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黃浦知青50周年紀念大會

黃浦知青50周年紀念大會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5:06:23
知青十年

▓ 孫筱萍

一九六八年十月二十四日,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這一天,我們今天在座的每一個人都經曆了一次命運轉折,人生的畫卷鋪開了新的一頁,甚至重塑了自己的人生。

記得五十三年前,一艘小火輪從南京江邊中山碼頭鳴笛啟航,一船莘莘學子、稚氣未脫的熱血青年,告别六朝古都和金陵的山水城林,越長江、入運河,一個晝夜的颠簸航程,被載往蘇北裡下河的一個運河小碼頭。

鄉親們十裡來相迎,幫我們挑行李、扛背包,我們就象棋子一樣被安置在一間間的茅草屋内,這就是我們的港灣了,在這村莊驿站,我們停靠了近十年的光景。

黃浦知青50周年紀念大會(寶應縣黃浦公社新建大隊知青53周年聚會感言)1

車水

我們在此和當地的鄉親一道過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生活,這是我們獨立生活的開始,也是我們接觸社會的實踐。這些日子裡,我們有太多的收獲:身體變得壯實,認識了百種以上的農具,農耕的節令逐漸知曉,各種農活也在老農的指導下慢慢地學會了。懂得桑木扁擔結實又養肩。我們沒有酒,亦常話桑麻,看着田裡即将開鐮的稻麥,估計個産量,也能達到八九不離十的水準。什麼“豆三麥六,菜籽一宿”,什麼“鍋不熱,餅不靠”,這些生産生活俗語,指導着我們在人生征途上不斷前行,甚至滲透我們的“三觀”。宋代詩人範成大四時田園雜興中有兩句詩:“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詩中的描繪與我們當時的生活狀況何其相似乃耳!一個班組的成員就好比一家人。

當時生活是很艱苦的,我們住的是土牆茅屋,比當地農戶面牆上多幾塊磚,房屋的北面多一扇木窗,當地是沒有的,但這并不影響它的古樸風韻。茅屋的西山頭地上埋了一口小缸,三根樹枝撐起一個架子,再用稻草簾子圍起來,就成為我們的“衛生間”。說是魚米之鄉,那的确是傳說。我們到達生産隊的當晚,在飼養處喝晚飯粥,昏暗的燈光下,一碟鹹大頭菜,一碟小鹹菜(油菜梗醃制的),還有一盤看不清是什麼,我悄悄地夾了一筷送入口中,原來是泡在醬油中的大顆鹽粒。

黃浦知青50周年紀念大會(寶應縣黃浦公社新建大隊知青53周年聚會感言)2

曬谷場頭

魚吧,那真是水至清無魚,第二天我們自己開竈做飯,同班組的張雲龍同學興頭頭地提了魚叉到屋後小塘去叉魚,讓我們燒熱了鍋等着。後來,他空着雙手怏怏歸來。雲龍兄比我長,身大力不虧,幹農活對我助力不小,回南京後不幸英年早逝,他是回民,我們在南京仙鶴橋按回族儀式送他西行,我為他寫了首小詩:“仙鶴橋頭仙鶴去,雲龍在天我在地,昔年共抓一把勺,瓜菜無油作糧濟”,既有懷念之情,也道出了缺糧少油的困境。

“雞蛋換鹽,兩不見錢”,這是對當時自然經濟狀況的概括,流通的貨币極其缺乏。吃了上頓沒下頓是常事,農戶之間借貸,常常就是一升米一盅油而已。窮和餓是當時當地的主旋律。因為饑餓,我們吃過貓狗,還有水蛇青蛙,嘗試過手搓的灌漿麥仁和帶腥的青豆乃至路邊的荊條。因為饑餓,天黃日短的農閑時,我們曾經一人一頓吃下一斤豬肉外加一斤大米飯,撐得一時不能動彈。當然,我們也不會忘記學習大寨戰天鬥地的革命精神和火熱場面。

黃浦知青50周年紀念大會(寶應縣黃浦公社新建大隊知青53周年聚會感言)3

打豬草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我們重複輪回,耕田耙地、裁秧割麥,水利工地、河西草灘,都是我們揮灑汗水的項目和處所。春風秋雨中,田間地頭的我們,也常會冒出一蓑煙雨任生平的詩情畫意來。寶劍鋒從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漸漸地,我們融入了這塊熱土,我們腳上穿草鞋,腰間系根繩,聽懂會說當地方言,我們已轉變為地道的農民,一樣地用當地腔調打勞動号子,一樣地自報公議評工分,一樣地養豬種菜,守着豬欄看半晌,指望豬兒快快長大,一樣地關注千古大運河的潮漲潮落,因為,它關乎村落的安全和糧食的收成。後來,有人當了民辦教師,有人成為赤腳醫生,有人加入宣傳隊,有人進入社辦廠,有人當上村幹部,有人入伍把兵當,有人升學去讀書,有人在了黨,還有人随着下放農村的父母又去了他鄉……在自己的崗位上閃光發熱。

我們在艱苦的勞動中也有志得意滿之時。我們從南京帶去菜籽,種出的矮腳黃村民也喜歡,便要我們留種。我們有時過年不回南京,過革命化春節,挑一副空糞兜,走十餘裡路到縣城,去城裡最大的飯店正豐園下一碗大肉面,再去澡堂泡個澡,順便去看一場電影,然後裝滿一擔肥料“嘿喲嘿喲”地挑回隊裡。一年夏收,隊裡百餘畝的麥把,被我們幾個知青包幹,全部一擔一擔挑上大場,農民們看得很是驚喜。有一年春節,我們回南京,把省城江蘇飯店的糞肥用一條木船運回了村上。

我們還學會了用濕柴燒大竈,用明礬澱清挑回的塘水,會把燒煤油的罩子燈蕊撚到明暗适度,不多耗油,我們在土坯搭成的台子上讀語錄、寫家書和看能找到的讀物,還有知青姑娘們在土台上對鏡貼花黃……

黃浦知青50周年紀念大會(寶應縣黃浦公社新建大隊知青53周年聚會感言)4

黃浦知青50周年紀念大會(寶應縣黃浦公社新建大隊知青53周年聚會感言)5

心安此處是吾鄉。回城無望,耐不住長期寂寞和青春萌放,大男大女們開始尋思有個家了。于是,投桃報李、鵲橋相會、十八相送,演繹了一出出鄉村愛情喜劇,最後來就是夫妻雙雙把家還了。

作為知青,對于插隊的年代,有人稱之為無悔的十年,但有人不這樣認為,我倒是認同的。因為,我們吃過苦中苦,我們接觸了中國社會的最基層,知道基層人民的願望和需求,明白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的道理,也悟到了田的拐角處鍬挖不到,種撒不到就不會長出莊稼來的真谛。

黃浦知青50周年紀念大會(寶應縣黃浦公社新建大隊知青53周年聚會感言)6

凡此種種,五味雜陳,對最終有幸回到故鄉城裡生活的我們,産生了深刻的、積極向上的正面影響,成為我們一生中極其寶貴的精神财富,溶化于我們的血脈、浸潤着我們的靈魂,不斷為我們的前行助力加油,一路走到今天。

江蘇省寶應縣南京資深知青孫筱萍寫于原黃浦公社新建大隊知青紀念聚會

圖片為部分原大隊知青在悠仙美地合影,攝影為汪士和、汪瑞芳、王堅等。部分老照片為韓寬戟、謝紅兵提供,一并緻謝。

黃浦知青50周年紀念大會(寶應縣黃浦公社新建大隊知青53周年聚會感言)7

黃浦知青50周年紀念大會(寶應縣黃浦公社新建大隊知青53周年聚會感言)8

黃浦知青50周年紀念大會(寶應縣黃浦公社新建大隊知青53周年聚會感言)9

黃浦知青50周年紀念大會(寶應縣黃浦公社新建大隊知青53周年聚會感言)10

黃浦知青50周年紀念大會(寶應縣黃浦公社新建大隊知青53周年聚會感言)11

黃浦知青50周年紀念大會(寶應縣黃浦公社新建大隊知青53周年聚會感言)12

黃浦知青50周年紀念大會(寶應縣黃浦公社新建大隊知青53周年聚會感言)13

黃浦知青50周年紀念大會(寶應縣黃浦公社新建大隊知青53周年聚會感言)14

黃浦知青50周年紀念大會(寶應縣黃浦公社新建大隊知青53周年聚會感言)15

黃浦知青50周年紀念大會(寶應縣黃浦公社新建大隊知青53周年聚會感言)16

黃浦知青50周年紀念大會(寶應縣黃浦公社新建大隊知青53周年聚會感言)17

黃浦知青50周年紀念大會(寶應縣黃浦公社新建大隊知青53周年聚會感言)18

黃浦知青50周年紀念大會(寶應縣黃浦公社新建大隊知青53周年聚會感言)19

黃浦知青50周年紀念大會(寶應縣黃浦公社新建大隊知青53周年聚會感言)20

黃浦知青50周年紀念大會(寶應縣黃浦公社新建大隊知青53周年聚會感言)21

黃浦知青50周年紀念大會(寶應縣黃浦公社新建大隊知青53周年聚會感言)22

黃浦知青50周年紀念大會(寶應縣黃浦公社新建大隊知青53周年聚會感言)23

黃浦知青50周年紀念大會(寶應縣黃浦公社新建大隊知青53周年聚會感言)24

黃浦知青50周年紀念大會(寶應縣黃浦公社新建大隊知青53周年聚會感言)25

黃浦知青50周年紀念大會(寶應縣黃浦公社新建大隊知青53周年聚會感言)26

黃浦知青50周年紀念大會(寶應縣黃浦公社新建大隊知青53周年聚會感言)27

黃浦知青50周年紀念大會(寶應縣黃浦公社新建大隊知青53周年聚會感言)28

黃浦知青50周年紀念大會(寶應縣黃浦公社新建大隊知青53周年聚會感言)29

黃浦知青50周年紀念大會(寶應縣黃浦公社新建大隊知青53周年聚會感言)30

黃浦知青50周年紀念大會(寶應縣黃浦公社新建大隊知青53周年聚會感言)31

黃浦知青50周年紀念大會(寶應縣黃浦公社新建大隊知青53周年聚會感言)32

黃浦知青50周年紀念大會(寶應縣黃浦公社新建大隊知青53周年聚會感言)33

黃浦知青50周年紀念大會(寶應縣黃浦公社新建大隊知青53周年聚會感言)34

黃浦知青50周年紀念大會(寶應縣黃浦公社新建大隊知青53周年聚會感言)35

黃浦知青50周年紀念大會(寶應縣黃浦公社新建大隊知青53周年聚會感言)36

黃浦知青50周年紀念大會(寶應縣黃浦公社新建大隊知青53周年聚會感言)37

黃浦知青50周年紀念大會(寶應縣黃浦公社新建大隊知青53周年聚會感言)38

黃浦知青50周年紀念大會(寶應縣黃浦公社新建大隊知青53周年聚會感言)39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