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中醫養生知識 中藥二冬幫助你養生

中醫養生知識 中藥二冬幫助你養生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7-10 06:36:45

  中醫養生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曆史,而中藥就是中醫養生的途徑。人體通過吸收中藥裡面的藥物來治療疾病的,冬季是疾病高發的季節,我們如何通過中藥來養生呢?今天小編就為你介紹中藥“二冬”的養生方法。

  中藥方常見的“二冬”兩字,是天門冬、麥門冬的并稱。這兩種藥材藥效相似,常放在一起使用。

  天門冬是百合科草本植物天門冬的塊根,古代醫家認為它有強身健體,益壽延年的作用。據晉代葛洪的《抱樸子》記載,若将天門冬做成糕餅,服用百日後可使人倍加強壯;服用200天,可強壯筋髓,使人青春常駐。

  天門冬味甘苦,性寒,有清肺潤燥的作用。若将它與其他補益藥共用,滋補效果更佳。“欲不畏寒,取天門冬、茯苓為末服之。每日頓服,大寒時汗出,單衣。”可見将天門冬與茯苓等研成粉末後服用有暖身驅寒的效果。

  《本草綱目》中還記載了如何用天門冬來美白護膚:“用天門冬十斤,杏仁一斤,搗末,蜜漬。每服方寸匕。”将其曬幹加蜂蜜後做成藥丸,每天用來洗臉,也有嫩膚美白的效果。

  麥門冬又名麥冬,和天門冬是“同門兄弟”,也是一種百合科草本植物的塊根。麥門冬有麥須(即麥門)一般的葉子,冬天不會凋零,由此得名。

  麥門冬味甘、微苦,性寒,有滋陰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的功效。夏天時人們常拿它與甘草同用,防止燥熱之氣傷及肺部。若将它與玄參、丹參、生地黃同用,還有清心火的作用。

  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麥門冬的确對心髒有益處。它能提高心肌收縮力和耐缺氧能力,常與人參、五味子合用為生脈飲,對氣陰兩虛的心腦疾病有不錯的療效。

  由此可見,天門冬與麥門冬不但名稱相近,功效也有諸多類似之處。因而臨床上才常把兩者合同,達到滋陰潤肺的效果。

  中醫養生知識健康“按時”最重要

  按時吃飯

  每天按時吃飯不僅是養生所必要做的,也是關愛自身健康的做法,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經常不按時吃飯,後果就是腸胃的疾病纏身,其實這樣還會消弱人體的抗病能力,當你攝取食物進入到人體後,它們也僅僅在體内停留幾個小時,如果當你感到餓的時候不進食,這樣會讓胃黏膜對胃液進行“自我消化”,容易引起胃炎和消化性潰瘍。

  按時休息→→→

  現在的上班族們由于種種原因要面臨着加班,所以很多時候休息的時間就很不夠,而有的上班族們就喜歡夜生活,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舒解工作上的壓力,其實這些都是不對的,因為困倦是大腦相當疲勞的表現,如果你收到這個信号還不休息,那麼對大腦就會造成影響,更對健康帶來傷害。

  按時如廁

  每天養成固定的時間排便,尤其是早晨是最好的,這樣可以有效預防便秘、痔瘡等疾病的發生,還可以減少腸部癌症的患病率,如果你沒有固定的如廁時間,或者是想上的時候又憋着,這樣對于你健康而言是非常不利的,這樣體内積累太多的垃圾,會讓膀胱受到損害的,而且這些堆積物所造成的有毒物質要是在被人體重新吸收,還會導緻中毒哦!

  按時喝水

  很多人喜歡等到幹渴不行的時候在喝水,其實這樣是很不好的一種習慣,如果你感到了口渴,那麼就表示你體内已經缺水很嚴重了,這個時候在喝就已經晚了,所以在生活中,我們要養成經常喝水的習慣,這樣可以有效預防很多疾病的發生,對你的健康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中醫養生護膝很重要

  女性膝關節更易“老”

  骨關節炎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退變性疾病之一。人體關節處的軟組織發生損傷後,其附近的骨質又反應性增生,形成骨刺,最終引起關節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礙,從而患上骨關節炎。據統計,約41%為膝關節骨關節炎,這是因為膝關節負重大、活動多。

  臨床調查顯示,女性發病多開始于40歲,男性50歲,其中55至60歲年齡組是“爆發”的頂峰,而70歲以上的老人中,骨性關節炎的發病率幾乎達到80%至90%。通常相同年齡的女性膝關節比男性的更“顯老”,表現為半月闆退變速度更快,尤其是在50歲後。半月闆的退變引發膝關節的退變,并可引起骨性關節炎,而後者又是骨質疏松的前奏。女性在生育期内分泌紊亂,進入更年期又有内分泌波動,兩次波動對骨質打擊很大,加快了骨關節退化的速度。

  合理運動保護膝蓋

  膝關節疼痛在運動員中很常見,特别是體操、羽毛球、網球、足球等需要經常用力屈伸膝關節的運動。比如,打羽毛球要跨步後驟停,對膝關節産生很大壓力。女性過了45歲,男性過了50歲以後,進行這些運動時就不應太激烈。

  随着年齡增長,韌帶、關節囊都變得松弛,膝關節很容易因活動幅度過大而受損,建議運動時戴上護膝來限制膝關節活動的範圍,并起到穩定和支撐關節的作用。此外,膝關節痛的特點是在上下樓梯和下蹲時痛,走平路時不痛,因為膝關節在伸直時對髌骨不會産生多大的壓力,而在屈膝時髌骨滑動才有壓力。所以爬山、上下樓梯等活動也不适合上了年紀的人。→→→

  步行和慢跑步行和慢跑可增強下肢肌力和韌帶的韌性,以及膝關節的靈活性與穩定性。步行時可從每分鐘30至40步,逐步提高到60至70步,一次行程2000至3000米,每天1至2次。若慢跑,速度不宜快,每次跑5至10分鐘,每天1至2次。

  遊泳對于普通人和骨關節炎患者都是最佳的運動方式。遊泳時身體漂浮在水中,關節不用承受體重,所受負荷最小,能保證關節的活動并鍛煉肌肉力量,從而更好地起到保護作用。泳姿上最好選擇自由泳,因為雙腿打水不用屈膝。

  按時喝水很多人喜歡等到幹渴不行的時候在喝水,其實這樣是很不好的一種習慣,如果你感到了口渴,那麼就表示你體内已經缺水很嚴重了,這個時候在喝就已經晚了,所以在生活中,我們要養成經常喝水的習慣,這樣可以有效預防很多疾病的發生,對你的健康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保健養生必知的小常識

  不宜勤洗澡

  陽氣内斂之時,若加湯火所逼,肯定會出大汗。中醫認為汗為心之液,屬于人體内的陰液,不能随意損傷。過多或過度的出汗,容易損傷陰液,不符合冬季藏的養生要點而且陽氣會随陰液發洩耗散,從而導緻人體免疫功能下降,骨肉疏薄,易于傷動,多感外疾。

  保暖

  在冬季養生小常識中,保暖是保證健康的關鍵。首先,要講究穿衣,适時增加衣服,注意全身保暖其次,要注意雙腳的保暖,因為寒從腳底生,外界的寒冷大多從穴位豐富的雙腳侵入人體,保暖好雙腳十分重要。

  多曬太陽

  冬日裡陽氣内斂,外在的陽氣不旺。多曬太陽是調攝七情、克服不良情緒的自然療法。太陽可以驅散陰霾,沐浴在溫暖的陽光裡,心情自然會明亮起來,不良情緒随之消除。在冬天裡尋求一種安靜的精神狀态,可以保精怡神。現代醫學研究結果證明,多曬太陽可以促使鈣質吸收,從而強壯骨質,也是藏精的不二法門。

  早眠晚起

  根據冬日要藏的養生要點,起居方面最宜居處密室,溫暖衾服,調其飲食,适其寒溫。早眠晚起,以避霜威。早眠晚起,一可以避免多跟外界接觸,從而避免外寒的侵襲二可以保精,這種作息方式,減少了大量的活動,也就減少了大量的消耗,加上飲食調攝,居住、服飾也都保養得法,正好适應冬季要藏的要求。

  總結:通過以上小編的叙述相信大家對于中藥“二冬”養生有所了解了吧,那麼在之後的日常生活中不妨多加試試中藥“二冬”養生的方法,希望你們能夠健康溫暖的度過這個冬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