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大暑養生 大暑節氣最該預防三種疾病

大暑養生 大暑節氣最該預防三種疾病

民俗 更新时间:2025-02-22 17:04:41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北半球在每年7月22-24日之間,南半球在每年1月20-21日之間,太陽位于黃經120°。大暑期間,漢族民間有飲伏茶,曬伏姜,燒伏香等習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其氣候特征是:“鬥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同時,很多地區的旱、澇、風災等各種氣象災害也最為頻繁。

  兒童要防脾胃病

  到了大暑,因天氣炎熱,中小學生吃冷飲非常普遍。從中醫角度看,兒童為“純陽”之體,患病多表現為實證、熱證,這就是兒童喜歡吃涼的原因,再加上天氣悶熱,孩子們吃冷喝涼不斷,冰鎮可樂、冰淇淋、冰棍等一天吃幾次。但是,兒童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髒腑功能還不健全。孩子過食冷飲,其胃腸道經常被飲料占滿,會使胃腸道内溫度驟然下降,局部血液循環減慢,血流量減少,從而影響胃腸對營養物質的吸收。過食冷飲還會使孩子胃酸、胃蛋白酶、小腸澱粉酶和脂肪酶等物質的分泌減少,進而影響對食物的消化。可見,家長若讓孩子過食冷飲,不僅沒滿足孩子的營養需要,時間一久,還可導緻孩子消化功能紊亂和營養缺乏。

  中醫認為,飲食消化吸收依靠脾胃功能來完成。當過食寒涼之物後,就可傷及脾胃,造成脾胃虛寒,出現腹痛、腹瀉、厭食等。所以,天熱也要控制冷飲的攝入量。

  預防措施有三

  一是家庭自制冷飲當飲料,如冰鎮綠豆湯、冰粥等,這些飲料既衛生又有消暑降溫的作用,對腸胃損傷也小。

  二是每次吃冷飲不能太多,以一天喝1~2杯冷飲、吃1根冰棍為好。

  三是運動後不要馬上喝冷飲,這是因為運動後全身都在亢奮中,吃涼喝冷對胃腸刺激過大,易引起胃腸痙孿。另外,吃飯時不要喝冷飲,以免影響食欲及食物的消化吸收。總之,夏天不要因過食寒涼而導緻脾胃虛寒、厭食症。

  中青年要防過勞症

  夏天出汗多,消耗大。天熱又影響食欲,再加上睡覺晚,起得早,而工作卻沒有減量,該加班的加班,該熬夜的熬夜,經常超負荷地工作。總之是身體損耗大,而營養、睡眠不足,損大于補。所以,中青年人要防過勞症、過勞死。

  預防措施有三

  一是保證睡眠防缺覺。如果經常加班加點,就要減少其他活動的時間,以每天保證6~8小時的睡眠為宜,否則身體會吃不消的。有條件的人中午應想辦法睡上一覺。睡覺時不要貪涼,别讓空調、電扇直吹,以免患感冒、面神經麻痹等疾患。

  二是飲食營養絕不可少。尤其是早餐要吃好,可多食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魚、雞蛋、牛奶、酸奶等。晚上加班時要加夜宵,如酸奶、面包、綠豆粥等,既可補充營養又可消暑降溫。

  三是少開車多走路。夏天開車多開空調,車内通風較差,空氣不好,再加上塞車,很容易造成機體缺氧,甚至突發心腦血管疾病。而白天太陽高照無法運動,所以利用上下班天氣較涼快的時候走路,既達到了運動的目的,又不緻發生因堵車心情欠佳的現象,還可以呼吸新鮮空氣,從而達到養生的目的。

  老人要防心髒病

  有資料表明,三伏天降雨增多,氣壓偏低,是心髒病的高發期。所以,老年人要注意保護心髒。

  預防措施有三條

  一是要保持精神安靜、平和,盡量不要生氣。夏天天氣熱,中醫認為夏季與之相應的髒腑是心,所以夏天易心火過盛,遇事愛着急發火,這就需要老年人多做平和之事,如練練琴、棋、書、畫等;兒女們也應盡量不要讓老人生氣,不與老人争論問題。

  二是注意做好防暑降溫。多飲綠豆湯、綠豆粥等清淡飲食。因為綠豆清熱解毒,祛暑作用好,而粥類能養胃。少食油炸等不易消化的食品,如油條、年糕、羊肉等。

  三是運動不宜過量。夏天損耗大,天熱又影響食欲,吃的清淡量少,營養不能及時補充。所以老人運動要适當,以免消耗過大而出現意外。運動以早晚散步為好,每次1~2公裡,有條件的老人中午最好睡個午覺,以1小時左右為宜。

  因此,大暑時節三類人最該防3種病,做好大暑防疾病工作,健康度夏。

  大暑節氣吃什麼清熱解暑

  大暑時節要特别注意清熱解暑,很多食物都有清熱解暑的功效,多吃這些食物可以預防上火中暑,那麼,大暑節氣吃什麼清熱解暑呢?

  大暑吃什麼清熱解暑

  1、茄子

  《本草綱目》上說“茄子味甘、性寒、無毒。主治寒熱、五髒勞損及瘟病。吃茄子可散血止痛,去痢利尿,消腫寬腸”。《醫林纂要》稱茄子“寬中、散血、止瀉”。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茄子中豐富的維生素p,可增強細胞間的粘着能力,能防治微血管脆裂出血及其增進傷口愈合。所以,常吃茄子可防治腦溢血、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病症,對慢性胃炎等也有一定醫治效果。

  2、茶水

  有經驗的保健醫生常指導人們用喝茶的方法補鉀。鉀是人體内重要的微量元素,鉀能維持神經及其肌肉的正常功效,很是心肌的正常運動。假如缺鉀,人就會感到倦怠乏力,且耐熱能力降低。缺鉀嚴重時,會導緻心律失常及其全身肌無力。茶葉含鉀較多,約占其比重的1.5%左右。鉀容易随汗水排出,溫度适宜的茶水應當是夏天首選飲品。

  3、陳醋

  夏天人們飲水較多,胃酸相應降低,使食欲減退。适量食醋可增加胃酸的濃度,生津開胃,幫助消化。假如在烹調時加些醋,可使胃酸增多增濃,從而增加食欲。夏天是腸道傳染病流行季節,吃醋還能提高胃腸道的殺菌效果。還有,如在烹饪時加入幾滴醋,就會降低蔬菜中維生素C的損失,并且有利于食物中鐵的汲取。

  4、絲瓜

  有清熱解暑的功效。曆代醫藥典籍及其《本草綱目》皆說絲瓜能“清熱利腸”。暑天吃些絲瓜湯,能消暑解熱。做湯時烹煮時間不宜長,最好能保持絲瓜的鮮綠色澤。絲瓜皮及其絲瓜花一起熬水代茶,也有防暑解熱之效。

  5、西瓜

  不僅能清熱解毒、除煩止渴,并且能利尿,幫助消化,所以,人們一定要吃些西瓜。西瓜汁中還附有人體所需豐富的營養物質,如蔗糖、葡萄糖、果糖、瓜氨酸、丙酸、丙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磷酸、蘋果酸、鹽類,及其胡蘿蔔素、維生素C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