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是媽媽育兒的基礎工作,事實上母乳喂養的學問頗多,特别是夜間哺乳,更是有許多注意事項需要新手媽媽謹記。下面和作文庫知識百科一起來看看吧。
哺乳是媽媽育兒的基礎工作,事實上母乳喂養的學問頗多,特别是夜間哺乳,更是有許多注意事項需要新手媽媽謹記。本期将為新手媽媽們講述如何在夜間科學喂奶,以及夜間喂奶有哪些需要特别留意的地方。
夜奶是怎麼定義?
夜奶就是寶寶晚上醒來要求吃奶,不給吃就哭鬧的現象。 夜奶對于幾個月内的嬰兒來講,吃夜奶是很正常的現象。尤其在母乳喂養的寶貝中,吃夜奶是習以為常的現象。但是需要知道的是,夜奶的計算,并不能按照我們日常的夜間作息來決定,而是看寶寶日常休息是幾點鐘,因為每個寶寶的睡眠周期以及睡眠時間都是不一樣的,故晚上寶寶入睡後的加奶都算是夜奶。所以說,夜奶就是寶寶晚上醒來要求吃奶,不給吃就哭鬧的現象。
新手媽媽夜間喂奶三大注意事項
夜間喂奶對于很多新手媽媽來說是件難事,不僅自己睡不好,掌握的喂養方式又不齊全,所以在夜間喂奶時很容易犯一些錯誤。着名兒科專家崔玉濤則為新手媽媽總結了夜間喂奶的三大注意事項:
1、保持正确的哺乳姿勢。很多媽媽喜歡躺在床上側身哺乳,認為這樣比較省力,還可以多喂寶寶一會兒。事實上,這種姿勢弊端很多,一方面不僅讓人困意難除,容易再次入睡;另一方面也存在壓住寶寶引發窒息的風險。
2、不要讓寶寶整夜含着乳頭。有些媽媽習慣讓寶寶整夜含着乳頭,認為這樣寶寶餓了就可直接吸吮乳汁,自己也能睡個好覺,可謂一舉兩得。其實這種做法不僅會使寶寶發生窒息的危險大大提高,還容易引起乳頭皲裂。
3、喂奶後要拍嗝。很多媽媽在喂夜奶時,一旦哺乳結束就馬上将寶寶放下,自己倒頭大睡,殊不知這種做法也存在很大隐患。因為寶寶的消化系統發育還不完善,時常會出現胃食管反流的現象,也就是常說的吐奶。而寶寶吃完後馬上平躺,吐奶的幾率就更大。一旦吐出的乳汁被吸入氣管中,便會引起窒息。所以,哺乳後要輕拍寶寶的後背,确認寶寶不會吐奶後,再讓其安然入睡。
叫醒寶寶吃奶?計劃性喂奶沒有必要
寶寶會不會餓?會不會營養不良?很多媽媽會擔心類似問題,有些媽媽甚至會把育兒當成軍事化管理——吃奶的時間及奶量都有明确的計劃,制定後嚴格執行。比如媽媽計劃要在夜裡3時喂寶寶吃奶,那麼即使寶寶并沒有哭鬧或是主動吃奶的意圖,也會被媽媽叫醒吃奶。
着名兒科專家崔玉濤認為,叫醒寶寶吃奶這種做法其實是沒有必要的,寶寶有自己的成長規律及需求。他強調,媽媽的哺乳也要學會随機應變,甚至應該有意識地逐漸延長夜間喂奶時間間隔,培養寶寶睡整覺的習慣。
此外,高級育嬰師王菲也建議,從2~3個月起培養孩子夜間不吃奶,這樣父母、孩子都能安靜休息。她表示,晚上最後一頓遲一點喂。然後,夜間哭鬧要喝奶時,可以先喂點開水,慢慢地減少喂奶次數直至不喂。
媽媽煩心事:如何讓寶寶戒掉夜奶?
喂夜奶着實折磨人,既然知道了夜奶并非寶寶成長的必要條件,那麼如何戒除夜奶成為了家長們關心的一個問題。戒除夜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實用程序育兒法》中就有介紹,要想逐漸幫助寶寶戒掉夜奶,需要注意一下幾點:
1、睡前喂飽。在寶寶睡前,寶媽一定要保證寶寶吃飽。哄睡之後,不要刻意将寶寶叫醒喂奶,寶寶隻要自己不醒就說明不餓。
2、逐漸拉長夜間喂奶間隔。從四五次到兩三次,逐漸拉長夜奶的間隔,慢慢減少喂奶次數。如果是給寶寶喂配方奶,寶媽可以喂少量的水代替。如果寶寶喝下後,下次并沒有很快醒來,那就說明其并不餓。
3、不要用喂奶來解決一切問題。很多時候寶寶夜間醒來并不是因為饑餓,而是他需要媽媽了。這時候你隻要在他身邊哄哄他,給他及時的安撫,他就可以安睡了。
4、減少氣味對寶寶的吸引。母乳喂養的寶寶對媽媽身上的氣味特别敏感,所以媽媽在斷夜奶期間應經常洗澡和換洗衣服,盡量減輕氣味對寶寶的吸引。
專家答疑
1、如何改善長牙引發的夜奶?
對于長牙引發的夜奶情況,家長們可白天增加寶寶的磨牙活動,比如一些質地較硬的物品,可以更好地緩解牙龈腫痛,也能加快寶寶出牙的進程,進而減少因出牙引發的夜奶需求。
2、喂奶時間怎樣安排才最佳?
出生後喂奶一般是每2~3小時一次。時間安排大緻是:6時、9時、12時、15時、18時、21時及夜間零時,直到第二天早上6時。嬰兒出生兩個月後,可逐步由3小時喂奶一次改為4小時喂1次,大緻是8時、12時、16時、20時、夜間零時,共喂5次。夜間不需要特意叫醒寶寶吃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