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制怒養生”遠離壞心境 煩鬧最傷精傷腎

“制怒養生”遠離壞心境 煩鬧最傷精傷腎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9-11 11:08:48

  目錄:

  第一章:煩躁是傷精傷腎的利刃

  第二章:制怒養生的藝術

  第三章:11招讓你遠離壞心境

  健康有的時候也由我們的心情決定。好的心情會讓我們更加的健康長壽。但是如果長期的煩躁會讓我們的腎髒受到很大的損傷。如何才能遠離壞心情,讓身心更加健康呢?下面小編給大家講講如何擁有一個健康的身心吧!

  煩躁是傷精傷腎的利刃

  煩躁情緒傷精傷腎

  在街頭,在網上,在各種場合,我們都能聽到各種不同的人在說:“我很煩!”“真煩人”。有人幹脆把這些話作為自己的口頭禅。我聽在耳朵裡,急在心上。因為,正是這樣一種情緒在傷害着人們的先天之本———腎,在消耗着人們健康的本錢———精。

  煩躁為一種精神異常症狀,煩指胸内熱而不安,即心煩,多為自身感覺;躁是指外形熱而内不甯,即是體躁,多為觸覺q感知。煩與躁往往出現在一個人身上,因此,稱為煩躁。煩躁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腎不能固攝情緒的表現,它會反過來對腎造成進一步的傷害。中醫認為,人之所以會煩躁,是因為體内有多餘的火。這些火傷哪裡呢?火一大水就要被烤幹,這些邪火傷了我們身體的水液,最終是傷精傷腎。

  腎是人體極其重要的一髒,在中醫看來,腎主骨生髓,而腦為髓海,因此,大腦聰明與否,人體骨骼是否健壯,也與腎密切相關。腎還主管全身的水液,人體的80%是由水構成的,這80%的物質正常與否,與腎息息相關。在人體的所有水液中,最寶貴的莫過于“精“。精并不僅僅是從生殖系統排出來的精液,實際上精就是人體最精華的物質,它來自先天的遺傳和後天的人體從飲食中攝取的精華。

  五髒都能藏精,但五髒之精都可以輸送到腎,最終也都要靠腎來封藏。腎強,就能使五髒之精各守其位,潤養人體,成為人體堅強的物質後盾。相反,如果腎不夠強,就會出現“腎不固精”或“腎不藏精”的現象,如男子陽痿、早洩、頻頻遺精,女子白帶綿綿不止等,都是腎不固精,腎精外洩的表現。腎精過度外洩或消耗,不僅會造成腎精虛,而且會造成五髒精虛。五髒缺少了物質的後盾,人就元氣大傷,會出現頭暈耳鳴、心慌氣短、健忘失眠、精神疲憊、腰膝酸軟、二便排洩異常等症。

  消除煩躁情緒有方法

  煩躁是傷精傷腎的利刃。當一個人心情煩躁時,可采取以下方法消除煩躁的情緒。

  ①自身疏洩:應養成一種傾訴習慣,及時将内心的痛苦向親人或朋友說出來或通過其m他形式發洩心中的壓抑情緒。善于從生活中尋找快樂,創造快樂,擴大興趣愛好,興趣廣了,視野開闊了,煩躁情緒也就無立錐之地了。

  ②學會發笑:對人對事都要想得開,看得穿,提得起,放得下,不為瑣事94b%斤斤計較,以微笑面對一切,以平靜如水的心)态對待世事,經常保持心胸坦然,煩躁就會很容易消除。

  ③控制行為:有效的行為控制是自己掐住内關穴(腕橫紋上二橫指兩筋間)、壓眼球、拉耳垂或雙手搓揉太陽穴(眉毛外側端與眼尾外側之間的正中央凹陷處),可以刺激大腦的神經對所引起的煩躁意念起到抑制作用。

  ④冷水敷面:人的頭面部有着豐富的末梢神經,當面部組織受到冷刺激時可以反射性地抑制交感神經的興奮,從而抑制煩躁情緒。具體方法是:用涼水浸濕毛巾,或将濕毛巾放在冰箱裡凍一會兒,然後敷于面部。一般2分鐘左右,煩躁情緒就會逐漸地平靜下來。

  ⑤藥物治療:中成藥六味地黃丸是養腎的良藥。養腎就是養精、養水,水能克火,煩就是火,養腎就能除煩。如果你經常心情煩躁,就請服用六味地黃丸,慢慢地就能控制你的煩躁情緒了。

  制怒養生的藝術

  人在旅途,不可能事事如意,處處稱心。倘若你遇到不稱心的事情時,也可能使你歎息,也可能使你憤懑,也可能使你怒發沖冠。憤怒,是人的情志表現之一,但若控制不當,任其發展,既有損自己的身心健康,又有可能因失去理智而做出不該做的事情來。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可拉斯有一句至理名言:“憤怒以愚蠢開始,以後悔告終。”我國清代光緒年間東閣大學士同敬銘先生,養生有術,他曾寫下這樣一首脍炙人口的《不氣歌》:“他人氣我我不氣,我本無心他來氣。倘若生氣中他計,氣下病來無人替。”那麼,你如何巧妙地駕馭人生之舟,度過憤怒的“暗礁”、“險灘”,高高興興、樂樂呵呵、潇潇灑灑地生活呢?這就需要學一點制怒養生的藝術。

  傾吐宣洩法一位哲人曾這樣說過:“将憂愁苦悶、煩惱之事一吐為快,是智者制怒的良方妙策。”當你怒火燒心時,找一知己或家人,把心中的哀怨、憤懑盡數倒出,在對方的勸慰之中,你會得到某種慰藉中的歡欣,此為傾吐;也可以自己一人找一間空房間,或到郊外空曠之地,或吼、或叫、或罵、或喊,随着盡情無束的宣洩,你會覺得幽怨既出,安然、安靜便會悄然而至,此為宣洩法。常言道:“滿則溢,溢時需洩。”若把淚水獨自咽入肚中“蓄”而不洩,則會把自己憋出病來。這叫“百病生于氣”。可見,适時宣洩是何等重要。

  林氏制怒法清代着名愛國将領林則徐,剛正不阿,遇到一些令人氣憤之事時,常常怒發沖冠。為了控制自己的情緒,他書寫“制怒”二字貼于牆上以自律,效果頗佳。後人稱其制怒方式為“林氏制怒法”。你可以寫一幅“甯靜緻遠”的條幅懸于居室,也可以将“息怒以養生”的字條壓在辦公桌的玻璃闆下,以此來警示自己,等等。久而久之,你就會顯得涵養深而不易怒。

  音樂制怒法唐代的孔穎達曾經說過:“善樂感人,則人化為善。”現代心理學常識也告訴我們,悅耳舒緩、暢揚輕快的音樂,能将人的心緒調節到最佳階段,當人的心情憂郁、憤激時,不妨聽聽莫紮特的《第四十交響曲小調》、西貝抑斯的《悲痛圓舞曲》、貝多芬的《奏鳴曲》以及《春江花月夜》、《山丹丹》等。随着樂曲的舒揚悠逸,人的心情也會因之改善,一掃心中的積怨與憂愁。

  閑情逸緻法“樂生趣,趣驅愁,則心地爽然”,當一個人置身于自己喜歡的某種氛圍之中時,往往心中憂愁苦悶會煙消雲散。例如,你不妨給陽台上的花兒澆澆水,松松土:不妨端坐魚缸前細心觀察魚兒的嬉戲歡弋,不妨到花園裡散步徜徉;不妨到河灣湖畔悠悠垂釣;不妨看看頭頂上的藍天白雲或腳下的小橋流水;不妨伴着悅耳的樂曲輕歌曼舞:不妨打打門球、網球、乒乓球;不妨埋頭讀讀引人入勝的文學精品或令人捧腹的幽默笑話……

  意念控制法制造某種意念,使憤怒的心境為之轉移,亦是一種簡便易行的好方法。如“轉舌法”:俄羅斯着名作家屠格涅夫曾這樣勸說别人消除燒心的怒火:“當你生氣時,隻要把舌頭在嘴裡轉十圈,你就不會再與别人吵架了。”通過控制意念來熄滅怒火,還可做做氣功、八段錦以及練書法、垂釣、下棋等,均能收到滿意的效果。

  洗浴卻怒法易怒者往往脾氣暴躁,尤其遇有憤慨之事時,更是怒火中燒,怒不可遏。此時,最好去洗洗淋浴,若在夏天,也不妨沖沖涼水澡或到雨中狂跑一陣。淋浴或雨水能産生較多的負氧離子,清新鮮爽的空氣,可以将心中的憂患哀怨沖淡。特别是在憤怒至極時,沖一個涼水澡,可以使自己心情冷靜、理智下來,這樣,就能有效地防止因一時沖動而“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危險舉動。

  制怒,是一種養生的藝術。願君在生活中學會制怒,擁有健康長壽!

  11招讓你遠離壞心境

  * 學會沉默……

  有時候,你被人誤解,你不想争辯,所以選擇沈默。本來就不是所有的人都得了解你,因此你認為不必對全世界喊話。卻也有時候,你被最愛的人誤解,你難過到不想争辯,也隻有選擇沈默。全世界都可以不懂你,但他應該懂,若他竟然不能懂,還有什麼話可說?生命中往往有連舒伯特都無言以對的時刻,畢竟不是所有的是非都能條列清楚,甚至可能根本沒有真正的是與非。那麼,不想說話,就不說吧,在多說無益的時候,也許沈默就是最好的解釋。

  * 至少平靜……

  在你跌入人生谷底的時候,你身旁所有的人都告訴你:要堅強,而且要快樂。堅強是絕對需要的,但是快樂?在這種情形下,恐怕是太為難你了。畢竟,誰能在跌得頭破血流的時候還覺得高興?但是至少可以做到平靜。平靜地看待這件事,平靜地把其他該處理的事處理好。平靜,沒有快樂,也沒有不快樂。

  * 學會彎腰……

  這會是我意外的收獲和别人發生意見上的紛歧,甚造成言語上的沖突,所以你悶悶不樂,因為你覺得都是别人惡意。别再耿耿于懷了,回家去擦地闆吧。拎一塊抹布,彎下腰,雙膝着地,把你面前這張地闆的每個角落來回擦拭幹淨。然後重新省思自己在那場沖突,所說過的每一句話。現在,你發現自己其實也有不對的地方了,是不是?你漸漸心平氣和了,是不是?有時候你必須學習彎腰,因為這個動作可以讓你謙卑。勞動身體的同時,你也擦亮了自己的心緒。而且,你還擁有了一張光潔的地闆呢。這是你的第二個收獲。

  * 不要想如果……

  當初你說,人生是一條有無限多岔口的長路,永遠在不停地做選擇。如果隻是選擇吃炒面或炒飯,影響似乎不大,但選擇讀什麼科系、做什麼工作、結婚或不結婚、要不要有孩子,每一個選擇都影響深遠,而不同的選擇也必定造就完全不一樣的人生。你又說,生命中不可承受之情,就在于人生沒有重來的機會啊。如果當初如何如何,現在就不會怎樣怎樣……這種充滿怅然的喃喃自語,還是别再多說了吧。每一個岔口的選擇其實沒有真正的好與壞,隻要把人生看成是自己。獨一無二的創作,就不會頻頻回首如果當初做了不一樣的選擇。

  * 努力吧……

  不管成功與否至少曾經美麗漫步林間,你看見一株藤蔓附着樹幹,柔軟與堅實相互交纏,你感動于這靜美的一幕。讓幸福與歸屬就此駐足吧。你想。不知未來會有怎樣一番風雨摧折?也許藤将斷、樹會倒,也許天會荒,地将老。你又想。那麼,請時光停格在此刻吧。停格即是永恒。永恒裡若有這靜美的一刻,未來可能遭遇的種種劫難,便已得到了安慰與報償。

  * 保持單純……

  因為思慮過多,所以你常常把你的人生複雜化了。明明是活在現在,你卻總是念念不忘着過去,又憂心忡忡着未來;堅持攜帶着過去、未來與現在同行,你的人生當然隻有一片拖泥帶水。而單純是一種恩寵狀态。單純地以皮膚感受天氣的變化,單純地以鼻腔品嘗雨後的青草香,單純地以眼睛統攝遠山近景如一幅畫。單純地活在當下。而當下其實無所謂是非真假。既然沒有是非,就不必思慮;沒有真假,就無須念念不忘又憂心忡忡。無是非真假,不就像在做夢一樣了嗎?是呀,就單純地把你的人生當成夢境去執行吧。

  * 偶爾“俗氣”……

  吃多了健康食品,偶爾你也想啃一啃鴨舌頭和鹽酥雞。看多了大師名劇,偶爾你也想瞄一瞄耳光摔不完眼淚掉不完的連續劇。聽多了古典音樂,偶爾你也想唱一唱愛他一百年又恨他一他一萬年的流行歌曲。你知道健康食品對健胃整腸有意義,大師名劇對培養氣質有意義,古典音樂對提升性靈有意義,可是,偶爾你其實并不想讓自己時時刻刻活得那麼有意。人生不需要把自己綁得那麼緊。偶爾的小小放縱,是道德的。靈氣充滿或許接近大人,但偶爾的俗氣會更平易近人。

  * 控制情緒,别浪費了……

  今天的你,是不開心的你,因為有人在言語間刺傷了你。你不喜歡吵架,所以你離開;可是你隻是離開了那,卻沒有離開被那人傷害的情境,因此你愈想愈生氣。愈有氣,你就愈沒有力氣去理會别的事情,許多更該用心去做去想去處理的事件,就在你漫天漫地的心煩意亂之中,被輕忽被漠視被省略了。因為,你隻是一心一意地在生氣。在情緒上做文章,這是對自己的浪費,而且是很壞的浪費。畢竟,生氣也是要花力氣的,而且生氣一定傷元氣。所以,聰明如你,别讓情緒控制了你,當你又要生氣之前,不妨輕聲地提醒自己一句:“别浪費了。”

  * 抓住最好的時機絕不錯過……

  你曾經買了一件很喜歡的衣裳卻舍不得穿,鄭重地供奉在衣櫃裡;許久之後,當你再看見它的時候,卻發現它已經過時了。所以,你就這樣與它錯過了。你也曾經買了一塊漂亮的蛋糕卻舍不得吃,鄭重地供奉在冰箱裡;許久之後,當你再看見它的時候,卻發現它已經過期了。所以,你也這樣與它錯過了。沒有在最喜歡的時候上身的衣裳,沒有在最可口的時候品嘗的蛋糕,就像沒有在最想做的時候去做的事情,都是遺憾。生命也有保存期限,想做的事該趁早去做。如果你隻是把你的心願鄭重地供奉在心裡,卻未曾去實行,那麼唯一的結果,就是與它錯過,一如那件過時的衣裳,一如那塊過期的蛋糕。

  * 偶爾的出離軌道……

  某次你搭火車打算到A地去,中途卻忽然臨時起意在B地下了車。也許是别緻的地名吸引了你,也許是偶然一瞥的風景觸動了你,總之,你就這樣改變了本來預定的行程,然後經曆了一場充滿驚奇的意外旅行。A地是你原先的目标,B地卻讓你體會了小小的冒險。回憶起來,你說,那是一次令你難忘的出軌經驗。生命中的許多時候不也如此?心無旁骛地奔赴唯一的目的,不過是履行了原本的行程而已;離開預設的軌道,你才有機會發現其他的風景。

  * 悄悄悄悄地回歸平靜……

  曾經有一段時間,你心情低落,甚至懶得拉開窗簾,看着窗外的陽光。因此你當然也忘了去看看,窗台上那一盆每天都需要喝水的瑪格麗特。如此不知過了多久,總算有一天,你度過了心情的低潮,同時也想起了你的瑪格麗特。天啊,可憐的花,她還活着嗎?你戰戰兢兢地拉開窗簾,卻見她迎風招搖,花顔可掬。原來在過去的這段日子裡,你雖然忘了喂她喝水,老天卻沒忘了以雨露眷顧她呢。許多事物悄悄地在你的視線之外進行,而且悄悄地安排好了它們自己。天生萬物,天養萬物,一切其實無須擔心……你隻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不留任何遺憾……足矣。

  結語:好的心态可以讓我們做人處世更加的得益。也會讓我們更加的健康,所以說,不管在什麼時候擁有一個好心情都是必須的。(文章原載于《養生》,刊号:2012.02,作者:梁兆松,許永付,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作文庫知識百科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将在第一時間删除内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