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蜀國曾聞子規啼宣城還見杜鵑花

蜀國曾聞子規啼宣城還見杜鵑花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2 04:41:41

蜀國曾聞子規啼宣城還見杜鵑花(刺桐初見枝頭方綠濃)1

刺桐

時序進入八月,無論山野還是城區,都是少花季節。

甯波山間的開花植物,當季較為顯眼的,隻有藥百合、荞麥葉大百合、醉魚草等少數幾種。而城市之中,鎮明路規模盛大的複羽葉栾樹的黃色小碎花,才嶄露頭角,綠籬或者屋頂如瀑布般傾瀉而下的淩霄花,隻是偶爾瞥見,而在各條道路不同角落風姿綽約迎風搖曳的,依舊是“獨占芳菲當夏景”的紫薇花。

蜀國曾聞子規啼宣城還見杜鵑花(刺桐初見枝頭方綠濃)2

雞冠刺桐

當汽車駛過鄞縣大道,忽然看到,姹紫嫣紅的紫薇之外,路邊綠化帶之中不時閃出的,居然還有盛放如火焰般的刺桐花,這也算是對已審美疲勞紫薇的一個補充吧。這種刺桐,名為雞冠刺桐(Erythrina crista-galli,豆科刺桐屬),原産巴西,因花下部的特化旗瓣狀如雞冠而得名。此花在甯波園林運用比較廣泛,百丈路七塔寺附近的道路綠化,東門口錢業會館兩邊的花境,青林灣公園,甚至遠在青雲梯景區的一個度假山莊,都能見到它們。

蜀國曾聞子規啼宣城還見杜鵑花(刺桐初見枝頭方綠濃)3

雞冠刺桐

雞冠刺桐花期很長,印象之中從五六月份一直要延續到十月份。此花含苞時如小辣椒,又似小象牙,故又名象牙紅,漸漸膨脹後,又如金剛鹦鹉的大嘴巴,及至花朵完全綻放之時,則是它們最漂亮的時候,長長的花蕊束,被兩個龍骨瓣合圍成小蝦米模樣,花藥、柱頭則露在外面。基部圍着小蝦米的,是一個寬大的旗瓣,像極了公雞下部的冠子,非常有趣。此旗瓣的功能,估計是方便傳粉者降落停靠,也許還有吸引傳粉者眼球的功能。

蜀國曾聞子規啼宣城還見杜鵑花(刺桐初見枝頭方綠濃)4

刺桐

在甯波,這種外來的雞冠刺桐比較常見,倒是原産中國的刺桐屬屬長刺桐(Erythrina variegata ,豆科刺桐屬),倒未見分布或引種。刺桐在中國曆史悠久,晉人嵇含的《南方草木狀》已有記載:“刺桐,其木為材。三月三時,布葉繁密,後有花赤色,間生葉間,旁照他物,皆朱殷然。三五房凋,則三五複發,如是者竟歲。九真有之。”九真在今之越南,漢武帝于元鼎六年設置此郡。說明早在漢朝時候,刺桐已在嶺南頗為常見了。

蜀國曾聞子規啼宣城還見杜鵑花(刺桐初見枝頭方綠濃)5

四川大學的刺桐

刺桐為大喬木,高可達20米,雞冠刺桐隻是小喬木或者灌木,二者身材不可同日而語。其樹皮灰褐色,因枝上有短圓錐形的黑色直刺,樹形如桐,故名刺桐。刺桐花和雞冠刺桐含苞時,模樣差不多,均為小辣椒狀,完全打開時,則差别很大。雞冠刺桐旗瓣在下部,而刺桐旗瓣在上面,尺寸隻有前者的一半左右,有點類似自行車後輪上部的擋泥闆,保護着花蕊不受日曬雨淋。另外,雞冠刺桐花序很長,花朵由小到大,依次團生在長長花序軸上,而刺桐基本上是放射狀聚集在枝頭,像是舞者手中的一簇簇小紅花,在濃密的綠葉之間非常顯眼。

蜀國曾聞子規啼宣城還見杜鵑花(刺桐初見枝頭方綠濃)6

刺桐

談起刺桐,泉州人應該最有感情。刺桐是泉州市樹,刺桐花是泉州市花。早在唐末,泉州就因環城遍植刺桐樹而被稱為刺桐城,港口則被稱為刺桐港。《馬可•波羅遊記》曾記載:“刺桐是世界上最大港口,胡椒進口量乃百倍于亞曆山大港。”刺桐港因而馳名歐亞及中東,是名副其實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

詩人餘光中祖籍泉州,他曾寫過一首懷念家鄉的著名詩篇,名為《洛陽橋》,其中就有這樣的句子:“刺桐花開了多少個春天/東西塔對望究竟多少年/多少人走過了洛陽橋/多少船駛出了泉州灣?”此處的刺桐,成為詩人鄉愁的寄托之一,讀來頗為令人動容。

蜀國曾聞子規啼宣城還見杜鵑花(刺桐初見枝頭方綠濃)7

刺桐

說來也好玩,雖然泉州是刺桐城,我并沒去過。我與刺桐的邂逅,卻在成都。4月20日,成都出差。次日去望江公園晨跑,發現酒店附近就有刺桐樹,正花開滿樹,一株株列于路邊的行道樹之間。後來到四川大學,在體育館附近的兩幢宿舍樓之間,有四五株刺桐樹高聳入雲,足足有五六層樓高,仰頭望去,枝頂葉間成簇的刺桐花,好似團團火焰,在藍天下熊熊燃燒,讓我驚豔了好久。

泉州人關于刺桐,還有一些有趣傳說。據清人胡之鋘主修的《道光晉江縣志》記載:“刺桐先萌芽,花後發,則其年豐,否則反是。故謂之瑞桐。”宋人丁謂有一首《詠泉州刺桐》談及此一典故:“聞得鄉人說刺桐,葉先花發始年豐。我今到此憂民切,隻愛青青不愛紅。”而宋朝另一位詩人王十朋則不以為然,反其意而用之:“初見枝頭方綠濃, 忽驚火傘欲燒空。花先花後年年雨, 莫遣時人不愛紅。”這首詩的狀物對比鮮明,很有氣勢,觀點也比較通透,不管花先花後,人們對刺桐的喜愛,都是一樣的。

蜀國曾聞子規啼宣城還見杜鵑花(刺桐初見枝頭方綠濃)8

刺桐

其實,刺桐本來就是先葉後花,或者花葉同時,嵇含已經觀察得很明白,“三月三時,布葉繁密,後有花赤色,間生葉間”。此一傳說,一方面表達了人們的良好祝願,另一方面,也隻是給詩人們多了一點可以發揮的材料而已,并無多少科學依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