和尺量檢查
    5分格縫找平層分格縫的位置和間距應符合設計要求和規範中有關規定觀察和尺量檢查
    6允許偏差(1)找平層的表面平整度,不應超過±5mm;空隙僅允許平緩變化,每米長度内不得多于1處;(2)找平層厚度最大允許偏差為 -5mm用2m靠尺和橫形塞尺檢查挖開尺量檢查注:表内1~2項為主控項目,3~6項為一般項目。

    :表内1~2項為主控項目,3~6項為一般項目。

    二、卷材防水屋面

    1.卷材起鼓

    現象:熱熔法鋪貼卷材時,因操作不當造成卷材起鼓。

    防治措施:

    • (1)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施工時,為焰加熱要均勻、充分、适度。在操作時,首先持槍人不能讓火焰停留在一個地方的時間過長,而應沿着卷材寬度方向緩緩移動,使卷材橫向受熱均勻。其次要求加熱充分,溫度适中。第三要掌握加熱程度,以熱熔後瀝青膠出現黑色光澤(此時瀝青溫度在200~230℃之間)、發亮并有微泡現象為度。

    • (2)趁熱推滾,排盡空氣。卷材被熱熔粘貼後,要在卷材尚處于較柔軟時,就及時進行滾壓。滾壓時間可根據施工環境、氣候條件調節掌握。氣溫高冷卻慢,滾壓時間宜稍緊密接觸,排盡空氣,而在鋪壓時用力又不宜過大,确保粘結牢固。

    2.轉角、立面和卷材接縫處粘結不牢

    現象:卷材鋪貼後易在屋面轉角、立面處出現脫空。而在卷材的搭接縫處,還常發生粘結不牢、張口、開縫等缺陷。

    防治措施:

    • (1)基層必須做到平整、堅實、幹淨、幹燥。

    • (2)塗刷基層處理劑,并要求做到均勻一緻,無空白漏刷現象,但切勿反複塗刷。

    • (3)屋面轉角處應按規定增加卷材附加層,并注意與原設計的卷材防水層相互搭接牢固,以适應不同方向的結構和溫度變形。

    • (4)對于立面鋪貼的卷材,應将卷材的收頭固定于立牆的凹槽内,并用密封材料嵌填封嚴。

    • (5)卷材與卷材之間的搭接縫口,亦應用密封材料封嚴,寬度不應小于10mm。密封材料應在縫口抹平,使其形成有明顯的瀝青條帶。

    三、塗膜防水屋面

    1.屋面滲漏

    現象:屋面遇雨水出現滲漏。

    預防措施:

    • (1)屋面基層必須做到平整、堅實、光滑、無起砂、起皮及開裂等缺陷。防水塗料在形成塗膜防水層的過程中,既是防水主體,又是膠粘劑,因此要求防水層與基層緊密相連且粘結牢固,使防水層下無“串水”之虞。

    • (2)屋面應有合理的分水和排水設計,所有檐口、檐溝、天溝、水落口等應有一定的排水坡度,并切實做到封口嚴密,排水通暢。因為塗膜防水層一般較薄,長期泡在水中,會發生粘結力降低、喪失防水性能等現象。水乳型塗料自然蒸發成膜後,如長期泡水還會出現溶脹起鼓、塗膜脫落等質量問題。

    • (3)應按屋面規範中防水等級選擇塗料品種與防水層的厚度,以及相适應的屋面構造與塗層結構(圖1-3-1及圖1-3-2)。塗膜防水層不能像卷材那樣在工廠型生産,而應在現場通過二次加工由液态材料轉變為固态材料。塗膜防水層多數采用冷作業,其施工方法和适用範圍見表3-1。

    塗膜防水層施工方法和适用範圍

    表1-3-1

    施工方法具 體 作 法适 用 範 圍
    塗刷法用棕刷、長柄刷、圓滾刷蘸防水塗料進行塗刷用于塗刷立面防水層和節點部位細部處理
    塗刮法用膠皮刮闆塗布防水塗料,先将防水塗料倒在基層上,用刮闆來回塗刮,使其厚薄均勻用于粘度較大的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塗料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塗料在大面積上的施工
    機械噴塗法将防水塗料倒入設備内通過噴槍将防水塗料均勻噴出用于粘度較小的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塗料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塗料的大面積施工
    • (4)塗膜防水屋面宜選用整體澆築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當采用裝配式鋼筋混凝土結構時,在預制闆縫内應澆築細石混凝土,其強度等級不應小于C20;灌縫的細石混凝土中宜摻微膨脹劑。圖1-3-1~1-3-3可供參考。

      屋面大面積裂縫怎麼處理(總結屋面施工時)3

      屋面大面積裂縫怎麼處理(總結屋面施工時)4

      屋面大面積裂縫怎麼處理(總結屋面施工時)5

    • (5)天溝、檐溝、檐口、變形縫、泛水、穿透防水基層的管道或突出屋面連接處等,均應加鋪有胎體增強材料的附加層。水落口周圍與屋面交接處,應作密封處理,并加鋪兩層有胎體增強材料的附加層。塗膜伸入水落口的深度不得小于50mm。在細部構造的收頭處,施工中應精心操作,并用防水塗料多扁塗刷或用密封材料封嚴。圖1-3-4~1-3-8構造作法可供參考。

    屋面大面積裂縫怎麼處理(總結屋面施工時)6

    屋面大面積裂縫怎麼處理(總結屋面施工時)7

    屋面大面積裂縫怎麼處理(總結屋面施工時)8

    屋面大面積裂縫怎麼處理(總結屋面施工時)9

    屋面大面積裂縫怎麼處理(總結屋面施工時)10

    屋面大面積裂縫怎麼處理(總結屋面施工時)11

    屋面大面積裂縫怎麼處理(總結屋面施工時)12

    屋面大面積裂縫怎麼處理(總結屋面施工時)13

    • (6)嚴禁使用不合格的防水塗料。在施工前必須在現場進行抽檢,并應注意保管方法與使用期限。

    • (7)防水塗膜應分層分遍塗布。待先塗的塗層幹燥成膜後,方可塗布後一遍塗料。如需鋪設胎體增強材料,當屋面坡度小于15%時可平行于屋脊鋪設;如屋面坡度大于15%時,應垂直于屋脊鋪設,并由屋面最低處向上操作。胎體長邊搭接寬度不得小于50mm;短邊搭接寬度不得小于70mm。采用二層胎體增強材料時,上下層不得互相垂直鋪設,搭接應錯開,其間距不應小于幅寬的1/3。

    • (8)塗膜防水層施工時應做到厚薄均勻,表面平整。屋面轉角及立面的塗層,應薄塗多遍,不得有流淌、堆積現象。如塗膜中夾鋪胎體增強材料時,宜邊塗邊鋪胎體。鋪設時應将胎體材料刮平排除氣泡,此時既不宜拉伸過緊,但也不得過松,能使上下塗層粘結牢固為度。另外,在施工時應将塗料浸透胎體,覆蓋完全,不得發生胎體外露現象。

    治理方法

    • (1)當發現塗膜防水層有滲漏時,應先有查明原因,并根據滲漏程度和範圍,制訂相應的技術措施,恢複其防水功能。

    • (2)制訂修補方案時,尚應考慮屋面結構的安全性(即不超過原屋面結構的設計允許外荷載);同時還應兼顧屋面的分水與排水走向,不應造成屋面積水。

    • (3)如屋面結構出現裂縫時,應先對裂縫進行治理或采取堵漏;待結構穩定後,方可治理防水層。

    • (4)治理屋面滲漏時,宜采取多道設防、多種防水材料複合使用的技術方案;對于新舊搭接縫部位,還應采取密封處理和增設保護層措施。修複範圍應比原有滲漏的周邊各擴大150mm,修複的防水材料及其防水層的厚度,應與原設計标準相當,并要加鋪胎體增強材料,适當增加塗刷次數,且在新舊防水層的界面處,須用密封材料封嚴。

    • (5)維修部位的基層和新舊搭接縫部位,均應達到幹淨、幹燥和平整的要求。如個别部位達不到幹燥要求時,可采取“噴火法”進行烘烤,确保修複部位粘結牢固。

    2.塗膜裂縫、脫皮、流淌、鼓包

    現象:塗膜出現裂縫、脫皮、流淌、鼓泡等缺陷。

    防治措施:

    • (1)在保溫層上必須設置細石混凝土(配筋)剛性找平層;同時在找一層上按規定留設溫度分格縫。對于裝配式鋼筋混凝土結構層,應在闆縫内澆築細石混凝土,并采取其他相應措施,見1.3.1“屋面滲漏”的預防措施(4)。找平層裂縫如大于0.3mm時,可先用密封材料嵌填密實,再用10~20mm寬聚酯氈作隔離條,最後塗刮2mm厚的塗料附加層。找平層裂縫如小于0.3mm時,也可按上述方法進行處理,但塗料附加層的厚度為1mm。

    • (2)為防止塗膜防水層開裂,應找平層分格縫處,增設帶胎體增強材料的空鋪附加層,其寬度宜為200~300mm;而在分格縫中間70~100mm範圍内,胎體附加層的底部不應塗刷防水塗料,以使與基層脫開。

    • (3)塗料應分層、分遍進行施工,并按事先試驗的材料用量與間隔時間進行塗布。若夏天氣溫在30℃以上時,應盡量避開炎熱的中午施工,最好安排在早晚(尤其是上半夜)溫度較低的時間操作。

    • (4)塗料施工前應将基層表面清掃幹淨;瀝青基塗料中如有沉澱物(瀝青顆粒),可用32目鐵絲網過濾。

    • (5)選擇睛朗天氣下操作;或可選用潮濕界面處理劑、基層處理劑或能在濕基面上固化的全盛高分子防水塗料,抑制塗膜中鼓泡的形成。

    • (6)基層表面局部不平,可用塗料摻入水泥砂漿中先行修補平整,待幹燥後即可施工。鋪貼胎體增強材料時,要邊倒塗料、邊推鋪、邊壓實平整;鋪貼最後一層胎體增強材料後面層至少應再塗刷二遍塗料。胎體應鋪貼平整,松緊有度,鋪貼前,應先将胎體布幅的兩邊每隔1.5~2.0m間距各剪一個15mm的小口,以利排除空氣,确保胎體鋪貼平整。

    • (7)進廠前應對原材料抽檢複查,不符合質量要求的防水塗料堅決不用。

    四、剛性防水屋面

    1.屋面開裂

    現象:混凝土剛性屋面開裂一般分為結構裂縫、溫度裂縫和施工裂縫三種:

    • (1) 結構裂縫通常産生在屋面闆拼縫上,一般寬度較大,并穿過防水層而上下貫通。

    • (2) 溫度裂縫一般都是有規則的、通長的,裂縫的分布比較均勻。

    • (3) 施工裂縫常是一些不規則的、長度不等的斷續裂縫,也有一些是因為水泥收縮而産生的龜裂。

    預防措施:

    • (1)剛性防水層面的适用範圍,除應遵守屋面工程質量驗收規範有關要求外,且不得用于有高溫或振動的建築,也不适用于基礎有較大不均勻下下沉的建築。

    • (2)為減少結構變形對防水層的不利影響,在防水層與屋面基層之間宜設置隔離層。隔離層可采用紙筋灰、麻刀灰、低強度等級砂漿(如1:3石灰砂漿墊層)、幹鋪卷材或聚氯乙烯薄膜等材料。

    注:采用石灰砂漿墊層不僅有隔離作用,且起吸收水分和擴散的功能。在雨天,如伸縮縫、泛水等處滲漏少量雨水時,會被石灰砂漿吸收,并迅速擴散和蓄存于墊層内;當晴天時,這部分雨水就會通過原有滲漏進室内。

    • (3)防水層必須分格。分格縫應設在屋面闆的支承端、屋面轉折處、防水層與突出屋面結構的交接處,并應與闆縫對齊。分格縫的縱橫間距不宜大于6m。此外,分格線應縱橫對齊,不要錯縫。

    • (4)剛性混凝土防水層闆塊的外形以方形或接近方形為宜,不宜做有陰角的П形或Г形;如遇到此類形狀時應将防水層至少分成三塊或兩塊。

    • (5)混凝土防水層厚度不應小于40mm, 内配Φ4~Φ6mm@100~200mm的雙向鋼筋網片。鋼筋網片宜放置在混凝土防水層的中間或偏上,但保護層的厚度不應小于10mm,并應在分格縫處斷開。

    • (6)細石混凝土防水層強度等級不應小于C20,水泥用量不少于330kg/m³,水灰比不應大于0.55,含砂率應為35%~40%;灰砂比應為1:2~1:2.5。并宜采用收縮較小的普通矽酸鹽水泥或矽酸鹽水泥,但不得使用火山灰質水泥。當采用礦渣矽酸鹽水泥時,應采用減少泌水性的措施。粗骨料的最大粒徑不應大于防水層厚度的1/3,且最大粒徑不宜大于15mm;細骨料應采用中砂或粗砂。粗骨料含泥量不應大于1%,細骨料含泥量不應大于2%。

    • (7)細石混凝土中摻入膨脹劑、減水劑或防水劑時,應按配合比準确計量,投料順序得當,并應用機械攪拌,機械振搗。

    • (8)當屋面基層變形較大時或在有條件的地方,應積極采用補償收縮混凝土,以減少剛性屋面的開裂。補償收縮混凝土一般滲入U型膨脹劑,摻入量為水泥用量的10%~14%,其技術參數為:

    自由膨脹率:0.05%~0.1%;

    約束膨脹率:稍大于0.04%(配筋率宜大于0.25%);

    自應力值:0.2~0.7MPa。

    • (9)補償收縮混凝土在施工時應按配合比準确稱量,攪拌投料時膨脹劑應與水泥同時加入。混凝土連續攪拌時間不應少于3min。

    • (10)剛性防水層澆築厚度應均勻一緻,每一個分格闆塊的混凝土應一次澆築完成,不得留設施工縫。澆築時應振搗密實,壓實、抹平,收不後随即二次抹光。抹壓時不得在混凝土表面灑水、加水泥漿或撒幹水泥。

    • (11)混凝土澆築12~24h後應立即養護,養護時間不應少于14d,且在養護初期屋面不得上人。

    治理方法:

    • (1)剛性屋面防水層發現裂縫後,首先應查明原因。如屬于溫度裂縫,應先在裂縫位置處用電動切割機将混凝土鑿開,形成分格縫(寬度為20~30mm為宜,深度宜鑿至結構層表面),然後按規定嵌填密封材料。最後還應在裂縫處200mm範圍内,塗刷有二層脂體增強材料的塗膜防水層,此時塗層厚度不應小于2mm,如圖1-4-1

      屋面大面積裂縫怎麼處理(總結屋面施工時)14

    • (2)剛性屋面防水層如出現結構性貫穿裂縫時,宜用化學灌漿的方法進行補強封堵,并在裂縫處150mm範圍内,塗刷有一層胎體增強材料的塗膜防水層,此時塗膜厚度不應小于1.5mm。

    • (3)剛性屋面如出現一般性收縮裂縫時,應沿裂縫方向鑿開20mm寬、10mm深的V形槽,将槽邊清洗幹淨且幹燥後,再用密封材料嵌填封嚴。并在裂縫處150mm範圍内,塗刷有一層胎體增強材料的塗膜防水層,此時塗層厚度不度小于1mm。

    2.屋面滲漏

    現象:混凝土剛性屋面的滲漏有一定的規律性,容易發生的部位主要有山牆或女兒牆、檐口、屋面闆闆縫、煙囪或水落口穿過防水層處。

    防治措施:

    • (1)采用裝配式鋼筋混凝土闆作為屋面結構層時,在選擇屋面闆荷載級别時,應以結構闆的剛度(而不以闆的強度)作為主要依據。另外,為了保證細石混凝土灌縫質量,在闆縫底部應吊木方或設置角鋼作為底模,如圖1-4-2所示。

      屋面大面積裂縫怎麼處理(總結屋面施工時)15

    • (2)非承重山牆與屋面闆連接處,先灌以細石混凝土(或幹硬性砂漿),然後分二次嵌填密封材料嵌縫深30mm、寬10~20mm。再按常規做卷材防水,并宜增加幹鋪卷材一層。民用建築空心闆與山牆圈梁或嵌縫闆相連接,應設置不小于25mm×25mm的嵌縫槽。

    • (3)當屋面坡度大于或等于1:5時,宜将天溝闆靠屋面闆一側的溝壁外側改成斜面,構成合理的接縫。

    • (4)在女兒牆與防水層相交處,将分格縫做到女兒牆邊,使泛水部分完全斷開。另外可在分格縫兩邊的防水闆塊中,配置平等于女兒牆方向的2Φ6或2Φ8溫度筋,以抵抗低溫區的溫度應力。

    • (5)在屋面煙囪與防水層相交的陰角處,其泛水宜做成圓弧形,并适當加厚。施工時應注意拍打密實,不留空隙。另外在設計時,宜将防水層以上的混凝土煙囪改為磚煙囪;施工時磚煙囪底部砂漿必須飽滿密實,泛水頂寬不慶超過煙囪壁厚,以免因頂部積水而降低防水效果。

    • (6)為确保屋面橫式水落口處的防水質量,在設計時應選用定型鋼制或鑄鐵的水落管。另外,水落管與防水層之間的接縫,應用優質的密封材料嵌填。

    • (7)為防止因屋面溫度應力較大而推裂屋面樓梯間的矮牆,可在矮牆與防水層之間設置膨脹縫,并嵌填密封材料。

    • (8)伸出屋面的管道,與剛性防水層相交處應留設縫隙,用密封材料嵌填,并應加設柔性防水附加層;收頭處應固定密封。

    • (9)分格縫應設置合理,詳見1-4-1“屋面開裂“的預防措施(3)。此外,普通細石混凝土和補償收縮混凝土防水層的分格縫寬度宜為20~25mm。分格縫中應嵌填密封材料,上部鋪貼防水卷材。

    • (10)密封材料的技術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和國家或行業标準。施工時,應将分格縫兩側清洗幹淨并達到完全幹燥狀态,确保密封材料在和基面脫開情況下,與兩側混凝土粘結牢固,防水可靠。

    3.防水層起殼、起砂

    現象:防水層混凝土出現起殼、起砂及表面風化、酥杉等現象。

    預防措施:

    • (1)同1.4.1“屋面開裂”的預防措施。

    • (2)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應過高,細骨料應盡可能采用中砂或組砂。如當地無中、粗砂時,宜采用水泥石屑面層。此時配合比為42.5級水:粒徑3~6mm石屑(或瓜米石)=1:2.5,水灰比≤0.4。

    • (3)切實做好清基、攤鋪、碾壓、收光、抹平和養護等工序。特别是碾壓,一般宜用石滾(重30~50kg、長600mm)縱橫來回滾壓40~50遍,直至混凝土表面壓出拉毛狀的水泥漿為止,然後抹平;待一定時間後再抹壓第二、第三遍,務使混表面達到平整光滑。

    • (4)混凝土應避免在酷熱、嚴寒氣溫下施工,也不要在風砂和雨天施工。

    • (5)剛性屋面宜增加防水塗膜保護層或輕質砌塊保護層。

    治理方法:

    • (1)防水層混凝土如出現起殼、起砂及表面風化、酥松等現象時,應行将損壞部分剔除,表面鑿毛并清理幹淨;然後宜用聚合物水泥砂漿(厚度不尖小10mm)分層抹平,壓實至原混凝土防水層的标高。

    • (2)有條件時,在修補後可在剛性防水層表面增加防水塗膜保護層。

    五、屋面保溫層

    1.表面鋪設不平

    現象:屋面保溫層表面鋪設不平整。

    防治措施:

    • (1)保溫層的導熱系數是一個重要技術指标,它與材料的堆積密度(或表觀密度)密不可分,材料質量要求應滿足表1-5-1的有關規定。

    松散保溫材料的質量要求 表1-5-1

    項 目膨脹蛭石膨脹珍珠岩
    粒徑(mm)3~15≥0.15≤,0.15的含量不大于8%
    堆積密度(kg/m≤)≤300≤120
    • (2)松散保溫材料的粒徑應進行篩先,篩作的細顆粒及粉末嚴禁使用。

    • (3)保溫層施工前要求基層平整,屋面坡度符合設計要求。施工時可根據保溫層的厚度設置基準點(可在屋面上每隔1m設置1根木條),拉線找平。

    • (4)松散保溫材料應分層鋪設,并适當壓實,每層虛鋪厚度不宜大于150mm;壓實程度與厚度應經過試驗确定。

    • (5)幹鋪的闆狀保溫材料,應緊靠在需保溫的基層表面上,并應鋪平墊穩。分層鋪設的闆塊上下層接縫應相互錯開,闆間縫隙應采用同類材料嵌填密實。

    • (6)粘貼的闆狀保溫材料尖貼嚴鋪平,分層鋪設的闆塊上下層接縫應相互錯開。當采用瑪蹄脂及其他膠結材料粘貼時,闆狀保溫材料相互之間及與基層之間應滿塗膠結材料;當采用水泥砂漿粘貼闆狀材料時,闆間縫隙應采用保溫灰漿填實并勾縫。保溫灰漿的配合比宜為1:1:10(水泥:石灰膏:同類保溫材料的碎粒,體積比)。

    • (7)瀝青膨脹蛭石、瀝青膨脹珍珠岩宜用機械攪拌至色澤均勻一緻,無瀝青團;壓實程度根據試驗确定,其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表面應平整。

    • (8)現噴硬質發泡聚氨酯應按配合比準确計量,發泡厚度均勻一緻,表面平整。

    • (9)松散材料保溫層因強度較低,壓實後不得直接在保溫層上行車或堆放得物,施工人員且穿軟底鞋進行操作。

    2.保溫層起鼓、開裂

    現象:保溫層乃至找平層出現起鼓、開裂。

    預防措施:

    • (1)為确保屋面保溫效果,應優先采用質輕、導熱系數小且含水率較低的保溫材料,如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闆、現噴硬質發泡聚氨酯保溫層。嚴禁采用現澆水泥膨脹蛭石及水泥膨脹珍珠岩材料。

    • (2)控制原材料含水率。封閉式保溫層的含水率應相當于該材料在當地自然風幹狀态下的平衡含水率。

    • (3)倒置式屋面采用吸水率小于6%、長期浸水不腐爛的保溫材料。此時,保溫層上應用混凝土等塊材、水泥砂漿或卵石保護層與保溫之間,應幹鋪一層無紡聚酯纖維面做隔離層。

    • (4)保溫層施工完成後,應及時進行找平層和防水層的施工。在雨季施工時保溫層應采取遮蓋措施。

    • (5)從材料堆放、運輸、施工以及成品保護等環節都應采取措施,防止受潮和雨淋。

    • (6)屋面保溫層幹燥有困難時,應采用排汽措施。排汽道應縱橫貫通,并應與大氣連通的排汽孔相通,排汽孔宜每25m²設置1個,并做好防水處理。

    • (7)為減少保溫屋面的起鼓和開裂,找平層宜選用細石混凝土或配筋細石混凝土材料,詳見1.1.3“找平層開裂”的預防措施。

    治理方法:

    屋面保溫層的主要質量通病雖然表現為起鼓、開裂,但其根源在于施工後保溫層中窩有大量的積水。解決辦法之一,就是排除保溫層内多餘的水分。

    • (1)保溫層内積水的排除可在保溫層上或在防水層完工後進行。具體做法是:先在屋面上鑿一個略大于混凝土真空吸入真空吸水機内。然後在孔洞的周圍,用半幹硬性水泥砂漿和素水泥封嚴,不得有漏所現象。封閉好後即可開機。待2~3min後就可續的出水,每個吸水點連賣作業45min左右,即可将保溫層内達到飽和狀态的積水抽盡.

    • (2)保溫層幹燥程度很容易測試法。用沖擊鑽在保溫層最厚的地方鑽1個Φ16mm以上的圓孔,孔深至保溫層2/3處,用一塊大于圓孔的白色塑料布蓋在圓孔上,塑料布四周用膠帶等壓緊密封,然後取一冰塊放置于塑料布上。此時圓洞内的潮濕氣體遇冷便在塑料布底面結露,2min左右取下冰塊,觀察塑料布底面結露情況。如有明顯露珠,說明保溫層不幹;如果僅有一層不明顯的白色小霧,說明保溫層基體幹燥,可以進行防水層施工。

    測試時間且選擇在下午14~15時,此時保溫層内溫度高,相對溫差大,測試結果明顯、準确。對于大面積屋面,應多測幾點,以提高測試的準确性。

    3.架空闆鋪設不穩,排水不暢

    現象:架空闆鋪設不平整、不穩固、排水不通暢。

    防治措施:

    • (1)架空屋面施工時,應先将屋面清掃幹淨,并應根據架空闆的尺寸,彈出支座中線。然後按照屋面寬度及坡度大小,确定每個支座的高度。這樣才能确保架空闆安裝後,坡度正确,排水暢通。

    • (2)非上人屋面的粘土磚強度等級不應小于MU7.5,上人屋面的粘土磚強度等級不應小于MU10;磚砌支座施工時宜采用水泥砂漿砌築,基強度等級應為M5。

    • (3)混凝土架空隔熱闆的強度等級不應小于C20,且在闆内宜放置鋼線網片;在施工中嚴禁有斷裂和露筋等缺陷。

    • (4)架空隔熱闆鋪設後應做到平整、穩固,闆與闆之間宜用水泥砂漿或水泥混合砂漿勾縫嵌實,并按設計要求留置變形縫。架空隔熱闆安裝後相鄰高低不應大于3mm,可用直尺和楔形塞尺檢查。

    --------------------------------

    即日起至1月5日,在微信公衆号“豆丁施工”回複“2015”四個數字,會有大驚喜砸中你!是限時的!

    每日學習跬步千裡,豆丁施工與你同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