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時尚

 > 明代官服怎麼穿

明代官服怎麼穿

時尚 更新时间:2024-12-28 09:10:46

文|周渝

提及明代官服,很多人大概會想到頭戴烏紗帽、身穿補子服,兩個帽翅搖搖晃晃的芝麻官形象,以明朝為背景的古裝劇中,官員也似乎一年四季隻穿一身,品級大小全靠前胸後背的補子辨别。實際上明代官服體系之複雜遠遠超過人們的想象,根據《大明會典》等典籍記載,文武官員服飾分為朝服、祭服、公服、常服、吉服、素服、靜忠冠服等幾大類,外形差别巨大,而這次特展則可以一睹部分實物。

從山東博物館二樓進入“衣冠大成”特展區,首先參觀的就是“垂衣天下治”單元,這裡通過十餘套孔府舊藏的明代官員、命婦的服飾,集中展示明代官服體系。首先映入眼簾的一套寬袍大袖的赤紅色朝服,具體由梁冠、白紗中單(襯于朝服上衣之内)、赤色朝服上衣、赤色朝服下裙、紅色緞綠鑲邊雲頭履、藍素段玉帶、雕龍紋玉佩、象牙笏闆等八件套組成,組合起來就是一套明代朝服的完整形式。

所謂朝服,是明代官員最莊重的禮服。主要在帝王最隆重的典禮大祀慶成,或正旦、冬至、聖節等節日祭祀或百官朝賀、辭謝等重大場合穿着,配飾也非常複雜。明代官員朝服還維持着古樸的上衣下裳制,具有交領、右衽等特征,完整配套的還有敝膝、绶、大帶等配件,穿着起來十分煩瑣。明代朝服制定于洪武元年(1368),至洪武二十四年(1391)又作修訂,最後在嘉靖三年(1524)修訂後再未修改。這次展出的這套朝服為明後期款式,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見到的一套明代官員朝服實物。

與朝服一同展出的梁冠也非常值得細品。梁冠是搭配朝服的首服,又稱進賢冠,由冠額(戴于額頭部分)、冠頂(黑色有梁部分)和冠耳(冠後兩側凸起的蝴蝶狀部分)組成。官員穿朝服之時,品級高低就通過冠頂上的冠梁數目來辨别:一品七梁,二品六梁,三品五梁,四品四梁,五品三梁,六品和七品二梁,八品和九品一梁。特展上展出的這頂梁冠冠頂現存五道皮質梁,若無梁條遺失,可确定它是一頂三品官員穿朝服時所戴的首服。同時,它也是目前我國已知的、所存世的唯一一件明代梁冠傳世實物。

公服套件中的象牙笏闆非常珍貴,官員使用笏闆是一種古老傳統,據載商周時期就已存在,主要用途在于臣子朝見天子時,用來記錄天子的命令或旨意,也可以用來記錄需要向天子上疏的内容,相當于現在的會議記事本、備忘錄。按明代的規定,官員穿朝服時所用之笏闆材質也根據品級而異,象牙要公侯或五品以上官員才能使用,六品以下則用槐木。博物館展出的這塊象牙笏闆上也記有重要信息,陰刻朱書“天啟四年八月初三日皇上幸學”“欽賜六十五代襲封衍聖公孔”。

通過這些信息,可知陰刻時間為1624年。而它的主人就是六十五代衍聖公孔胤植。孔胤植生活于明末清初,崇祯年間官至太子太傅,後又經曆明清易代這一鼎革之變。在那場改朝換代的大風暴中,孔胤植的所作所為卻引發極大争議。順治元年(1644)九月初一,也就是多爾衮進入北京城僅三個多月後,孔胤植識時務地上《初進表文》,告知新主自己願意歸誠的意願。這其實也無可厚非,畢竟明清易代時,先降闖後降清的明朝官員多如牛毛。

明代官服怎麼穿(唯一的傳世明代朝服)1

但問題出在順治二年(1645)。這年夏季,多爾衮頒布“剃發令”,此為清前期一大惡政,畢竟剃發已不是易明朝一代之俗,而是一改漢人數千年束發之習俗,時人大多無法接受。果然此令一出,天下騷動,江南地區更是因反抗剃發令爆發慘烈的江陰八十一日保衛戰,大江南北被殺得人頭滾滾,血流成河,因剃發令而死難者不計其數。可這塊象牙笏闆的主人孔胤植卻第一時間率領族人舉行隆重的剃發典禮,一時間孔門中人從峨冠博帶剃成“金錢鼠尾”,孔胤植既而又向清廷上奏《剃頭奏折》,以響應多爾衮的剃發惡政。這也意味着孔胤植以後再也沒有機會身穿朝服,頭戴梁冠。孔胤植不久後便死去,但人生最後兩年的所作所為在當時就備受唾棄,也為後世所诟病。不過,孔府的明代衣冠能在清初剃發易服浩劫中得以幸存,也是不幸中的大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時尚资讯推荐

热门時尚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