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為空巢老人築起愛心港灣

為空巢老人築起愛心港灣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8 20:07:41

為空巢老人築起愛心港灣(糊塗賬厘清了九旬老人放下心結)1

為空巢老人築起愛心港灣(糊塗賬厘清了九旬老人放下心結)2

11月9日,劉華在江蘇省檢察院控申窗口接待張某的委托人徐律師。 本報通訊員劉元華攝

  “這麼多年,我就是想要個說法,現在國家和地方解決了我的生活困難,我再也不會年年跑去反映情況了,謝謝劉檢察長!”近日,在江蘇省揚中市一敬老院内,92歲的張某請敬老院的看護人員代他給江蘇省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劉華寫了一封感謝信。看完代寫的信後,他又拿起筆在信尾加上“感謝領導”四個字,并鄭重簽上了姓名和時間。

  事情要從劉華的一次随機接訪說起。

  今年11月9日上午,劉華在江蘇省檢察院控申窗口随機接待了來訪人徐律師。徐律師是鎮江市的一名公益律師,“我這次來是受張某委托,因為他年事已高、身體不便,就委托我來反映訴求。”

  張某已經持續信訪20餘年,他1954年進入無錫市某局工作,1962年響應國家号召退職務農,到鎮江市揚中縣(1994年撤縣建市)當起了農民。自1999年起,張某因退職補助、退休待遇等問題進行信訪,後又提起多起行政訴訟。法院審理後認為,張某所訴事項屬于國家針對精減老職工相關政策的落實事項,不屬于人民法院主管範圍,對其訴求均不予支持。檢察機關也在審查後作出了不支持監督申請決定。但張某一直不服,常年在各級政府部門、司法機關信訪,并要求檢察機關監督。

  詳細了解案件情況後,劉華發現,問題的症結在于信訪人對鎮江市民政部門1999年就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精減老職工生活補助問題出台的相關文件的誤讀。

  在此之前,按照當時的政策,張某自1980年7月起享受的退職補助費為其本人退職前工資的40%,并逐年調整。1999年,為适當提高老職工的生活水平,鎮江市民政局、财政局、人社局等部門聯合發文,規定原有人員生活補助費及補貼統一按上年全市職工社會平均工資予以調整,具體為現農村戶口每人每月按上年全市職工社會平均工資18%确定。

  張某則認為,自己享受補助的比例從40%變成18%,補助标準調低了,侵犯了他的合法權益,于是堅持要求按原比例執行,并開始信訪和申訴。徐律師說,盡管已經反複解釋了相關政策,但老人認死理,要想徹底打開他的心結,委實不易。

  “感謝您響應号召退職務農為國家作出的貢獻,感謝徐律師為化解信訪矛盾主動承辦信訪案件。”劉華尋根溯源,詳細解釋了國家相關政策規定及當時特殊的曆史背景,“兩個政策補助的基數是不一樣的,前者是個人工資,後者是全市職工社會平均工資……”

  接訪中,劉華還詳細詢問了張某的身體狀況和生活情況,了解到這位九旬老人去年連續遭遇了老伴去世和兩次交通事故,身心狀态較差,目前獨自租住在米廠倉庫内,孤苦困頓。眼下隆冬将至,如何安度晚年成了老人最大的心病。

  心病還須心藥醫。劉華聯系當地檢察機關,要求其協調地方黨委、政府,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内,給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解決好老人的“急難愁盼”。

  接訪當天下午,鎮江市、潤州區(鎮江各基層院的行政案件由潤州集中管轄)兩級院檢察官上門走訪看望了張某。第二天,兩級院又與當地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召開協調會,推動解決救助張某問題。在檢察機關的推動下,11月23日,張某住進了鎮上的敬老院,九旬老人有了溫暖的“家”。

  “沒想到檢察院如此重視我的事情,省檢察院檢察長親自接待,還主動關心我的身體、生活狀況,”張某說,自己信訪了二十多年,心裡一直存着一股怨氣,大檢察官的關懷令他倍感溫暖,還幫他厘清了“糊塗賬”,令他十分感動:“心平氣順了,想好好過日子”。

來源:檢察日報 盧志堅 郝紅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