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在沒有長大之前,剛才母體中分離不久,對于寶寶來說,是很關鍵的一個時期,尤其是7個月寶寶發燒怎麼辦呢,小寶寶發燒怎麼辦呢,發燒怎麼退燒好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寶寶的身體還比較虛榮,從母體中帶出的免疫力也會随着時間的增長而消退,所以,寶寶就會比較容易遭受細菌的感染。
7個月寶寶發燒怎麼辦
發燒,如果體溫超過38.5度,則需要喝退燒藥(如美林),如果沒有超過,則可以使用以下物理性的退燒方法:
1.冷毛巾敷在前額
毛巾變熱後再用冷水浸後重新敷用。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較用冷毛巾敷前額要好。
2.全身溫水拭浴或泡澡
在寶寶發燒的時候,可以将寶寶的衣物解開,使用溫水幫助寶寶擦洗身體,這樣可以有效的幫助寶寶降低體溫。
3.溫酒精拭浴
酒精擦浴将70%酒精兌自來水1/1,或75%酒精兌水1/2,也可用白酒兌水1/4,放在一個小碗中。
擦浴時将門窗關好,用紗布或柔軟小毛巾蘸碗中的酒精,擦患兒手心、腳心、腋窩和上臂内側、前胸和大腿根部。
稀釋後的水溫約為37~40℃,再擦拭四肢及背部;若直接用酒精擦拭,會寶寶覺得很冷,很不舒服,甚至抽搐。
如果還沒有降溫的話,可以使用第二次甚至第三次,來幫助寶寶快速的降低體溫,但是發燒超過40度,就不能使用這個方法。
4.以涼毛巾擦拭
用稍涼的毛巾(約25度)在額頭、臉上擦拭。
5.多喝水
有助發汗,此外水有調節溫度的功能,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體内流失的水份。
6.适當增減衣物
如果寶寶手腳冰涼,則表示寶寶體溫有可能會快速上升,需要給将寶寶手腳捂熱;如果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則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
發燒是人體對疾病的一種防禦反應,是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最常見的症狀,也最令父母親揪心。
小兒正常腋下體溫為36℃—37℃,37.5℃—38℃為低燒,38℃—39℃為中等度發燒,39℃以上為高燒。
7個月寶寶發燒怎麼辦
嬰幼兒的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容易發高燒或者出現服藥退燒後體溫又迅速回升的現象。
為此,家長應該有基本的認識。家長除按醫囑治療并護理病兒外,還應學習和掌握一些必要的辨别疾病的知識。
1、注意孩子的精神狀态,如果孩子發熱雖高,但精神尚好,服藥退熱後仍能笑能玩,與平時差不多,說明孩子病情不重,可以放心在家中調養。
若孩子精神萎靡、倦怠、表情淡漠,則提示病重,應趕快去醫院。
2、觀察孩子面色,如果孩子面色如常或者潮紅,可以安心在家中護理;若面色暗淡、發黃、發青、發紫,眼神發呆,則說明病情嚴重,應送醫院。
3、觀察孩子有無劇烈、噴射性嘔吐,如有說明顱腦病變,應去醫院。
4、查看皮膚有無出疹,若有則提示傳染病或藥物過敏;查看皮膚是否發紫、變涼,若存在則提示循環衰竭。這兩種情況均需再去醫院。
5、觀察孩子有無腹痛和膿血便,不讓按揉的腹痛提示急腹症,膿血便提示痢疾等,也必須上醫院。
寶寶發燒家庭護理方法
如果孩子僅有高熱,沒有上述各種合并症出現,盡管退熱緩慢,或者時有反複,也不必擔心,應該耐心在家中治療、護理,可采取如下措施:
1、保持環境安靜、舒适、濕潤,室内定時通風,成人不要吸煙。
2、發燒是機體對抗外來微生物入侵的保護性反應,有益于增強機體抵抗力,因此,38.5°C以下的體溫不必服退熱藥。隻有體溫超過38.5°C以上,才需采取退燒措施。
3、病兒的衣服不宜穿得過多,被子不要蓋得太厚,更不要“捂汗”,以免影響散熱,使體溫升得更高。
4、要鼓勵孩子多喝開水,多吃水果。發熱後孩子食欲減退,可準備一些可口和易于消化的飯菜,選擇孩子體溫不高,或吃藥退燒的時機進食,但不要吃得太飽。
5、保持大便通暢。
小兒發燒初期表現為臉色紅、額頭燙、手腳冷、精神差,除此之外,還伴有各系統的症狀,如呼吸道感染時可有流涕、咽痛、咳嗽,胃腸炎表現為腹痛、嘔吐、腹 瀉,泌尿道感染時可能出現尿頻、尿痛、腰痛的現象。
而嬰兒各系統的伴随症狀不典型,可能隻有厭食、吐奶、腹瀉等現象。引起發燒的疾病還有很多,父母應注意觀察孩子發燒的規律和伴随症狀,及時到醫院檢查,以及早治療。
人體的正常體溫是36-37℃,37-38℃是低燒,38-39℃是中燒,39℃以上是高燒,40℃以上屬于超高燒。年輕的母親發現小兒發燒後不必驚慌,可在家及時采取一些緊急處理以緩解症狀。
每個家庭應備有體溫表、退燒藥,以便應急,發熱兒童須每隔1-2小時測量體溫一次。
幼兒體溫在38.5℃以下不宜應用退熱劑;當體溫超過38.5℃以上可用退熱貼或冰敷等物理治療降溫,亦可服小兒退熱片适量;當體溫超過39℃時,應絕對卧床,敞開包被或松解衣服,使皮膚裸露;
頭部放置冰袋或冷濕毛巾盡快到醫院診治;高熱驚厥時,患兒表現雙眼凝視或上竄,意識喪失,呼之不應,口唇、面部及全身青紫,四肢抽搐,家長應立即按壓孩子“人中”穴位(在鼻唇溝中 點),較強刺激持續1-3分鐘,直到患兒發出哭聲,随後用上述方法快速降溫,同時亦要立即到醫院診治。
半歲以内嬰兒發高燒時一般不打退燒針,不服退燒藥,最佳降溫方法是溫水擦浴,即洗個溫水澡。緊急處理後無論是否退熱,都應帶孩子上醫院就診。
診後注意事項在醫院就診後,回到家中,母親可以采用一些簡單的方法讓孩子舒服一些。
多喝水
喝水有助于發汗散熱,還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孩子機體丢失的水份。
喝水不局限于白開水,可讓孩子喝一些他(她)愛喝的果汁、飲料等,既補充水分又補充維生素,或多飲一些湯水。孩子生病沒胃口時,可讓他(她)吃一些蛋糕、豆腐等。
注意保溫
保溫并不是越暖越好,發燒時切記不要給孩子穿過多的衣服、蓋太厚的被子,這種傳統“捂汗”的方法不利于散熱退燒。
隻要讓孩子比正常大人多穿一件衣服即可,如大人穿短袖時,孩子穿長袖即可,大人穿一件長裳時,孩子穿兩件即可。
溫水沖涼
有些母親擔心,孩子發燒期間給其沖涼,會加重症狀。發燒後出很多汗,如果不保持清潔,很容易引起其他病菌的感染,所以沖涼是必要的,但要用溫 水,水溫在38-39℃為最佳。
給孩子全身用溫水拭浴或泡澡,可使孩子的皮膚血管擴張,增加散熱。沖完涼後,要用大毛巾将孩子包裹住,以免受涼。
結語:通過上文的描述,想必大家對于7個月的寶寶發燒了怎麼辦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了吧,對于那麼沒滿一周歲的寶寶來說,他們的身體狀況不是特别的理想,當他們發燒的時候最好不要使用藥物,這樣對于寶寶來說會有二次的傷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