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谷雨時養生食譜不可缺 谷雨節氣

谷雨時養生食譜不可缺 谷雨節氣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7-27 01:28:30

  您知道谷雨?你知道谷雨什麼時候嗎?您知道谷雨時有哪些養生食譜嗎?今天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谷雨時節6大養生食譜哦,感興趣的朋友們趕快來一起看看吧。

  谷雨食譜

  豆蔻砂仁荷葉飲

  原料:白豆蔻2克,砂仁2克,荷葉1/2張。

  做法:将荷葉洗淨,切碎,與洗淨的白豆蔻、砂仁一同放入沙鍋,加足量水,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煮20分鐘,用潔淨紗布過濾,取汁即成。上下午分服。

  功效:有消食寬脹,行氣和胃。

  蘑菇炒山藥

  原料:幹蘑菇、新鮮山藥、芹菜。澱粉、鹽、醬油。

  做法:将蘑菇洗淨,用熱水泡至變軟,泡菇水留下備用。山藥去皮切小片,芹菜切小片。油熱後,加入蘑菇、山藥、芹菜炒熟,接着倒入泡菇水,待湯汁略收幹後,加入适量澱粉勾芡,加入适量醬油或鹽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益氣,補腎益精,增強人體抵抗力。

  海帶銀耳羹

  原料:海帶50克,銀耳2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海帶洗淨切碎,銀耳泡發後與海帶一起加水用文火煨成稠羹,加冰糖适量。1日内服完,可常服。

  功效:有疏肝、補脾腎之功。

  玉米須大棗黑豆粥

  原料:玉米須60克,大棗30克,黑豆30克,胡蘿蔔90克。

  做法:先用水煮玉米須半小時,去須,用其水煮大棗、黑豆、胡蘿蔔(洗淨切塊),豆爛即止。

  功效:健脾益腎利濕。

  期頤餅

  原料:生芡實180克,生雞内金90克,白面粉25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生芡實用水淘去浮皮,曬幹,打細,過篩。将雞内金打細,過篩,置盆内,加開水浸泡約10小時。然後将芡實粉、白面粉、白糖,用浸有雞内金的水和勻,做成極薄小餅,烙成焦黃色即成。

  山藥内金鳝魚湯

  原料:黃鳝250克,雞内金10克,懷山藥10克,生姜4片,黃酒、精鹽、味精各适量。

  做法:将黃鳝活殺,去内髒,洗淨,切段,用開水焯去血腥黏液。雞内金,懷山藥洗淨。起油鍋,用姜炒鳝肉,加黃酒少許,再加适量清水,轉入砂鍋内,加雞内金、懷山藥和生姜,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l小時,加精鹽、味精後再煮一沸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消食,調和肝脾。

  谷雨節氣

  谷雨節氣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六個節氣,每年4月19日~21日視太陽到達黃經30°時為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說。

  同時也是播種移苗、埯瓜點豆的最佳時節。

  “清明斷雪,谷雨斷霜”,氣象專家表示,谷雨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谷雨節氣的到來意味着寒潮天氣基本結束,氣溫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類農作物的生長。

  谷雨節氣後降雨增多,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此時我們在養生中應遵遁自然節氣的變化,針對其氣候特點進行調養。

  同時由于天氣轉溫,人們的室外活動增加,北方地區的桃花、杏花等開放;楊絮、柳絮四處飛揚。雨生百谷。

  雨量充足而及時,谷類作物能茁壯成長。

  谷雨時節的南方地區,"楊花落盡子規啼",柳絮飛落,杜鵑夜啼,牡丹吐蕊,櫻桃紅熟,自然景物告示人們:時至暮春了。

  這時,南方的氣溫升高較快,一般4月下旬平均氣溫,除了華南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區外,已達20℃至22℃,比中旬增高2℃以上。

  華南東部常會有一、二天出現30以上的高溫,使人開始有炎熱之感。 低海拔河谷地帶業以進入夏季。華南春季氣溫較高的氣候特點,有利于在大春作物栽培措施上抓早。

  适宜紅苕栽插的溫度為18℃至22℃,這時已能滿足。華南老旱區的經驗證明,紅苕在谷雨後早栽,能夠在伏旱前使藤葉封廂,增強抗旱能力,獲得高産穩産。

  “谷雨前,好種棉”,又雲:“谷雨不種花,心頭像蟹爬”。自古以來,棉農把谷雨節作為棉花播種指标,編成諺語,世代相傳。

  谷雨節的天氣諺語大部分圍繞有雨無雨這個中心,如“谷雨陰沉沉,立夏雨淋淋”、“谷雨下雨,四十五日無幹土”等等。

  還有谷雨節氣如氣溫偏高,陰雨頻繁,會使三麥病蟲害發生和流行。廣大農村要根據天氣變化,搞好三麥病蟲害防治。

  谷雨是什麼時候

  谷雨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4月20日或21日視太陽到達黃經30°時為谷雨。

  我國古代将谷雨分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嗚鸠拂其羽;第三候為戴任降于桑。”

  谷雨,位于二十四節氣表:春雨驚春清谷天的第六個節氣。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說。

  “清明斷雪,谷雨斷霜”,氣象專家表示,谷雨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谷雨節氣的到來意味着寒潮天氣基本結束,氣溫回升加快。

  結語:看了小編的介紹,是不是已經知道谷雨是什麼時候了呢?是不是也知道谷雨時節的養生食譜了呢?那您是不是應該趕快行動去準備食療呢,小編也希望您把今天學到的知識分享給您的小夥伴們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