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上幼兒園後 該讓孩子“學習”還是“玩”

上幼兒園後 該讓孩子“學習”還是“玩”

母嬰 更新时间:2025-09-12 11:47:20

  孩子三歲上幼兒園了,該讓孩子繼續以玩為主還是以學習為主,是讓很多家長頭痛的問題。咱們先來看看例子:

  倩倩是一年級的小朋友,她從幼兒園小班開始,父母為了讓她赢在人生的起跑線上,從周一到周五,白天上幼兒園,晚上在家練琴、學書法、畫畫;逢周末,她還要參加英語班、舞蹈班、學習一年級課程……如父母所願,孩子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到真正上小學一年級時,孩子學習成績優秀,将很多同齡的孩子遠遠甩在身後。但遺憾的是,倩倩性格沉靜,不太合群,而且驕傲,看不起成績差的同學。

  龍龍也是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幼兒園三年,媽媽沒讓他上任何的培訓班或興趣班,除了在幼兒園學習,他沒接受過任何的學習。幼兒園三年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玩中過。當孩子上了一年級,學習成績一直是中偏下,有時候還倒數。但是,龍龍是個人緣很好的孩子,他活潑開朗,還樂于幫助同學。

  幼兒教育專家提醒家長,“玩”應是0-5歲幼兒的主導活動,幼兒通過“玩”來發展身體和心理,而學習是一種抽象思維活動,孩子不到年齡時,他的抽象思維就不到發展的時候,硬讓孩子“學”,就是典型的“拔苗助長”!孩子學習的關鍵期是在5~8歲,到了小學一年級才真正學習還不遲。

  過早讓孩子踏入應試教育的洪流,會有弊端:

  1、該玩不能玩,孩子被壓抑

  玩是孩子的天性,幼年時被學習安排得滿滿的孩子,事實上大多數是被強迫的。這些孩子為了迎合父母的需要,或是害怕被批評斥責,他們壓抑着自己,盡力在父母面前做個乖孩子。長期在壓抑下長大的孩子,性格會比較焦慮。

  2、幼年學習強度大,容易生病

  從早學到晚,從周一學到周日,比大人還繁忙,對年幼的孩子來說,學習強度太大了。這樣的孩子往往經常生病,有時候是因為精神緊張導緻的生病症狀,還有些時候是休息不足導緻的身體抵抗力下降造成的。

  3、人格發展停滞

  經研究表明,童年階段的欲望沒有得到滿足,人格的發展就會停滞,表現為雖然生理年齡已經成熟了,但心理年齡可能還停留在更小的年紀。一次在線調查的結果顯示:52、2%的人由于小時候不能玩,上大學或者長大後出現了“反彈”,開始大玩特玩。

  4、性格内向,不合群

  年紀小小就剝奪了孩子與同齡小朋友相處、玩樂的機會,久而久之,孩子會變得沉默寡言、不合群,也不善于交際,人際關系差,對身邊的事物變現冷漠。

  總而言之,上幼兒園後,讓孩子學習還是玩,歸根結底就是父母的取舍問題,你到底是為了讓孩子優秀,還是讓孩子有個開朗的性格和快樂的人生,選擇沒有對和錯。幼兒教育專家建議父母們還是采取折中的做法,讓孩子玩,但也可同時讓孩子有些少的學習,而這些“學習”的前提是孩子喜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