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拜年古詩詞短信

拜年古詩詞短信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09 13:36:41

拜年是我國尊老敬賢的一種傳統習俗,這種傳統在很多省份一直流傳着。拜年從家裡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長輩受拜以後,要将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

拜年古詩詞短信(用古詩詞來拜年)1

随着時代變遷,拜年的習俗也日趨簡單了。孩子們給祖父母、父母拜年時有部分地區有叩頭作揖的,鄰居朋友相見,也不說康健、長壽之類的問候語,而是改為“新年好!”“過年好!”等話語了。雖然祝福的内涵沒有變,但稍顯俗套。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古詩詞裡的祝福吧,文藝又有内涵。

辭暮爾爾,煙火年年。

朝朝暮暮,歲歲平安。

——先秦•宋玉《高唐賦》

願保茲善,千載為常。

歡笑盡娛,樂哉未央。

——魏晉•曹植《正會詩》

拜年古詩詞短信(用古詩詞來拜年)2

正月初二這一天,有回娘家的習俗,嫁出去的女兒們便紛紛帶着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回娘家”又稱“歸甯”。在大年初二,女兒回娘家時,必須辦一大袋餅幹、糖果,由母親分送鄰裡鄉親,一如過年的情景。

一年三百六十日,願長似今宵

——宋•楊無咎《人月圓》

願天上人間,占得歡愉,年年今夜。

——北宋•柳永《二郎神,炎光謝》

拜年古詩詞短信(用古詩詞來拜年)3

我國民間有民謠說:“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個飽”,就是說到了初三,總算告一段落,可以晚起些,補補前兩天的睡眠,以保健康。在初三,我國古代有燒門神紙的習俗。在夜幕降臨後,家家戶戶都焚香秉燭,以三牲、水果、酒飯拜謝門神。然後将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挂門神像、門箋紙等一并焚化。在我國南方,大年初三早上還要貼“赤口”,認為這一天裡容易發生口角,不宜拜年。

歲歲年年,共歡同樂,嘉慶于時新。

——北宋•晏殊《少年遊》

如花似葉,歲歲年年,共占春風。

——北宋•晏殊《訴衷情·海棠珠綴一重重》

拜年古詩詞短信(用古詩詞來拜年)4

正月初四,是恭迎竈神回民間的日子。而年前臘月二十四是送神的日子。傳說下界諸神都在送神時升天向玉帝拜年并報告人間行為的善惡,于正月初四再度下凡。神明上天述職,禀報人間善惡,到了大年初四會再返回人間,繼續接受祭拜與監察人間的善惡,因此,這天必須非常謹慎地迎接神明下凡,故稱為“接神日”。

勸君今夕不須眠。且滿滿,泛觥船。

大家沉醉對芳筵。願新年,勝舊年

——宋•楊無咎《雙燕兒·除夕》

日有熹,月有光,

富且昌,壽而康,

新年嘉平,長樂未央。

——詩經《庭燎·小雅》

願君千萬歲,無歲不逢春。

——唐•李遠《翦彩》

拜年古詩詞短信(用古詩詞來拜年)5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破五前有諸多的禁忌,過此日皆可破。按照舊的習慣這天要吃“水餃子”。除破五習俗以外,在正月初五這天,主要還有迎接财神、祭路頭神和開市貿易等。

從今把定春風笑,且作人間長壽仙。

——宋•李鼐《鹧鸪天》

年年約,常相見。但無事,身強健。

——金•蔡松年《滿江紅·細君生朝》

拜年古詩詞短信(用古詩詞來拜年)6

正月初六大掃除送“五窮”,“六”在中華文化中是個吉祥數字,有順的意思,而正月初六這天是一年的第一個“六”,因此,這一天是人們選擇出門的好日子。因此許多人選擇這天拜年,開始走親訪友。正月初六主要習俗是大掃除“送窮”出門,這是我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其意就是祭送窮鬼。

曆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元•葉颙《己酉新正》

歲歲春無事,相逢總玉顔。

——明•屈大均《贈尹子生日》

傳統習俗是古時候人們美好願景的一種表達形式,幸福和财富需要自己腳踏實地、努力拼搏去獲得。在此祝願大家:

好好生活,慢慢遇見,一日三餐煙火暖,四季皆安然!

凜冬散盡,星河長明,時光溫柔,願望成真!

#頭條創作挑戰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