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律釋義】
奧地利生物學家弗裡茨經過細心研究,發現了蜜蜂“舞蹈”的秘密。蜜蜂的舞蹈主要有“圓舞”和“鐮舞”兩種形式。工蜂回來後,常做一種有規律的飛舞。如果工蜂跳圓舞,就是告訴同伴蜜源與蜂房相距不遠,約在100米左右。工蜂如果跳鐮舞,則是通知同伴蜜源離蜂房較遠。路程越遠,工蜂跳的圈數越多,頻率也越快。如果跳“8”字形舞,并搖擺其腹部,舞蹈的中軸線跟巢頂的夾角,正好表示蜜源方向和太陽方向的夾角。蜜蜂跳舞時頭朝上或朝下,與告知蜜源位置之方向也有關聯。
這就是管理心理學中著名的蜂舞法則。蜂舞法則揭示的道理是:信息是主動性的源泉,加強溝通才能改善管理的效果。管理者要像蜜蜂采蜜一樣,吸取各種溝通方式的特點,将“蜂舞”揉到自己的管理藝術中。
溝通是管理藝術的精髓
面對現在日益複雜的社會關系,我們希望自己能夠獲取和諧、融洽、真誠的家庭關系、朋友關系、同事關系和上下級關系,在激烈的市場競争中,我們希望自己能夠鍛造出一支上下齊心、精誠團結的企業團隊;我們希望自己的企業能夠生活在一種良好的外部環境中,能在與顧客、股東、上下遊企業、社區、政府以及新聞媒體的交往中,塑造出良好的企業形象等。
上述問題的答案可能是由一系列相關的要素所構成的,但是,其中溝通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溝通不是萬能的,但沒有溝通卻是萬萬不能的。
管理離不開溝通,溝通滲透于管理的各個方面。正如人體的血液循環一樣,如果沒有溝通的活動,企業就會趨于死亡。
松下幸之助非常善于與員工溝通,尤其善于傾聽員工的話——好的建議和普通的發牢騷。松下幸之助經常問他的下屬管理人員,“說說看,你對這件事是怎麼考慮的。”“要是你幹的話,你會怎麼辦?”一些年輕的管理人員,開始還不太願意說,但當他們發現董事長非常尊重自己,認真地傾聽自己的講話,而且常常拿筆記下自己的建議時,他們就開始認真發表自己的見解了。由于聽的人既顯示了對說話人的尊重,又不走形式、毫不馬虎地專注地聽,回答的人就會十分認真地暢所欲言。這是一場比認真的競賽,對于下級管理人迅速掌握經營的秘訣,是大有裨益的。
在松下幸之助的頭腦裡,從沒有“人微言輕”的觀念,他可以認真地傾聽哪怕是最底層人的正确意見,但他非常痛恨别人對他阿谀奉承。如果有這種情況發生,哪怕對方的地位和他差不多,他也會毫不猶豫地批駁說:“你真是這樣想的嗎?你也是領導,說這樣的話合适嗎?”等諸如此類的話。盡管别人當時可能會覺得難受,但以後反而更尊重松下幸之助的為人,并且對松下幸之助有什麼說什麼,不再說些應景的廢話。這無論是對松下幸之助本人還是對别人,以及對于公司的發展都是有好處的。松下電器公司因董事長的善于溝通交流,獲益匪淺。
美國著名未來學家約翰·奈斯比特曾說:“未來的競争将是管理的競争,競争的焦點在于每個社會組織内部成員之間及其與外部組織的有效溝通上。”溝通是管理行為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可以說是任何管理藝術的精髓。不管到了什麼時候,企業管理都離不開溝通。優秀企業從上到下都必須重視及時有效的溝通管理,隻有擁有良好的交流溝通管理機制,才能創造和提升良好的企業文化,這也是實施企業有效管理的主要方式和重要工具。
不會溝通,就做不好管理
英國管理學家威爾德說:“管理者應該具有多種能力,但最基本的能力是有效溝通。”管理者在實踐中常常發現,自己在工作中出現的矛盾、問題,往往是由于溝通能力差、與下屬缺少交流造成的。當代社會,溝通已經成為各級管理者的必備能力,以至哈佛大學的權威教授一緻認為:管理者的真正工作就是溝通。所以,對決策層和管理層來說,溝通不僅是必要的,更是必需的。能否有效溝通,決定着企業的成敗,也決定着管理者的成敗。一個管理者如果具有高超的溝通能力,就很容易給企業帶來成功。
俄亥俄州的奈爾斯坐落着美國鋼鐵和國民蒸餾器公司的子公司RMI,生産多種钛制品。多年來,公司的工作效率低,生産率和利潤率也上不去。自從大吉姆·丹尼爾到這裡擔任總經理後,情況就發生了變化。大吉姆沒有什麼特殊的管理辦法,他隻是在工廠裡到處貼上如下标語:
“如果你看到一個人沒有笑容,請把你的笑容分給他。”“任何事情隻有做起來興緻勃勃,才能取得成功。”這些标語下面都簽有名字:“大吉姆”。
公司還有一個特殊的廠徽:一張笑臉。在辦公用品上,在工廠的大門上,在廠内的闆牌上,甚至在員工的安全帽上都繪有這張笑臉。
這就是美國人所稱的“俄亥俄的笑容”。《華爾街日報》稱之為“純威士忌酒——柔情的口号、感情的交流和充滿微笑的混合物”。
大吉姆自己也總是滿面春風。他向人們征詢意見,喊着員工的名字打招呼,全廠2000名員工的名字他都能叫得出來。他還讓工會主席列席會議,讓他知道工廠的計劃是什麼。結果,隻用了3年時間,工廠沒有增加1分錢的投資,生産率卻驚人地提高了近8%。
對企業内部而言,人們越來越強調建立學習型的企業,越來越強調團隊合作精神,因此有效的企業内部溝通交流成了成功的關鍵;對企業外部而言,為了實現企業之間的強強聯合與優勢互補,人們需要掌握談判與合作等溝通技巧;對企業自身而言,是為了更好地在現有政策條件的允許下,實現企業的發展。良好的溝通能力也是一個優秀管理者的必修課,特别是與員工的溝通。因為員工是每位管理者的試金石,更重要的是,他們企業的根基。成功的管理者都具有卓越的溝通能力。所謂成功的管理者,除了自身所具有的優秀素質外,他們的所作所為都來源于自身擁有一套願意與所有的員工不斷“溝通”的管理哲學,從而獲得更多的成功。
有效溝通,從“心”開始
對于管理者來說,要想獲得良好的溝通效果,抓住對方的心理是相當重要的。
抓住對方心理是和對方交往、說服對方的重要途徑。溝通之難不在于見多識廣或表達之難,而在于看透對方的内心,并在此基礎上巧妙地表現自己。人的心理十分微妙,即使同樣的一句話也會因對方的情緒變化而得到不同的理解。讀懂對方的内心才能控制其情緒的變化。
沉默的員工就是一扇關閉的門,如果管理者在交往中稍有不慎,那麼對方就永遠不會向你打開心扉。怎樣才能使沉默寡言的人向管理者敞開心懷呢?管理者應該先進入對方的内心世界引發其産生心理動搖。隻要管理者抓住了沉默員工的心理,員工就會很容易地向管理者敞開心扉。
管理者可以使員工感覺到自己十分同情他的處境。如果員工因為遭遇挫折而不言不語,管理者不妨表示同情,可以用一種很寬慰的語氣對員工說:“如果我處在同樣的環境,遇到同樣的事情,肯定也會失敗。”這樣員工就不再擔心管理者會嚴厲地批評他,進而也願意和管理者展開交談。
管理者不能老是等上級的指示,在妥善處理了自己份内的工作以後,要主動地為上級分擔工作。管理者不能看到上級仍在忙碌也無動于衷,這種事不關己、高高挂起的心理和行為是不利于管理者的管理的。
管理者即使遇到了與自己沒有任何關系的事,隻要具備一定契機和理由,也應該像對待自己的事一樣作出積極的姿态,這樣才能感化别人。感化别人的關鍵在于情感、需求、本能等行為動機,不要跟員工或者上級空談道理,那樣是沒有任何效果的。
沒有平等就沒有真正的溝通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對企業内部溝通進行研究,他們發現,來自領導層的信息隻有20%~25%被下級知道并正确理解,而從下到上反饋的信息則不超過10%,平行交流的效率則可達到90%以上。
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平行交流的效率之所以如此之高,是因為平行交流是一種以平等為基礎的交流。為試驗平等交流在企業内部實施的可行性,他們試着在整個企業内部建立一種平等溝通的機制。結果發現,與建立這種機制前相比,在企業内建立平等的溝通渠道,可以大大增加管理者與下屬之間的協調溝通能力,使他們在價值觀、道德觀、經營哲學等方面很快地達成一緻。可以使上下級之間、各個部門之間的信息形成較為對稱的流動,業務流、信息流、制度流也更為通暢,信息在執行過程中發生變形的情況也會大大減少。
這樣,他們得出了一個結論:平等交流是企業有效溝通的保證。
要提高溝通效率,管理者就必須充分認識溝通的平等性。平等的溝通,并不是平等地位的溝通,而是發自内心的情感交流。有修養的管理者會以平常心态對待他人,言語表現得體,真誠用心地對待每一個下屬。
管理者與下屬溝通,就是管理者與下屬之間在思想、觀點、意見、感情、願望、認識問題等方面交流的過程,通過相互作用,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良好的溝通能夠達成決策共識、建立相互信任、促進彼此感情、形成團隊合力、提高落實效率。沒有溝通或失敗的溝通,會産生誤解、相互猜忌、傷害感情,甚至形成對立或仇恨。
一個企業要實現高速運轉,要讓企業充滿生機和活力,有賴于下情能為上知,上意迅速下達,有賴于部門之間互通信息,同甘共苦,協同作戰。要做到這一點,有效的溝通渠道是必需的。
有效溝通,使組織成員感到自己是組織的一員;激勵成員的動機,使成員為組織目标奮鬥;提供反饋意見;保持和諧的勞資關系;提高士氣,建立團隊協作精神;鼓勵成員積極參與決策;通過了解整個組織目标,改善自己的工作績效;提高産品質量和組織戰鬥力;保證管理者傾聽下屬意見,并及時給予答複。
其實企業管理中的工作最多無外乎員工彼此間的交流,大約占全部工作時間的60%以上。可見,一個企業中如果缺乏有效的交流,将會造成很大的障礙。作為領導應該掌握有效的員工交流溝通方式,做到相互尊重、平等溝通,解除與員工之間的溝通障礙及員工的沖突糾紛。
吩咐工作要少命令、多商量
說到命令,人們可能會想到“軍令如山”這個詞,管理者下了命令,下屬不得不服從。于是有些管理者認為以命令方式去指揮下屬辦事最快,效率最高,但在實際生活中卻不盡然。
日本松下電器公司前總裁松下幸之助說:“不論是企業或團體的管理者,要使下屬高高興興,自動自發地做事,我認為最重要的,要在用人和被用人之間,建立雙向的,也就是精神與精神、心與心的契合、溝通。”他看到了管理者與下屬的溝通的重要性,因而在實際中身體力行,終于取得了成功。要達成管理者與下屬心與心的契合、溝通,關鍵的就是與下屬一起交流商量。
一些管理者頤指氣使,有事就大嗓門地命令下屬去幹。他們認為隻有雷厲風行才能産生最佳效果,命令别人去幹事的時候也不聽取他人的意見,反正一句話:“做了再說!”一般來說這樣的管理者比較有能力,在下達命令之前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的。但久而久之,下屬對管理者産生了信任,就會什麼都不問,照管理者說的去做,這樣反倒失去了積極性和創造性而成為一台隻會辦事的機器。而有些下屬呢,面對管理者鋪天蓋地的命令,連問一句為什麼的機會都沒有,自己想不通當然就不願去做了,而不願做的事要被迫去做是很難做好的。
管理者要吩咐下屬去辦一件事,命令的方式是不可少的,特别是在情況緊急的情況下,一分一秒都是寶貴的,沒有時間詳細解釋。但更多的時候,最好還是以商量的方式。
如果采用商量的方式,下屬就會把心中的想法講出來,而管理者認為有道理的話,就不妨說:“我明白了,你說的話很有道理,關于這一點,看看這樣行不行?”諸如此類,一方面吸收對方的想法和建議,另一方面推進工作。這會讓下屬覺得既然自己的意見被采用,自然就應把這件事當做自己的事去認真做的;同時由于熱心,自然也會産生良好的效果。
另外,管理者在要下屬去幹一件事時,也可以給下屬指一個美好的前景,他們便會欣然去做。所以在實際工作的安排中,管理者應做到:
(1)忌憑自己的權力壓制他人。
(2)要仔細聆聽下屬的意見。
(3)若同意對方的意見,就可以說:“我也是這樣想的。”這樣會使下屬為自己的意見而感到驕傲。
(4)如果不同意,必須向下屬說明理由,如果隻是把上級命令發布下去,下屬還是會我行我素。
“蜂舞”法則活學活用:全面提高溝通力
管理者需要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所謂提高溝通能力,無非是兩方面:一是提高理解别人的能力;二是增加别人理解自己的可能性。
提高溝通能力必須有一定的程序,這些程序的順序如下:
一是開列溝通情境和溝通對象清單。
管理者隻需要閉上眼睛想一想,你都在哪些情境中與人溝通,如工作單位、聚會以及日常的各種與人打交道的情境等。再想一想,你都需要與哪些人溝通,如老員工、新員工、同事、上級等。開列清單的目的是使自己清楚自己的溝通範圍和對象,以便全面地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
二是評價自己的溝通狀況。
在這一步裡,管理者可以問自己如下問題:對哪些情境的溝通感到愉快?對哪些情境的溝通感到有心理壓力?最願意與誰保持溝通?最不喜歡與誰溝通?是否經常與多數人保持愉快的溝通?是否常感到自己的意思沒有說清楚?客觀、認真地回答上述問題,有助于了解自己在哪些情境中、與哪些人的溝通狀況較為理想,在哪些情境中、與哪些人的溝通需要着力改善。
三是評價自己的溝通方式。
在這一步中,管理者主要問自己如下三個問題:在通常情況下,自己是主動與别人溝通還是被動溝通?在與别人溝通時,自己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在表達自己的意圖時,信息是否充分?主動溝通者與被動溝通者的溝通狀況往往有明顯差異。研究表明,主動溝通者更容易與别人建立并維持廣泛的人際關系,更可能在人際交往中獲得成功。溝通時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有助于了解對方的心理狀态,并能夠較好地根據反饋來調節自己的溝通過程。在表達自己的意圖時,一定要注意使自己被人充分理解。
四是制定和堅決執行自己的溝通計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