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秋季育兒方法

秋季育兒方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2 15:23:36

秋風瑟瑟,樹葉開始凋零,好儲備更多的能量迎接寒冬。

人體也随着季節的變化,在進行自我調整。

然而,稚嫩的孩子們,身體機能調節能力比成人更差。因此,氣溫降低,也是媽媽操心之時。

如何保護孩子不受風寒,平安度過涼秋、寒冬?其實隻需做“自強”和預防,即提高免疫能力以及讓孩子遠離病毒。

有助孩子“自強”的辦法有很多,而“秋凍”就是其中之一。

秋季育兒方法(秋季育兒有講究)1

01

孩子要“秋凍”?怎麼做更合理?

入秋後,天氣漸涼,不少媽媽下意識把孩子捂得嚴嚴實實的,生怕受冷,這反而容易感冒;而适當讓孩子受點凍,進行“秋凍”鍛煉,逐步适應低氣溫,孩子身體才能更抗寒。

“秋凍”有哪些好處?

中醫認為,身體要随季節的變化而進行養生、調理。

秋季氣溫下降,浮于體表的陽氣,開始收斂,肌表也由疏松轉向緊密。

如果過早穿上厚衣服,持續的“高”體溫,不利于汗孔的關閉,風寒之邪更易入侵。而讓身體适當受些冷刺激,有利于肌表緊緻,促進身體産熱以及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從而增強抗寒能力。

比起成人,孩子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還未健全,抗寒、耐熱力較差。長期給予恒溫的環境,讓大腦皮層下調節體溫的丘腦得不到鍛煉,阻礙其正常發展。

而讓孩子适當經曆氣溫的起伏,才能增強耐寒、抗菌的能力。

秋季育兒方法(秋季育兒有講究)2

如何給孩子做“秋凍”?

第一步,正确判斷孩子冷熱。

錯誤的做法:以手腳溫度判斷孩子冷熱。

正确的做法:以後頸部溫度為準。

孩子心髒功能較弱,輸送至手腳的血液相對更少,手腳自然比體溫更涼,以手腳溫度判斷孩子冷熱,并不準确。

正确的做法是,以孩子後頸部的溫度為準:觸摸在衣服覆蓋下的頸部處,溫熱但無汗,手腳稍涼為宜。

第二步,以體溫為根據,把握好穿衣的度。

增減衣服需根據氣溫而變化,遵循由薄到厚,由少到多的規律,不急于戴帽子,切忌急加驟減,以免造成體溫變化過大,而緻感冒。

時刻關注孩子體溫,酌情增減衣物。

觸摸孩子的後頸,如果溫熱有汗,就需減掉衣服,并隔上汗巾,以免風邪入侵。但如果發現後頸幹爽微冷,手腳冰涼,則需要增添衣服。

給孩子準備容易穿脫的外套,有利于随時增減。

1-3歲的孩子,活動量較大,平時就應該比大人少穿一件,而進行秋凍鍛煉時,要時刻關注體溫及其活動量,避免孩子過冷或過熱。

哪些孩子不适合“秋凍”?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氣溫在24°以下時,新生兒要比大人多穿一件衣服,才能足夠保暖,因此,1歲以下的孩子不适合秋凍鍛煉。

同時,體質弱、氣虛以及有基礎病的孩子,也不宜秋凍鍛煉。

小貼士:

秋凍,要保護好孩子的背部與腹部不受涼。最好從夏末秋初時就開始,晚間睡眠以及深秋時節,就不适合秋凍鍛煉了。

秋季育兒方法(秋季育兒有講究)3

02

“秋季進補,冬令打虎”,貼秋膘,孩子适合嗎?

民間素有“貼秋膘”的習俗,是指在立秋這天多吃肉食品,把夏天流失的脂肪,補充回來。但中醫認為,貼秋膘不隻在立秋這一天,而是要在秋季進行能量補充。

中醫如何看待“貼秋膘”?

《黃帝内經》中說:“一夏無病三分虛”。

夏天,身體氣血都用到體表抗熱去了,消耗較大,而此時脾胃也最弱、最寒,因此,一夏出來,人就會消瘦。

到了冬季,人體需要充足的氣血,以保五髒六腑和生命之根,如果不把夏天消耗的能量補充回來,入冬後,人體就容易受到風寒及病毒的侵害。

而夾在冬夏之間的秋季,是由熱到寒的過渡期,也是補充氣血及能量的最佳時候,正确貼秋膘,能夠幫助人氣血充盈,安然過冬。

孩子也需要“貼秋膘”嗎?

孩子正處于生長期,先天“肺脾不足”,身體易虛易實,易寒易熱。而秋季陽氣漸收,陰氣漸長,如果孩子在秋天沒養好肺陰,冬季就容易出現“食谷不化”的情況,即食物未經消化就排洩出來。

因此,孩子也需要貼秋膘,且重在養陰防燥,以保養體内陰氣為主。

正确“貼秋膘”,讓孩子這樣吃。

飲食以清淡為主,少吃油膩、油炸、辛辣以及蔥、姜、蒜等食物。

多進食有潤肺功效的食物:

水果類:無花果、雪梨,荸荠、檸檬、葡萄、甘蔗等。

蔬菜類:豆芽、大白菜、白蘿蔔、蓮藕、銀耳、山藥、百合等。

谷物類:糯米、黑芝麻,玉米,綠豆等。

幹果類:杏仁、紅棗等。

其它:蜂蜜,魚蝦等。

讓孩子多喝白開水,也可調入蜂蜜飲用。

再好的食物,适量才能起到最佳作用,因此在給孩子補充的同時,也要保持膳食均衡,切忌暴飲暴食。

“貼秋膘”的誤區:

貼秋膘不是單純地增加脂肪,不是多吃肉或高熱量食物,或進補保健品。如果大吃羊肉、狗肉、人參、肉桂等熱性食物,不但不能獲得好處,還會因秋燥傷身。

秋季育兒方法(秋季育兒有講究)4

03

秋季傳染病高發,怎麼給孩子做預防?

秋季忽冷忽熱,氣溫不穩定,是各類病毒的活躍期,也是傳染病的高發季,諸如流感、輪狀病毒導緻的腹洩、手足口病、以及紅眼病等等。

養孩子,不打無準備之仗,提前做好預防,才能幫孩子安然渡過“多事之秋”。

減少與病毒接觸的機會。

孩子呆在家中的時間較多,因此,保持居家清潔,能起到大部分的防範作用。

廚房和洗手間環境潮濕,最容易滋生塵螨和黴菌,因此,需要保持其清潔和幹爽。而卧室也需多通風,勤曬衣被,讓細菌沒有生存的機會。

如果養有寵物等小動物,應及時清理毛發以及排洩物。

孩子用的餐具、玩具、洗浴用具需要定期消毒,避免細菌交叉傳染。同時,幫助孩子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好習慣,不飲生水或進食生冷食物,防止病從口入。

避免在人員聚集的公共場所長時間逗留,諸如遊樂園、室内商場、電影院等地。如果一定要去,盡量給孩子佩戴口罩,并随身攜帶消毒巾,酒精消毒液等用品。

多運動,提高孩子免疫能力。

每天适量運動,能增加身體的免疫細胞,從而提高身體抵抗力。

根據《學齡前兒童(3-6歲)運動指南》,全天内,孩子各種類型的身體活動時間,應累計達到180分鐘以上,中等及以上強度的身體活動累計不少于60分鐘。

每天應進行至少120分鐘的戶外活動,遇高溫、高寒、霧霾等天氣,可酌情減少,但不應減少每日運動總量。

《指南》指出,學齡前兒童每天應減少久坐行為,看屏幕時間每天累計不超過60分鐘。任何久坐行為,每次持續時間均應限制在60分鐘以内。

可以每天專門拿出一段時間,帶孩子出門運動,比如在小區的減速帶,和他一起玩平衡車,滑輪,打球等等。

如遇天氣等情況不能外出,也可以在室内跟孩子玩活動量大的遊戲,比如,室内投籃。或使用跳舞毯,跑步毯等。

多帶孩子做有趣味的遊戲和運動,既能減少玩電子産品的時間,也有利身體的健康。

秋季育兒方法(秋季育兒有講究)5

花木經風雨,才能更蔥茂,孩子曆冷暖,身體更強健。

媽媽不焦慮,有思量,知尺度,合理地養育,讓健康、快樂伴随孩子成長。

參考文獻:

1、《兒科專家李瑛:給父母的四季健康育兒全書》 李瑛

2、《徐榮謙:養好寶寶脾和胃》 徐榮謙

3、《黃帝内經說什麼》 徐文斌、梁冬

4、生命時報,《入秋天氣轉涼,孩子“秋凍”有講究!這份正确穿衣指南家長請收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