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麼控制成本?
1,主要從材料成本,人工,費用三方面入手。
材料成本可以從采購價格和損耗方面控制。我自己平時會關注産品BOM材料成本,監控主材的采購價格波動,比如說,有一次我發現紙箱上一年度采購價是7元的,現在BOM采購價漲到14-20元。
一個産品要用到2個紙箱,外箱和彩盒,接近30-40元。
每個月出貨5-7萬個産品,總包裝成本增加70萬。
損耗方面,通過産品BOM材料成本與實際成本對比,正常的損耗3%,如果大于3%,我就會查找原因,把超額領料單整理出來,看看金額有多少,了解是什麼原因。
2、人工成本。
像我們每月出貨訂單量在5萬-7萬個之間,員工人數必須控制在400-500之間。
有一年訂單量特别多,達到高峰7萬,但員工也招得比較多,接近600人,忙活下來,看起來生意很火爆,計算下來,也掙不了什麼錢。
所以,員工人數與訂單量,生産量必須控制在合理的配置。
3,費用。
廠租,機器設備折舊費,裝修費,是很可怕的固定成本。
有些工廠前期經營不錯,就開始飄了,要租更大的廠房,更新全自動化的生産設備,辦公室重新裝修。
這跟惡夢一樣,固定成本推高了,就難降下來了。
需要更大的訂單量和生産量來消貨上漲的固定成本。
2.
訂單法成本計算裡可以結合約當産量法嗎?
我對教材裡的成本計算方法,沒有特别的研究,也不知道有多少種成本計算方法,畢業後工作了,自己設計成本計算方法,來核算出産品成本。
根據生産領退料單據,歸集到産品編号為對象,來核算出産品的領料成本。(後來才明白,原來這叫品種法。)
接觸過一家做旅行包的工廠,涉及到半成品,于是我先是設計出半成品的成本計算表格,先核算出半成品。(對照教材後,才知道這叫分步法。)
也做過木制小工廠,當時沒有産品BOM表,于是我要求車間,在領料單據上備注上訂單号,同時要求倉庫登記出庫明細賬時,根據領料單備注上訂單号,月末,我根據訂單号篩選出領料明細。(才知道這叫訂單法成本計算。)
所以,我們不要被概念化的成本計算方法約束住。不管你用什麼方法,最關鍵是,你把這家公司的産品成本計算出來就行。
約當産量法,隻是測算在制産量的一種技巧而已。
3.
有一個汽車專業的大專生,他聽說考到會計中級,可以發大财,于是想轉行會計。
會計中級并不能讓你發大财。
他又有點迷茫,不知道如何掙錢生存?
要有一技之長。
現在車越來越多,無論是什麼車,都會壞,那就需要維修,所以修車是一技之長。
有了一技之長,生存下去是沒有問題的。
2021年1月月底在當地人才網投放了自己的會計簡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