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丹
編輯|杜博奇
該發生的還是發生了。
11月5日,汽車之家發布2019年第三季度财報。第三季度淨收入21.7億元,同比增長14.9%。歸屬于普通股東的淨利潤為6.4億元,同比下降5.5%。
雖然汽車之家宣布将從明年開始,拿出大約20%淨利潤分紅回饋股東,但市場不買賬,股價最終收跌13%,市值蒸發約98億元。
一群外行撐起的汽車之家
2005年,汽車之家上線。創始人李想隻有24歲,他做過泡泡網,但對汽車行業不算了解。
當時,各種汽車門戶網站一抓一大把,有上百個。不過李想認為沒有一家的内容是到位的。他不要有經驗的汽車行業從業人員,反而招來一批大學生,從零開始做内容,做産品庫。汽車之家上的圖片,不用廠家的精修圖,而是員工直接去4S店裡對着車拍出來的。周六、日别的網站不發新内容的時候,汽車之家也保持更新。
于是,很多忠實粉絲成了網站的“自來水”。不到一年時間,汽車之家就做到了汽車網站的前五。汽車之家不需要花多少錢買流量。從用戶需求出發的内容驅動模式為汽車之家節約了大量流量購買成本。
2008年,汽車之家成為業内第一。
2012年底,汽車之家的月度覆蓋用戶有8000萬,日均網站流量過1億,年營收将近10億元。
2013年,汽車之家在美國上市。2年後,創始人李想辭去總裁職務,去追求新的理想——造新能源車。事實上,早在2011年,李想就提出過離開去創業的想法,被汽車之家時任CEO秦緻攔下了。
愛車人士李想又找到了更想做的事。他參與創辦了蔚來汽車,至今仍是蔚來汽車的股東。同時,他又創辦車和家,任CEO,研發有三排座椅的電動SUV,目前,首批理想ONE汽車還沒交付,李想正忙着趕上延期到12月的交付。
而失去創始人的汽車之家走向了一條不同的道路。
“後李想時代”的情懷與生意2018年,中國的汽車行業經曆了28年來的首次負增長。截至今年9月,我國汽車産銷量已連續15個月同比下降。
在大勢下,汽車之家不能獨善其身。
今年第三季度,汽車之家的淨利潤出現同比負增長。從2018年第三季度的59.9%,直到今年第三季度的-5.5%,一路斷崖式下跌,時間剛好也是15個月。
李想離開一年後,2016年,汽車之家被平安收入麾下。包括CEO秦緻在内,汽車之家的高管迅速被撤,全部換成了“平安系”。有人說,“野蠻人”來了。
不過,平安沒有賺一筆就轉手走人,反而一直在改造汽車之家。目前平安在汽車之家持股超過50%。
後李想時代,汽車之家從内容轉向一站式服務,圍繞看車、買車、用車多場景,為用戶提供汽車消費和汽車生活服務。打開汽車之家App,直播、小視頻、貸款、投保、自駕遊的路線、酒店信息……應有盡有。
這些改變讓那些重視内容的粉絲慢慢流失。汽車之家積累了4.3億用戶,日活躍用戶卻隻有3880萬。為了挽留老用戶,汽車之家在宣傳時已經打起了情懷牌:“看車買車用車,都回汽車之家”。
不改變、隻有死讓人疑惑的是,汽車之家一邊在用情懷挽留用戶,一邊又想漲價多賺錢。
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汽車之家兩次逆勢漲會員費,最高60多萬的會員費最終惹惱了經銷商。據《棱鏡》報道稱,中小汽車經銷商2018年一年的利潤大多不足60萬元。
按照慣例,汽車之家、易車網等平台每年都會上調經銷商會員費用。前些年銷量不斷增長,經銷商還能接受漲價。但去年,經銷商的日子不好過,漲價促使矛盾激化。
今年年初,多家經銷商表态考慮暫停和汽車之家的合作。運通汽車集團總裁李竑在個人微博上,直指汽車之家靠經銷商起家後,卻對經銷商下手,搞起了“壟斷”。
受風波影響,美國時間1月11日,汽車之家的股價一度大跌超過12%。
經銷商一直都是汽車之家的“金主”。汽車之家賣包含潛在買家信息的線索給經銷商,促進成交,自己從中賺錢。
汽車之家副總裁吳濤曾公開過這樣一組數字:2018年,汽車之家提供線索量達1.1億條,幫助經銷商成交的保守數量是超過600萬輛。就在同一年,汽車之家有4成收入來自經銷商。
漲價不成,汽車之家開始謀求向技術類公司轉型,還新開拓了數據和金融業務線。汽車之家CEO陸敏在接受36氪采訪時說,“新業務占了總業務量的16%,這裡面數據業務和金融業務是大頭。”
今年6月,汽車之家推出了新的大數據産品——智能上市業務。據悉,截至9月底,已有8家汽車廠商購買了服務,新車上市平均關注度提升73%。
财報顯示,今年1-9月,汽車之家的新業務——在線市場業務淨收入達10.4億元,同比增長93%。背後的功臣就是數據産品。
汽車之家早就不是從前的那個垂直網站了。也許在不久的将來,它會變成一家數據驅動的技術公司。
隻是,到那個時候,還有多少人在看它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