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章:人生常态是平凡
第二章:不生病才是真大款
第三章:養生必知的11多與11少
人們常說有啥都别有病,不生病才是人們一生最寶貴的财富。因此,人們就要學會養生保健來達到抑制疾病的目的。那麼,養生訣竅是什麼呢?保健秘方又是什麼?
人生常态是平凡
時下的人們,越來越不喜歡平凡,不安于平凡,就連一些大學生在擇業時,也有不少人一心盯着大型國企、世界百強外企、中央機構的公務員……月薪幾千元不屑一提,心中計算着怎麼快速當上CEO,成為有車有房族,甚至在胡潤富豪榜單上占據一席之地。
學生如此,家長們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家長們常說的一句話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于是在托兒所幼兒園就展開了拼搏。花巨款,請名師,三四歲就逼着孩子學跳舞、練鋼琴、臨字貼、背古詩……以期早日拔尖成才。
平凡和偉大,看似是一對矛盾。其實,是相輔相成的。安于平凡,熱愛平凡,并不妨礙鑄就偉人。新社會湧現出了大批的英雄模範人物。這些英模人物,都出自平凡崗位,在平凡崗位上默默無聞地工作着……當社會給他們戴上“英模”桂冠的時候,在那耀眼的光環後面,仍是平凡的人生。新中國的軍隊誕生了十位元帥,他們沒有一位是在青少年時期就立志要當元帥的。在戰争實踐中,從士兵、基層軍官幹起,是戰火造就了他們。有位元帥說:當初可沒想到今天要當元帥喲。
拿破侖有句名言:“任何偉人,在他的仆人的眼裡也是平凡的。”因為仆人與主人朝夕相處,看到的是飲食起居、言行舉止、吃喝拉撒。魯迅先生也說過:道學先生也不免生兒育女,革命專家有時也垂首散步,并非一天二十四小時道貌岸然或革命姿态。有一次毛澤東主席在跳過舞之後,坐在沙發上休息,陪他跳舞的一位部隊文工團小姑娘,看到毛主席的左手在右手背上抓撓,便好奇地問:“毛主席,你的手怎麼啦? ”毛主席說:“我前幾天,不小心,釘子把手劃破了……”小姑娘更加好奇了:“你怎麼也會這樣?”毛主席笑着說:“我也是凡人,是肉體之身,也吃五谷雜糧,釘子紮我手,也會出血,我也會感覺痛,包紮好了會結痂,結痂後也會癢,手癢我就撓撓。 ”
平凡并不意味着平庸,平凡也不妨礙你攀登那光輝的頂峰。相反,平凡是起步的基礎,基礎的助力,會把你擡升。在平凡中,也更會享受到人生的樂趣。人生常态是平凡。
不生病才是真大款
在這社會上,人們喜歡比誰錢多、誰錢少,可很少有人看到比誰愛生病,誰不愛生病的。其實,老人有句話說得很明白,錢這東西,你不能“有命掙,沒命花”。掙再多的錢,整天病病怏怏的,吃也吃不了,玩也玩不成,這些錢對你來說又有什麼意義呢?以前有人告訴過我一種理論,衡量一個人有沒有錢,不能看他掙多少,得看他能花多少,也就是掙的這些錢,能不能讓他的生活質量有所提高。年薪上百萬,開寶馬、開奔馳,但常常進醫院,還沒過40,就過勞死了,這樣的人,誰能說他是真正的大款?
相反,如果你足夠精明,可以算一筆賬,從小到大,哪些病是可以不必生的,這些病讓你多花費了多少錢,如果這些錢都沒有送給醫院,你的生活質量是不是比現在要高很多?現在去看次病所花的錢,和20年前沒法相比,那時候隻要幾塊錢,現在同樣打個針吃個藥,卻動不動就成百上千。如果你得了慢性病,就要準備長期投資,而且這種投資沒有回報,不能升值,大多數情況下,隻能讓身體維持現狀,病情不再惡化。如果是腫瘤或其他直接危害到生命的疾病,那簡直就是全家人的災難,所有積蓄都用光不說,很可能還要東借西湊。那時候你就會想,如果我不生病,該有多好!有了這些錢,你就是大款。可以和家人旅遊,天南地北浪漫一番,還能增進親情;可以讓孩子出國讀書,日後出人頭地……
有些人也許會說,誰願意生病啊,什麼叫“不必生的病”?簡而言之,就是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可以避免的疾病。研究表明,70%的人類疾病和大多數過早死亡是自己造成的。不具備基本的健康素養、個人衛生習慣不良、行為與生活方式不健康是導緻傳染病、慢性病、傷害和過早死亡的罪魁禍首。比如大吃大喝得了脂肪肝;脾氣暴躁不注意控制導緻高血壓;一坐下就不想起來、長期不鍛煉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病、糖尿病和惡性腫瘤。大多數慢性病不像感冒、得闌尾炎,打針吃藥、做手術把闌尾割掉就沒事了,它們導緻的是髒器的損害,這種損害一旦發生,就不可恢複。
因此,健康不取決于醫療技術,也不取決于醫生,而是取決于你自己的行為。誰都知道水煮魚比青菜豆腐好吃,前者滿足了口腹之欲,後者意味着健康的飲食。但我相信一半以上的人在翻閱着餐館裡油晃晃的菜單,聞着後廚裡飄來的陣陣香氣時,都會做出選擇水煮魚的決定。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就像在銀行裡存錢一樣,要一點一滴積累,的确很難。不過,再富有的大款,如果不是蒙父蔭,總要有早期起早貪黑、吃糠咽菜奮鬥的艱辛,才能創造出百萬、千萬的家産。
一些所謂的“聰明人”總想走這樣或那樣的捷徑,胡吃海塞、不願運動,卻買來各種各樣的保健品,今天流行吃魚油,明天跟風補牛磺酸,以為“保健品”就真地能保自己健康。殊不知,投機取巧是成不了真正的大款的。用最少的錢得到最多回報的投資方法,就是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堅持合理運動、吃營養充足的食物。也許日後有一天,我們衡量一個人是不是大款,可以不以财富的多少為标準,而是以他生病的次數。身體健康、不生病的人,理所應當地有一種心理上的優越感,他們才是真正的大款。
養生必知的11多與11少
多果少糖
食糖過多,會使患糖尿病的幾率增高。多食水果則能減少患腦中風的危險,而且還能防癌抗癌。
多茶少煙
茶對人體的益處很多,可生津止渴,消除疲勞,清肝明目,還能防癌,抗衰老,延年益壽等。而吸煙能使多種組織和器官産生生理和生物化學變化,使血氧量下降,血壓增高,免疫功能降低,導緻各種疾病的産生。
多水少酒
常飲涼開水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加血液中血紅蛋白含量,改善免疫功能。習慣飲涼開水的人,體内脫氧酶活性提高,肌肉組織中的乳酸積累減少,不容易感到疲勞。老年人每天清晨飲一杯涼開水,日久可産生神奇的益壽功效。大量飲酒可損害胃腸黏膜,引起胃潰瘍、胃出血可傷肝,誘發心髒病和中風酒後懷孕可能造成胎兒畸型或智力低下。
多菜少肉
食肉過多,會導緻血脂、血黏度升高,體重超标等。而蔬菜不但味美可口,還能軟化血管,增強毛細血管彈性,清熱解毒,抗衰老。
多嚼少食
咀嚼不但能幫助消化,還可使人的患病率大大降低,有助健康。少食指适當增加飲食次數,減少每次的食量,這樣可減少腸胃負擔。
多醋少鹽
食鹽過多的人易患高血壓、腦中風、腎病等。每天适量喝點醋,對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的人很有益處。
多笑少怒
怒則傷身,容易造成大腦神經紊亂,思緒混亂,情緒不佳,打亂人體平衡。怒能引發毒素在體内積累,使人減壽。
多眠少愁
憂愁和煩惱改變不了任何事情,而且還會影響人體調節系統的平衡。缺少睡眠将影響人體的免疫功能,使人容易受到疾病的侵擾。通常睡眠時間以每天8小時為宜。
多浴少衣
适當減少衣服,讓機體逐漸适應環境,可增強皮下毛細血管的收縮和擴張功能,提高防病抗病的能力。沐浴可使肌膚受到适當的按摩,血液通暢,消除疲勞,提神醒腦。
多練少藥
一個人身體健康,首先要靠自我保健,不能隻靠醫生開藥方。不但要鍛煉身體,更重要的是養成樂觀處事、心理開朗的健康人生觀。
多動少停
生命在于運動,運動有助于調節人體平衡,增強免疫力。而懶惰則易引起思維遲鈍、機體素質下降,易患心理疾病。
總結:如今也是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養生的行列,但是要記住的是養生首先要保持樂觀愉悅的心情。飲食上也應該多加注意。(文章原載于《養生閱刊》,刊号:2012年3月号,作者:尚昌華、何蒲,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作文庫知識百科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将在第一時間删除内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