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二十四節氣之谷雨養生篇

二十四節氣之谷雨養生篇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20 03:26:57

  谷雨,鬥指癸。太陽黃經為15度。公曆每年的四月二十日前後為谷雨節氣。谷雨,有“雨水生百谷”的意思,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常言道“清明斷雪,谷雨斷霜”,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平均氣溫都在12 度以上。谷雨後的氣溫回升速度加快,從這一天起,雨量開始增多,其豐沛的雨水使初

  插的秧苗、新種的作物得以灌溉滋潤,五谷得以很好地生長。池塘裡的浮萍開始孳生,桑樹也張出了翠綠的新葉,正是養蠶人家開始忙碌的時候。此時,春茶也在這時節的前後開始采收,長江以南地區,從丘陵到高山,處處可見汗流滿面的茶農們在辛勤地忙着采茶,茶農家裡忙着制茶,飄香四溢的茶香彌漫着山野村莊。谷雨後的農業生産已經進入到繁忙時期。因此,抓住時機,精耕細作,注意天氣變化,搶種搶栽,不誤農時對秋後收成至關重要。

  谷雨節氣後降雨增多,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此時我們在調攝養生中不可脫離自然環境變化的軌迹,通過人體内部的調節使内環境(體内的生理變化)與外環境(外界自然環境)的變化相适應,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素問·保命全形論》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這是說人生于天地之間自然界中的變化必然會直接或間接地對人體的内環境産生影響,保持内、外環境的平衡協調是避免、減少發生疾病的基礎。因此在調攝養生時要考慮谷雨節氣的因素,針對其氣候特點有選擇地進行調養。

  谷雨節氣以後是神經痛的發病期,如肋間神經痛、坐骨神經痛、三叉神經痛等等。這裡提醒朋友們一旦發病不要緊張,可根據不同的病因,對症治療。

  就肋間神經痛而言,多為臨床常見的一種自覺症狀,表現為一側或兩側脅肋疼痛。中醫将其稱為“脅痛”《靈樞·五邪》曰:“邪在肝,則兩脅中痛。”《素問·藏氣法時論》又說:“肝病者,兩脅下痛引少腹。”從病因病機上講,肝位于脅部,其脈分布于兩脅,故肝髒受病,往往出現脅痛的症狀。且肝為風木之髒,其性喜調達,惡抑郁。如遇情志郁結,肝氣失于疏洩,絡脈受阻,經氣運行不暢,均可發為脅痛。若肝氣郁結日久,氣滞産生血瘀或因跌撲閃挫,引起絡脈停瘀,也可導緻血瘀脅痛。不論屬于何種病因,其根本都與肝氣不舒有關,因此在治療上都離不開疏肝行氣,活血通絡的原則。

  坐骨神經痛是指在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布區内的疼痛而言。多表現在臀部、大腿後側、小腿踝關節後外側的燒灼樣或針刺樣疼痛,嚴重者痛如刀割,活動時加重。本病屬祖國醫學的“痹證”範疇,痹有閉阻不通的含義。其病因不外乎風、寒、濕邪侵襲經絡,緻使該經氣血痹阻不暢所緻。根據臨床症狀不同,可分為四種類型:感受風邪為主的,疼痛呈遊走性者,稱為行痹;感受寒邪為主的,疼痛劇烈者,稱為痛痹;感受濕邪為主,表現酸楚、麻木、困重者,稱為着;發病急劇,伴有發熱症狀者,稱為熱痹。凡是患上坐骨神經痛者,都應根據上述四型,辨證施治,以疏通經絡氣血的閉滞,祛風、散寒、化濕使營衛調和而痹病得解。

  三叉神經痛是面部一定的部位出現陣發性、短暫性劇烈疼痛。本病多發生于面部一側的額部、上颌或下颌部。疼痛常突然發作,呈閃電樣、刀割樣難以忍受。該病的發病年齡多在中年以後,女性患者較多。其病因病機多為感受風寒之邪,客于面部經絡,緻使經絡拘急收引,氣血運行受阻,而突然疼痛。《素問·舉痛論》說:“寒氣入經而稽遲,泣而不行,客于脈外則血少,客于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另有肝氣郁結,郁而化火,飲食不節,食滞生熱,肝胃之火上沖于面以及素體陰虛,房勞傷精,緻陰虛火旺而導緻本病的發生。此外,牙、口腔、耳鼻等疾病都能誘發本病。在施治過程中,要究其病因、辯其病症。對感受風寒者,要以疏通氣血為主;肝胃郁火者,以瀉肝胃之火;陰虛火旺者,應以滋陰降火之法。針刺對該病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谷雨節氣的氣溫雖以晴暖為主,但早晚仍有時冷時熱之時,對早出晚歸的人更應加倍小心地呵護自己,避免不必要的痛苦發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