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專業的兒科醫師,一直都有很多剛剛升級成為父母的朋友們會咨詢我一個同樣的問題,就是:寶寶大便黃稀是怎麼回事?既然有這麼多的朋友不懂,而且想要了解這方面的回答。因此,我就寫下了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看到,并且學習到一些知識,汲取一些營養,讓他們照顧起來寶寶更加得得心應手。
寶寶糞便的次數、性狀、顔色、氣味與年齡、食物的種類及其消化、吸收功能有着密切的關系。它是反映寶寶胃腸功能的一面鏡子,家長可以通過觀察糞便來調整寶寶的飲食。 飲食不同 糞便有異 母乳喂養的寶寶在未加輔食前糞便呈黃色或金黃色,糊狀便,有時稍稀或帶綠色,略帶有酸味,每天排便3-4次。寶寶腸道内有許多正常寄生菌,如乳酸杆菌、雙歧杆菌等,它們在腸道中幫助分解食物,促進吸收,還能在腸道内營造一個酸性的環境。腸道緻病菌最怕酸性,很難在腸道内生存緻病。添加輔食以後,大便次數減少,每日1-2次。 人工喂養的寶寶糞便呈淡黃色或灰色,質地較硬,因奶粉中蛋白質較多,有明顯的蛋白質分解的臭味,每日1-2次,有時有奶塊。若同時加澱粉類食物,大便次數不多,但量較多,呈深褐色,臭味加大。 糞便改變 調整飲食
大便次數較平時增多,質地較稀,夾有黃色油狀小顆粒,帶有酸味,這是脂肪消化不良所緻。 調整飲食:母乳喂養的可隻給寶寶吃前半段奶,脂肪含量較高的後半段奶則擠出棄去。此外,母親要多飲水及少吃含脂肪高的食物或油炸食品。
大便呈水樣,帶有泡沫,味酸刺鼻如馊食般,這可能是對糖類不消化所緻。 調整飲食:在奶中少加糖,或暫停乳類食品,代米湯、淡豆漿,并用葡萄糖調味。
寶寶大便黃稀是怎麼回事?如果你能夠排除是着涼的問題,那麼十有八九就是飲食方面出現了問題。父母應當喂給孩子一些易于消化的食物,因為寶寶的腸胃沒有我們正常人的消化功能這麼地好,所以難以消化的食物就盡量不要喂給孩子,而且孩子的飲食應當定時定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