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兒童反複骨折病因及診斷

兒童反複骨折病因及診斷

母嬰 更新时间:2025-02-21 08:26:58

  生活中我發現有的小孩跌了一下就骨折了,很脆弱。我相信大家身邊經常也會發現兒童反複骨折的現象,那你對這兒童反複骨折又了解多少呢?你是不是也很想知道它是怎樣引發的呢?下面我就來介紹一些關于兒童反複骨折的知識,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保護好孩子的健康。

  (一) 病因

  本病病因不明,為先天性發育障礙。男、女發病相等。可分為先天型及遲發型兩種。先天型指在子宮内起病,又可以再分為胎兒型及嬰兒型。病情嚴重,大多為死亡,或産後短期内死亡。是常染色體隐性遺傳,遲發型者病情較輕,又可分為兒童型及成人型。大多數病人可以長期存活,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15%以上的病人有家族史。

  本病呈常染色體顯性或隐性遺傳方式,可為散發病例。藍鞏膜的傳遞為 100 %,聽力喪失依年齡而異。散發病例多因新突變所引起,常與父母高齡有關。

  成骨不全病的發生主要是由于組成 I 型膠原的 α 1 或α 2 前膠原( Pro- α 1 或 Pro- α 2 )鍊的基因(即 COL1A1 和 COL1A2 )的突變,導緻 I 型膠原合成障礙,結締組織中膠原量尤其是 I 型膠原含量下降,膠原是骨骼、皮膚、鞏膜及牙本質等組織的主要膠原成分,因而這些部位的病變更明顯。

  (二)發病機制

  主要表現在構成全身皮膚、肌腱、骨骼、軟骨以及其他結締組織的主要成分膠原蛋白發育不良。有作者報道,病人的膠原組織中脯氨酸的成分過多,當病人口服脯氨酸後,血内脯氨酸的高峰較正常小兒低。

  在骨骼方面主要是成骨細胞生成減少或活力減低,不能産生堿性磷酸酶,或者兩種情況均兼而有之。以緻骨膜下成骨和軟骨内成骨受到障礙,不能正常成骨。組織學的改變是松質骨和皮質骨内的骨小梁變得細小,并鈣化不全,其間尚可見成群的軟骨細胞,軟骨樣組織和鈣化不全的骨樣組織。而骨的鈣鹽沉積進行正常。上述的病理變化造成骨質脆弱和骨質軟化。

  1、診斷

  本病的輔助檢查方法主要是X線檢查和實驗室檢查:

  X線檢查:

  X線主要表現為骨質的缺乏及普遍性骨質稀疏。

  ①在長骨表現為細長,骨小梁稀少,呈半透光狀,皮質菲薄如鉛筆畫。髓腔相對變大,嚴重時可有囊性變。骨兩端膨大呈杵狀,可見有多處陳舊性或新鮮骨折。有的已經畸形連接,骨幹彎曲。有一些畸形是因肌肉附着處牽拉所緻,如髋内翻、股骨及胫骨呈弓形。某些病人在骨折後會形成豐富的球狀骨痂,其數量之多,範圍之廣,使人會誤診其為骨肉瘤。另有一些病人的骨皮質較厚,稱“厚骨型”。少見。

  ②顱骨鈣化延遲,骨闆變薄,雙颞骨隆起,前囪寬大,岩骨相對緻密,顱底扁平。乳齒鈣化不佳,恒齒發育尚可。

  ③椎體變薄,呈雙凹形,骨小梁稀少,椎間盤呈雙凸形代償性膨大。可以有脊柱側彎或後突畸形。

  ④肋骨從肋角處向下彎曲,常可見多處骨折。骨盆呈三角形,盆腔變小。

  2、關節:主要有以下4種改變:①部分患者因骨軟化可引起髋臼和股骨頭向骨盆内凹陷;②骨幹的膜内成骨發生障礙可緻骨幹變細,但由于軟骨鈣化和軟骨内成骨依然正常,而使組成關節的骨端相對粗大;③部分病人骨骺内有多數鈣化點。可能由于軟骨内成骨過程中軟骨内鈣質未吸收所緻;④假性假關節形成,由于多發骨折,骨折處形成軟骨痂,X線片上看上去很像假關節形成。

  3、骨骼:早發型與晚發型成骨不全的骨損害表現有所不同。早發型者多表現為全身長骨的多發性骨折,伴骨痂形成和骨骼變形;晚發型者有明顯骨質疏松、多發骨折,長骨彎曲或股骨短而粗呈“手風琴”樣改變。骨幹過細或骨幹過粗,骨呈囊狀或蜂窩樣改變。長骨皮質缺損毛糙。肋骨變細、下緣不規則或彎曲粗細不一,手指呈花生樣改變。牙槽闆吸收。脊椎側凸,椎體變扁,或椎體上、下徑增高,也可表現為小椎體、椎弓根增長。顱骨菲薄,縫骨存在,前後凸出,枕部下垂。四肢長骨的幹骺端有多數橫行緻密線,幹骺端近骺軟骨盤處密度增高而不均勻。MRI和CT檢查可發現遲發性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a)病竈處有增生性骨痂形成,有時酷似骨腫瘤。

  4、超聲檢查

  超聲檢查胎兒的骨骼系統可早期發現先天性骨發育障礙性疾病。Garjian等的經驗顯示,三維超聲可得到立體解剖定位,故優于二維超聲檢查,前者更易發現頭、面部和肋骨的畸形。

  5、實驗室檢查:

  一般均正常,有時可以有血鹼性磷酸酶的增加,這可能是由于外傷骨折後,成骨細胞活動增加所緻。極嚴重者有血漿鈣及磷的減低,但極少見。

  患者血鈣、磷和ALP一般正常,少數病人ALP也可增高,尿羟脯氨酸增高,部分伴氨基酸尿和黏多糖尿。有2/3的患者血清T4升高。由于甲狀腺素增高,白細胞氧化代謝亢進有血小闆聚集障礙。

  (三)另外還需注意,本病由于可造成骨骼畸形及骨折、骨痂形成,故在X 線診斷上應與骨肉瘤、佝偻病、骨纖維異常增生及先天性假關節相鑒别。

  1.遲發性幼年骨質疏松普遍性骨質疏松,椎體雙凹變形或扁平椎體,以及脊柱的側後突畸形和易骨折等,與成骨不全相似;但後者尚有頭大,兩側颞骨外突,扁顱底,面小呈三角形,藍色鞏膜,多發縫間骨,并有家族史等均與前者不同。

  Ⅰ型OI的診斷有時十分困難,凡遇青少年骨質疏松或圍絕經期出現的嚴重骨質疏松症均應想到Ⅰ型OI可能。

  2.骨軟化和佝偻病 無骨脆易折,無藍色鞏膜。礦化前沿帶模糊呈毛刷狀或杯口狀,骺軟骨盤增寬。骨軟化多見于孕婦或哺乳期婦女,有骨痛,血清鈣、磷均降低。

  3.維生素C缺乏症 病人亦有骨質疏松,但皮下、肌間、骨外膜可有出血點,可有劇痛并可出現假性癱瘓,骨折愈合後可出現鈣化。

  4.骨肉瘤 成骨不全病人骨折部分可出現大量骨痂。多數為良性。僅少數有血沉和血ALP升高,必要時可行骨活檢鑒别。

  5.關節活動過度綜合征 關節松弛和活動過度是OI的特征之一,應與引起這一改變的其他膠原缺陷性疾病如良性關節活動過度綜合征、Morquio)綜合征、Ehlers-Danlos綜合征、Marfan綜合征、Larsen綜合征等鑒别。此外,特殊類型的OI可表現為Cole-Carpenter綜合征,或青少年型骨質疏松、Ehlers-Danlos綜合征、OI合并原發性甲旁亢、OI合并牙質生成不全(dentinogenesis imperfecta,DI)、OI樣綜合征,應注意鑒别。

  以上就是有關兒童反複骨折的詳細介紹,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兒童骨折引發的原因及一些症狀,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孩子的健康很重要,他們從小就需要有很好的體質,以免他們經常性骨折帶來其他疾病的影響,這就需要我們加強對這方面了解,提高對他的關注度,保護小寶寶們的健康,讓他們永遠和反複骨折說再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