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矯正牙齒的最佳年齡
不同的畸形類型,最佳矯治時機也不同。一般來說,臨床兒童常見的颌面畸形可分為兩類:牙性畸形和骨性畸形。而牙性畸形又分為一般的牙性畸形和功能性畸形。兒童進行牙齒矯正時,醫生會根據具體的畸形類型來告訴你最佳的時機。
3歲:前牙反咬牙合,俗稱“地包天”。這種畸形對兒童的颌骨發育有比較嚴重的影響,一旦發生應立即矯正,最早矯正可以開始于3歲半左右。通常隻需要3-6個月的時間,就可以将反咬在下颌牙齒内側的乳上前牙推移出來。
6-12歲:功能性畸形,由于常出現在替牙列期(即6-12歲),如果推遲矯治,便有可能發展成骨性畸形,所以最佳矯正時期應在替牙列期,即是6-12歲。
12或13歲:一般的牙性畸形,最佳矯治的時機是恒牙列早期(即12-13歲),因為這時兒童剛換完牙,并且處于生長發育比較旺盛的時候。
10-13歲:至于骨性畸形的矯正,應在兒童處于生長發育高峰前期進行矯治(女孩10-12歲,男孩11-13歲)。
畸形牙要盡早進行矯正,比如“地包天”、嚴重的深覆合、深覆蓋,多生牙等,這些牙齒情況會讓牙齒畸形變得原來越嚴重并難以治療。當家長發現孩子的牙齒排列不整齊或面型異常時,最好及時到醫院向醫生咨詢,别錯過了最佳的矯正年齡。
兒童牙齒矯正要多久
兒童牙齒矯正時間與兒童牙齒的畸形程度相關。一般來說,如果牙齒基礎比較好,那麼隻需要矯正上邊或者下邊的一排牙齒就可以了,因此矯正的時間也較短。如果兒童的牙齒情況較複雜,那麼矯正的時間也相對較長。
有的孩子的牙齒移動較快,大概隻需要半年左右就可以矯正了;而有的孩子的牙齒長得比較牢固,矯正的時間大概需要1年到1年半左右。
牙齒矯正的危害
一般來說牙齒矯正是沒有危害的,但如果醫生操作不規範,或者矯正後沒有護理好,還是有影響的。
1、對牙根的影響:牙齒矯正時,牙根表面也發生着吸收、增生這種重建活動。治療後,牙根憑着自身修複能力而恢複正常,但如果治療中加力過大,會增加牙根吸收的危險性。
2、對牙髓的影響:在治療初期,牙髓内産生輕度的、暫時性的炎症反應,表現為患者在加力的頭幾天内有疼痛或不适感。
3、牙齒變松動:我們都知道,牙齒矯正是通過外力的作用使牙齒移動,進而重新排列。如果醫生操作不當,導緻矯正器加力過大,則會導緻牙齒出現松動,此時應暫停加力,讓其恢複段時間後再繼續加力。
4、對牙槽骨高度的影響:牙齒矯正會造成牙槽骨降低,由于戴矯治器使口腔衛生不易保持,增加患牙龈炎的機會,對牙槽骨有一定的影響,在治療完成後,牙槽骨不會再繼續發生吸收,如果口腔衛生保持好,牙槽骨會逐漸恢複正常。
5、護理不當:牙齒矯正後,患者如果護理不當,會影響矯正效果,嚴重的甚至會導緻畸形加重。
兒童牙齒矯正注意事項
牙齒不整齊的問題非常常見,因此有不少家長選擇給孩子進行牙齒矯正。牙齒矯正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在進行矯正和矯正後,應注意以下的問題,才能更好地保護牙齒健康。
1、牙齒脫鈣
有些人去了牙套後,牙上有方塊狀的痕迹,這是口腔衛生做得不好造成的脫鈣,輕微的脫鈣,在去掉牙套後,通過飲食調理能慢慢得到改善。
2、保持口腔衛生
在牙齒矯正的過程中,帶上了牙套後,難免會影響進食,每次吃好飯後牙齒都會卡很多飯菜,因此需要特别注意口腔衛生。飯後認真刷牙,最好選着專用的牙刷。
3、牙齒矯正後
孩子的牙齒矯正後最好帶上保持器度過一段時間,否則容易發生反彈。同時家長要督促孩子,注意保護自己的牙齒。
4、飲食注意
牙齒矯正過程中還要注意飲食方面的問題,不要啃食堅硬的食物,盡量讓孩子吃一些黏膩的食物,少讓孩子吃會對矯正器有影響的硬食物,比如骨頭、堅果、油炸食品等。
如何預防牙齒畸形
1、糾正不良習慣:少讓孩子吃甜食,發現有吃手指頭、咬嘴唇、吐舌頭等不良習慣,須及時提醒,耐心教育,幫助孩子克服不良習慣。
2、注意口腔健康:加強營養并重視口腔衛生,發現有齲齒,及時充填齲齒。
3、加強咀嚼功能訓練:充分鍛煉口腔肌肉功能,效刺激下颌骨的生長發育。
4、合理喂養:提倡母乳喂養,避免得奶瓶齲。采用人工喂養時,最好能使用近似乳頭的奶嘴,奶嘴的開孔不可過大,直徑以1—2毫米為佳。
5、護理好乳牙:特别是乳牙齲壞脫落最易導緻恒牙發育錯颌畸形。乳牙排列是恒牙列排列的先導,乳牙确實導緻兩側牙齒向空隙擠壓,導緻牙列不齊,遇到此類問題就需馬上進行矯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