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重陽節要陪父母做的事情

重陽節要陪父母做的事情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8 09:49:57

有人說,父母本是在世佛,何須千裡拜靈山。

這輩子,我們虧欠最多的人,隻有父母。

今日重陽節,提醒大家,勿忘親恩。

登高處,山河遠闊;歸家時,人間煙火。

飯桌上的家長裡短,才是重陽節的最圓滿。

因為,孝心從來不是應景之談,而是每一次的真誠陪伴。

01

親手給父母做一頓飯

汪涵說:

“翻炒就是情感的升溫,糖醋就是情感中的蜜意,做一碗面條何嘗不是柔情。”

小時候,我們習慣了父母的柔情,總是飯來張口,卻不聞父母的辛勞。

長大後,巷子裡的歡笑時常讓我們懷念,但是廚房的煙火卻是真實的在身邊。

以前,無論父母多忙,從不會餓着我們;

現在,無論我們多少不得空,也要抽出時間好好給父母做頓飯。

重陽節要陪父母做的事情(最該為父母做的10件事)1

做飯這件事,看似是小事,但意義非凡。

曾有人問:

“子女給父母做飯,父母吃的是味道,還是心情?”

在父母的眼裡,能夠吃到孩子做的飯,是甜蜜的幸福,是滿臉的欣慰,更是内心的感動。

孝順的孩子能用飯菜的香味,幫父母找回生活的美好滋味。

02

教父母用智能設備

有一次出門叫車,碰到的司機是一位50多歲的中年人,我看司機操作起軟件特别順溜。

跟他聊天時,我忍不住地說:

“師傅,你這個年紀智能手機還能用這麼好,我家裡的老人都不太會。”

這句話似乎說到了司機的心坎,他臉上洋溢着幸福,開心地跟我分享:

“這些啊,都是兒子教的。

從裝軟件,到能接單,到各種收付款的使用,兒子不厭其煩的教了好多遍。”

重陽節要陪父母做的事情(最該為父母做的10件事)2

很多時候,不是父母學不會,隻是我們沒有耐心;

不是父母跟不上時代,隻是我們沒有盡心盡責。

智能設備的使用,對于我們,是信手拈來的事;

但對于父母,卻充滿阻礙。

時代日新月異,但人一直在老去。

與其去埋怨父母跟不上現代的節奏,不如主動幫他們學習新技能,不讓他們被時代所抛棄。

03

适當給父母些誇獎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耳邊不再有母親“你怎麼這麼笨”的唠叨,轉而成了“年紀大了,什麼都幹不好”地自怨自艾。

都說人年紀越大,越活越像是“老小孩”,越喜歡被别人肯定和認可。

現實中,很多父母為了給兒女減輕壓力,遠離家鄉,幫子女帶孩子、做家務,利所能

及地幫孩子,換成的卻是“怎麼能這樣做的指責?”

雖說父母之愛是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但身為子女,要深知:

物質的回饋遠不及精神上的回饋。

重陽節要陪父母做的事情(最該為父母做的10件事)3

“媽,今天的飯真好吃。”

“爸,你照顧孩子辛苦了。”

一句輕飄飄的誇贊,抵消的是一天的疲憊,換來的是一天的美好。

誇贊父母是對他們默默奉獻的認可,更是彼此關系的升溫計。

04

給父母拍照留念

《蝶戀花》中提到: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顔辭鏡花辭樹。”

年月周而複始,不曾斷絕,歲月也蒼老了父母的容顔。

翻看我們的手機相冊,照片很多,有風景照,有朋友照,卻鮮少有父母照。

人人都說生活需要儀式感,可這拍照的儀式感不能隻漏下了身邊最親的人。

知乎上曾有人問:

“為什麼總有人喜歡拍照?”

有人回答:

“因為生活值得,因為眼前能看到的東西有限,隻有被定格下來的影像,才能幫我們找回美好的瞬間。”

趁着歲月靜好,趁着父母尚在,陪伴的同時,多主動為父母拍些照片,讓美好永存。

重陽節要陪父母做的事情(最該為父母做的10件事)4

拍照記錄的不是一張畫面,而是甜蜜的瞬間。

當曾經的的愛意被生活的瑣碎所覆蓋,再回首看照片時,愛意依舊會被拾起。

05

排查室内的安全隐患

曾看到過一句印象深刻的話:

“你可能記不得父母舍不得吃穿的樣子,但你始終記得他們從遠方帶東西的日子。”

中國式父母很多有一輩子節儉的習慣,省吃儉用的為子女。

家裡的一箱零食,放了一年,要留給孩子吃。

家裡的老舊電器,拍一拍還能用。

插線闆老舊,也舍不得扔掉。

我們從小被父母教育安全無小事,他們卻忘記了告誡自己:

有時候,舍棄不是失去,而是另一種獲得。

趁父母不注意,請給他們的居住環境做一個大排查,排除存在的安全隐患。

别等問題出現時,發現為時已晚,悔恨終生。

06

幫父母分擔家務

閨蜜每逢節假日必回老家,她說:

“回家有人管吃管住,日子太美滋滋。”

對我們來說,回家就是放松,但是放松的是我們,勞累的卻是父母。

有一網友曾發帖問:

“為什麼長大後,感覺回家跟做客一樣?”

有人評論說:

“距離會讓人變得小心翼翼。”

長時間的分離,緻使每次回家父母都會照顧有加,跑遍整個菜市場去買你愛的吃食。

你如果要做個家務,父母立馬搶着來做。

似乎父母還是以前的父母,但是待家的滋味卻有細微的變化。

有人言:

“長大,長的不僅僅是年齡,更是心智。”

回家不是做客,莫要還像未長大的孩子,一味享受父母的付出。

父母已年邁,我們要适當幫父母做些家務,來減少父母的辛苦。

家務的背後是親情的流淌,更是兒女的體諒。

07

聽父母唠叨,陪父母聊天

有人說:

“這個世界上,最溫柔的負擔,就是父母的唠叨。”

在父母的唠叨中,我們學會牙牙學語,開始認識世界。

成年後,卻總是在唠叨聲中選擇逃離。

同事張先生假期回家探望父母時,發現父母的唠叨比以前少了許多,他内心裡惴惴不安。

父母已是古稀之人,身體狀況大不如從前,母親也是醫院的常客。

他說:

“自從母親生病以來,她就很少唠叨了,好想多聽聽母親在我耳邊喋喋不休地唠叨。”

唠叨也是愛,正因為父母還能唠叨,我們才能感受到父母身體康健,還有愛的能力。

在父母眼裡,我們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

假期之餘,跟父母聊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耐心聽聽他們的唠叨,讓他們放心,也讓自己寬心。

有些唠叨,擁有了,背後的愛意會更濃;

有些話語,聊到了,眼前的關系會更近。

08

陪父母走親串友

俗話說:

“歲月催人老,不老的是情誼。”

中國向來是禮儀之邦,每個人免不了要走親串友,去看望重要的人。

雖然現代交通便利,但是對于上了年紀,行動不便的老人來說,依舊是困難連連。

王先生母親50多歲了,有個居住在隔壁市的,比她年長幾歲的姐姐。

看望姐姐、聊些體己話一直是她的心願,但看着忙碌的兒子,始終無法開口。

風起時思念起,風落時思念卻無處停息。

總有些人在我們的心中占據着重要的位置,時常念起,父母的心中亦是。

上了年紀的人,似乎更加注重人與人之間的情誼。

如果父母有想見的親人友人,一定要主動給予支持和幫助,陪他們一起拜訪,了卻她們的心願,不給他們留遺憾。

重陽節要陪父母做的事情(最該為父母做的10件事)5

這世間,唯有陪伴和愛,最能治愈人生。

09

了解父母的身體狀況,做個全面檢查

成年人最痛心的事莫過于:

“子欲養而親不在。”

生命的老去,是每個人都無法逃脫的宿命。

以前總認為人是會慢慢變老的,當猛然間發現父母頭上的白發,看到他們步履蹒跚,才突然意識到,人老去的速度遠比我想象中的快。

然而,最悲傷的不是老去的速度,而是一但永别,後會無期。

很多上了年紀的人,一般都會有些小疾,又不願開口麻煩兒女,但作為子女的你卻不能忽視。

父母或是害怕、或是怕浪費錢,不願意主動去尋醫。

但無論什麼原因,都要像小時候他們哄着我們一樣,哄着他們做個全面檢查,防患于未然。

父母的健康是子女的财富,父母的安心是子女的放心。

10

給父母一個擁抱

兒子牙牙學語時,我總是會告訴兒子“媽媽愛你”,兒子也總是會回複:

“我愛媽媽。”

前不久,突然發現,我在跟孩子表達愛意後,兒子不再主動回應了。

我追問他不再說“愛媽媽”的原因,兒子道:

“太羞了,不想說。”

一個3歲的孩子都羞于表達愛,成年後的我們更是難以啟齒。

中國人的感情是含蓄内斂的,對父母說“我愛你”似乎真的不容易說出口,那就試着擁抱一下父母吧。

張小娴說:

“擁抱的感覺真好,那是肉體的安慰,塵世的獎賞。”

一個無聲的擁抱,就是千言萬語。

在每一次離去與歸家之時,讓我們用擁抱去撫慰父母的脊背,用擁抱去回報父母的付出。

擁抱是表達愛意的方式,更是舍不得的情意。

寫在最後

小時候,父母是我們的铠甲。

長大後,父母是我們的後盾。

不論我們有多麼的平凡,父母一直在我們身後守護。

有句話說:

“這世上所有的愛都是指向團聚,唯有父母的愛指向别離。”

長大後,當我們再次握起那雙有力的手,忽然感覺它那麼瘦,那麼皺。

九九重陽節,十跪父母恩。

愛别等,孝别遲,此生願你無憾。

-END-

#頭條創作挑戰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