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突然抽搐是什麼病的前兆?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在自己迷迷糊糊快睡着時,全身會突然抽搐一下,或者突然有失重感,仿佛摔下萬丈高樓,然後就被吓醒了這時候往往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什麼大病……,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睡覺突然抽搐是什麼病的前兆?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在自己迷迷糊糊快睡着時,全身會突然抽搐一下,或者突然有失重感,仿佛摔下萬丈高樓,然後就被吓醒了!這時候往往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什麼大病……
今天就來講講這種情況到底正不正常!
突然抽搐是某種疾病的征兆嗎?
睡着時的突然抽搐,本名叫肌抽躍,它分為以下兩種:
1.臨睡型肌抽躍症
也可稱為入睡抽搐,表現為剛入睡不久後,身體出現的不規律抖動的情況。一般還伴随着踏空感和跌落感,通常可以将睡眠者驚醒。
2.肌肉顫搐
局部肌肉抽搐,這種情況在人的熟睡狀态出現的概率較高。多數嬰兒或大腦未發育完全的兒童多有發生。孩子在熟睡時會突然出現小腿抽動的情況,且不會随之醒來,這是典型的肌肉顫搐現象。
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人在睡眠過程中連接大腦和下肢的運動指令十分微弱,此時容易引起脊髓和下肢之間的條件反射指令引起的誤操作。
肌抽躍正常嗎?
如果偶爾出現“肌抽躍”,就像打嗝、放屁一樣,是種正常生理現象。但如果抽搐幅度過大,且頻繁出現,例如一晚上超過3次出現“肌抽躍”,就要考慮身體健康是否出問題。
1.精神壓力大
現代工作和生活壓力大,人的精神易處于緊繃狀态,神經和肌肉會長期處于緊繃的狀态。如果長期得不到休息,疲勞感會很明顯,人體會出現這種不良反應。
2.身體缺鈣
我們知道鈣是維持骨骼關節正常發育的關鍵營養物質,而中老年人容易鈣質流失,如果不注重補鈣,很容易出現關節酸痛和身體酸軟的問題。
體内缺鈣就會對睡眠造成影響,出現肌肉痙攣,睡覺時容易出現突然抖動的情況。
3.腎虛
腎功能一旦出現問題,睡前很容易引起肌抽躍症。
如果腎髒虧損的厲害,臨睡前肌抽躍症就會頻繁出現,雖然并不強烈,但次數比較多,這時可能在提醒你要注意保護腎髒了。
4.睡眠障礙症
患有睡眠障礙症的人,睡眠質量不太好,還容易出現身體抽動和身體酸軟的現象。
一般來說,不同人群出現肌抽躍的原因不同,老年人考慮缺鈣,中年人考慮工作壓力和腎虛,打鼾很嚴重的人則考慮肌抽躍是睡眠障礙并發症狀。
如何減少這種問題的發生?
1.保持正确的睡姿
如果我們是蜷着睡或者趴着睡的時候,身體的全部重量将會直接壓迫胸部,此時容易讓呼吸系統出現障礙,更容易出現入睡抽動的問題。
建議大家采取右側卧或平躺的姿勢入睡,就能得到緩解。
2.适度的伸展
臨睡前半小時不妨在床上做些比較舒緩的伸展動作,既能拉伸肌肉、又能緩解肌肉的緊張感,從而減少肌肉的抽搐問題。
3.規律的作息
一定要養成規律的作息,不要熬夜,成年人至少要保證7~8個小時的充足睡眠時間,隻有這樣才能充分休息。
通過上述方法,我們的身體得到充分休息,如此才能保證第二天的精神狀态良好,身體健康。
内容來源:荷葉健康号微信公衆号
整理編輯:中西醫結合護理雜志社
通訊員:董偉 孫磊 秦沙沙 王晶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