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緻敬正在消失的文化印記

緻敬正在消失的文化印記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02 20:18:56

緻敬正在消失的文化印記(為延續傳統文化孜孜矻矻)1

“蛾術箧存”王大隆先生誕辰一百二十周年紀念展開幕式昨日在複旦大學文科圖書館四樓展廳舉行。複旦大學圖書館、複旦大學中華古籍保護研究院、複旦大學中文系、複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聯合邀請上海圖書館、上海世紀出版集團、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及部分藏書愛好者,合作舉辦本次展覽。

王大隆,名大隆,字欣夫,号補安,後以字行。人稱王欣夫,他是中國古典文獻學專家,所著《文獻學講義》,從曆史發展角度出發,全面叙述了中國目錄、版本、校雠三方面的源流演變及主要代表人物與重要著作。整理和編著有《許庼學林》《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藏書紀事詩補正》等。同時代藏書家徐乃昌、傅增湘、劉承幹、周叔弢等人多有交往。早年訪劉承幹藏書處嘉業堂,從其借鈔、借校大量書籍,對其藏書推崇備至。上世紀五十年代,複旦大學圖書館三度購入嘉業堂所藏明清刻本及稿鈔校本,王大隆出力甚多。

此次展品包括複旦大學圖書館館藏王欣夫題跋真迹《韓詩遺說補一卷又補一卷》、上海圖書館藏《虞山先哲小紀》稿本、上海圖書公司藏南明永曆刻本《淩忠清公文集》、華東師大圖書館藏《楊徵君文集》(王欣夫跋)等。私人藏書家高恩德所藏欣夫先生自用印十方、孫建泉所藏欣夫先生自用章九方、複旦大學中文系盧康華老師藏欣夫先生篆書扇面等,以紀念展緻敬中國藏書文化,并緬懷為延續傳統文化孜孜矻矻、死而後已、令聞令望、沒世猶存之欣夫先生。

開幕式上,上海圖書館沈從文博士代表陳超館長緻詞,指出本次紀念展具有很好的教育意義,應該學習王欣夫保存文獻、嚴謹治學的精神,繼承他延續傳統文化血脈的良苦用心,兼容并蓄、返本開新。

緻敬正在消失的文化印記(為延續傳統文化孜孜矻矻)2

上海世紀出版集團阚甯輝總裁談到出版集團在王欣夫學術研究與整理出版方面所做的工作,認為本次紀念展是學界與業界交流的極佳機會,今後也會與學界保持密切的合作,将先生的事業發揚光大。撫今追昔,阚甯輝又回顧恩師周子美先生當年在聖約翰大學中文系與王欣夫切磋學問的經曆,“吾輩應将前輩學人的學術事業持續做下去,為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承盡微薄之力”。

緻敬正在消失的文化印記(為延續傳統文化孜孜矻矻)3

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館長胡曉明賦詩《題王欣夫先生誕辰百二周年藏書展》詩雲:“昆玉焚剽後,幽蘭鋤刈餘。牛棚傷往事,蛾箧睹殘書。琅寶含光久,精勘落筆初。缥缃魂聚語,遲來欲慰渠。”緻敬王欣夫。複旦中文系系主任朱剛分享了複旦大學古典文獻學科的特色——裘錫圭領銜的出土文獻、章培恒開創的明清文獻、陳尚君從事的漢唐文獻,以及中文系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希望以階梯式教學的方式,由淺入深,将有關領域的研究進一步做大做強,為王欣夫學術的傳承與傳播培養後繼英才。

緻敬正在消失的文化印記(為延續傳統文化孜孜矻矻)4

複旦大學資深教授、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陳君尚主任分享了複旦“中文系十老——陳望道、郭紹虞、朱東潤、陳子展、張世祿、吳文祺、趙景深、蔣天樞、王欣夫、劉大傑”(按年齡)來曆的掌故,尤其是由他提議王欣夫入選理由并由章培恒先生拍闆的經過。他并結合自身讀書治學的經曆,高度贊揚了王欣夫《文獻學講義》一書的學術價值,認為是一本難得的文獻學教材。談及王欣夫對清末以來江南散亡文獻的收集整理工作,指出正是有了像王欣夫這樣的人,我國無數的珍本善本才能在經曆歲月的考驗後,代代相傳。

緻敬正在消失的文化印記(為延續傳統文化孜孜矻矻)5

複旦大學圖書館館長陳思認為本次紀念展意義非凡,一方面,這些琳琅滿目的展品是欣夫先生過世後第一次較為完整的展出,是出版、收藏界的盛事。另一方面,王欣夫的藏書幾經磨難,在弟子複旦大學圖書館前館長徐鵬以及原國家圖書館副館長鮑振鹄、再傳弟子李慶等人的保存下,得以留存于世。如今,複旦大學對文獻的相關研究也在不斷深入,此次紀念展的背後凝聚了幾代學者的辛勤付出,是王欣夫後學之人對他本人及一代代藏書家的告慰。

王欣夫學術座談會也于當天在文科圖書館舉行,中華古籍保護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楊光輝宣讀了日本金澤大學教授李慶的書面發言稿。李慶認為,紀念展的舉辦體現了複旦大學和有關方面對王欣夫的肯定以及對曆史上處置王欣夫藏書的反思,也證明了王欣夫一生學術事業的價值。在收藏、鑒賞、展覽、複印出版先生著作之外,應更有作為,展現出更新、更高的目标和追求。

中國美術學院魯大東指出鄒夢禅、方式熊、況維琦、胡兆周等人所刻的王欣夫自用印,不僅展示出獨特的美學價值,也能從中看出王欣夫本人對印章的審美需求和當年的人文交往。上海世外教育集團張憲光介紹了王欣夫先生祖上在經學、詞章方面的成就,認為王欣夫是師門文獻的收藏者、保存者、整理者和傳播者,正是他愛惜古人、願為古書續命并将其視作畢生事業的精神,才有這次珍貴藏書傳世,才有後人通過這些書來了解他的偉大成就。

據悉,上海圖書公司收錄中國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在内的明永曆刻本和藍印本書籍也在本次紀念展上展出。

作者:汪荔誠

圖片來源:主辦方

編輯:陳熙涵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