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來了##湖南醫聊超能團##清風計劃#
9月12日,來自安徽的李丹(化名)在熱心群主王瓊(化名)的幫助下,順利入住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婦科。
根據預約好的時間,她于第二天接受腹腔鏡下輸卵管複通術,術後她就可以積極備孕了。
這是王瓊用自己的親身經曆為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吸引”來的第八位外地患者。
王瓊是一名離異再婚女士。
第一次的婚姻雖然不幸,但并沒有磨滅她對愛情的追求,去年她再次喜結良緣。
但是,有一個傷痛總是萦繞腦際,第一次婚姻生育後她就結紮了,現在的她還能再次擁有愛的結晶嗎?
為此,她多方打聽,最終選定了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今年1月10日,她鼓足勇氣接受了女性生育結紮術後經腹腔鏡下輸卵管複通術。
“輸卵管管徑隻有2—3毫米,我們需要在腹腔鏡下首先找到兩側輸卵管的斷端,然後搭橋對合,恢複管徑暢通。”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婦科主任鄧赫男介紹說。
别看就是這麼簡單的幾句話,該類手術因其對精細度的高要求,被列為手術難度最高的4類手術,需要術者練就一手精細的繡花功夫。
“經腹腔鏡下的婦科微創手術,隻需要在患者身上打3至4個小孔,直徑都在5至10毫米以下,這樣一來,患者不僅恢複快,也避免了以往的開腹術式可能造成的盆腔粘連。”
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如今在她的帶領下,該類手術已經成為科室常規開展的手術之一。
每年開展實施包括該類手術在内的微創手術2500多台,占比科室所有手術量的85%左右,經驗極其豐富。
術後第二天聽主刀的譚琛主任醫師告知自己,輸卵管成功複通,可以積極備孕了,開心的王瓊馬上為自己拍了一個視頻上傳網絡,她要将自己的喜悅傳遞出去。
沒想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短視頻發出去不到一天時間。
“結紮後真的可以複通再次懷孕嗎?”
“我結紮很多年了,現在二孩政策放開,你幫我問問醫院像我這樣的情況還能經複通懷孕嗎?”……
她的短視頻留言區内擠滿了諸如此類的問題。
王瓊是個熱心人,尤其是發現還有很多姐妹和曾經的自己一樣深陷痛苦之中更加坐不住了。
思前想後,她想到一個辦法——建群,把和自己有一樣想法的姐妹們都拉進群來,用自己的親身經曆幫助這些素未謀面的姐妹們少走彎路。
“年初受疫情影響,我們不能随意出門,所以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群裡跟王瓊溝通交流。4月份情況稍微好點了,群裡一個江西的姐妹坐不住就奔醫院來了,4月10日在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找胡可可主任醫師行腹腔鏡輸卵管複通手術,接受複通術後第二月就在群裡開心地告訴大家懷孕了。”
剛剛做完複通術躺在病床上恢複的劉麗(化名)來自韶關。
她介紹說,“也就在那個月,群裡另一個姐妹也來到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婦科做手術,到6月份,王瓊和這個姐妹幾乎同時在群裡宣告懷孕喜訊。”
做了三個,三個都懷孕了。
“目前通過王瓊的成功案例吸引過來的外地患者,我們已經做了8例了。入院準備做的還有4例,分别來自安徽和河南,預約好下周過來的有2例。據說群裡現在有150多位遍布大江南北的姐妹,都在陸續安排時間,準備過來。”
主持該項手術的胡可可主任醫師說。
“能夠得到這麼多患者的認同,是我們的榮幸,我們不會辜負這份期望,一定會盡最大努力讓患者滿意。”
考慮到不少患者都是獨自一人前來手術,科室一方面早早協調好病房,盡量讓她們同住一個房間,便于互相照顧。
同時組成了一個以胡可可、楊莉等為主的強有力手術團隊。
同時争取到手術室的支持,為這些外地患者第一時間安排上手術,早點做完早點回家,減少開支,節省經費。
“對于我們這個特殊的群體來說,複通術的成功與否非常重要,但我們的身體已經經不起折騰了。王瓊建群不久,也有不少其他醫療機構進了我們那個群,希望我們去他們醫院做手術,但都被我們拒絕了。王瓊和其他已經做了手術的姐妹們就是最好的例子,為我做手術,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就安排了三個專家,可見用心。遇上你們,我倍感幸運!”劉麗說。
(編輯zebra。部分圖片來源網絡,侵删)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吳蕾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點擊“了解更多”,速挂【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專家号!,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