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汶川4.8級地震是不是餘震

汶川4.8級地震是不是餘震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4 17:56:33

這個真的沒有算到,時隔13年後,四川汶川再次出現了一次地震,震級4.8級,位置在汶川餘震區南段,震源深度15公裡。

不要怕,按照地震學家的說法,這屬于小地震,應該是5·12大地震的餘震活動,但在餘震裡面,這屬于是級别較大的餘震。

汶川4.8級地震是不是餘震(汶川再次出現餘震)1

此次地震震級雖不大,但由于震源距離地表較近,僅15公裡,四川多地明顯感覺到震動,都江堰市、成都市、崇州市、德陽市、樂山市感覺到有明顯搖晃感,還有人發朋友圈說,地震到來時他正在喝稀飯,結果手一搖晃,碗和稀飯摔了一地。

此次地震,為何可以提前19秒預警?

最讓國人豎起大拇指的是,在地震到來前的十幾秒,很多四川的朋友通過手機和電視提前收到了地震部門發來的地震預警,最長的有19秒。

不是說地震準确發生時間無法預測嗎,為何地震還沒有到來,我們就能提前進行預警呢?

汶川4.8級地震是不是餘震(汶川再次出現餘震)2

那麼我們就先來了解一下地球地震,然後再了解一下我們的地震預警原理,相信你就明白了為什麼可以提前進行地震預警?

在2021年的今天,根據震動性質的不同,地震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自然地震,一種是人工地震,這很好理解,自然地震是地殼和闆塊間的自然運動而産生的地震,人工地震是由于爆破作業,以及礦井作業而造成的地面震動。

汶川4.8級地震是不是餘震(汶川再次出現餘震)3

人工地震是可以避免的,但自然地震是無法避免的,因為我們還無力阻止地殼的自然運動,地震的準确發生時間是無法預測的,它不像天氣預報那麼簡單,地球内部活動非常複雜,地球的自轉、月球的環繞、海洋的流動、地球内部物質的運動都會帶來應力,導緻出現上升、俯沖、背離、下沉等地質活動。

汶川4.8級地震是不是餘震(汶川再次出現餘震)4

地質活動過程就會産生地震,地震會産生強烈的地震波,地震波以震動方式從震源中心向四面八方發散,按照傳播方式的不同,地震波可分為縱波、橫波和面波。

速度最快的是縱波,速度可以達到7公裡每秒,所以最先抵達地面,縱波會讓地面上下抖動。

橫波速度次之,傳輸速度可以達到4公裡每秒,第2個抵達地面,橫波會讓地面和建築物左右搖擺。

汶川4.8級地震是不是餘震(汶川再次出現餘震)5

最後到的是面波,它是橫波和縱波的混合波,速度一般低于3公裡每秒,既上下抖動也左右搖擺。

最可怕的是地震面波,破壞力最強,想象一下,一個物體既上下抖動又左右搖晃,誰受得了呢,所以面波對建築物造成巨大破壞,還好是最後一個到來,破壞力其次的是橫波,畢竟它能讓建築物左右搖擺,破壞力最弱的是縱波,僅上下抖動。

地震縱波的特點是速度快,破壞力小,橫波和面波是速度慢,破壞力大,所以我們可以根據地震縱波來對地震活動提前警報,震動探測儀安裝在地面下,可以先探測到縱波,然後第一時間發出地震警報,地震警報搶的就是時間,搶的就是速度。

汶川4.8級地震是不是餘震(汶川再次出現餘震)6

比如震源深度為70公裡,那麼縱波抵達震中位置時間是10秒,橫波需要18秒,面波需要23秒,那麼地震警報可以提前8秒發出,如果地球震源深度更大,那麼地震預警的提前時間将更長,我們有更多時間撤離到安全的地方。

如果不在震中位置,而在更遠的地區,那麼地震預警提前時間更長,這就是為什麼四川汶川地震可以提前19秒預警。

地震魚、地震雲預測地震準嗎?

不少人都在說大地震到來前,必先出現異象,比如天空上出現長長的地震雲,但其實這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因為很多時候,當天空出現長長的怪雲時,地面又沒發生任何異動,這足以說明用地震雲來預測地震是無稽之談,并不科學。

汶川4.8級地震是不是餘震(汶川再次出現餘震)7

用地震魚來預測地震更是無稽之談,地震魚又名皇帶魚,是一種可食用魚,皇帶魚喜歡生活在海底深處,一般栖息在200米至1000米之間的水域中,所以我們一般很少到它,為了捕食,它偶爾也會來到淺水區,地震魚不是神靈,無法預測地震。

汶川4.8級地震是不是餘震(汶川再次出現餘震)8

所以用地震雲和地震魚來預測地震是不準确的,那是否說明地震不可預測呢?這不是絕對的,地震是可以根據地質活動和曆史數據來進行長期預測的,地質活動量增加,地震發生的可能性就會變大。

地震的曆史數據也能對某個地區進行長期預測,一般來說,大地震後會出現多次餘震,餘震出現不限定時間,可以是幾天内,也可以是幾年内,甚至可以是幾十年内。

雖然說地震的準确發生時間不可預測,不過我相信,人類遲早有一天能夠準确預測地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