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星星峽的傳說故事

星星峽的傳說故事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26 17:47:19

  由甘肅進入新疆要經過星星峽。星星峽并非峽谷,而是隘口。它是由河西走廊入東疆的必經之處。素有新疆東大門“第一咽喉重鎮”之稱。星星峽是雄踞于絲綢古道上的險關要隘,四面峰巒疊嶂,一條S形的山路蜿蜒其間,兩旁危岩峭壁,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對于新疆人而言星星峽就是一堵院牆,過了院牆就算是出疆了。

  從嘉峪關門出城,城外就是古人所說的西域了。在内地人的眼中西域永遠是一片荒蠻之地。自古以來,從内地走出的漢人習慣了儒家文化文雅恭謙的氛圍。他們走出隴西高原,進入河西走廊,當滿目的荒涼進入視野,便會感懷各種去國離鄉的愁緒。“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過去,星星峽是寫成帶反犬旁的“猩猩峽”,後來才改寫成天上星星的“星星峽”。

  這其中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唐朝初年,樊梨花帶兵征西,她在西涼國大破番兵之後,隊伍便直驅西域邊關。這西域守關的大将,青面獠牙,生得十分險惡,原來是一頭猩猩變的。這頭猩猩說起來也是頗有來曆的。那是樊梨花在東北守邊的時候,在陣前俘獲了薛丁山,她與薛丁山成了親。

  接着她活擒了表兄白虎關的守關大将楊藩,楊藩又被其義子薛應龍處死。後來楊藩轉世後,名叫舒寶童,總與樊梨花做對。舒寶童原是猩猩轉變,生性兇惡狠毒,他能使六把柳葉飛刀,骁勇無敵。樊梨花本是黎山老母的弟子,智勇雙全。經過幾次交戰,舒寶童抵擋不住樊梨花,被樊梨花一槍挑于馬下,樊軍得以長驅直入西塞。為了紀念這次勝利,将士們提議把這個關口起名為猩猩峽。

  後來為啥把反犬旁去掉呢?

  原來這星星峽山上,有一種上好的瑩石,每到夜晚,這些石頭就閃閃發光,遠遠看去好像天上無數的星星在閃爍。酒泉城裡有個人,帶着馱隊到高昌國做生意路過這裡。夜晚,他發現這閃光的石頭,以為是寶,便讓手下人裝了幾口袋石頭馱回酒泉城,找來玉石工匠将這些石頭做成白色的高腳酒杯,進貢到長安,引起了不少文人的雅興,寫了好多“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之類的詩句。

  正因這夜光杯出了名,再者石得名星星石,山得名星星山,山之峽亦取名星星峽。由此“猩猩峽”便改成了如今的“星星峽”。

  如今,進入新疆星星峽前的馬蓮井就有一座樊梨花廟。在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東部六十多公裡的老伊梨,原來也有一座樊梨花廟和碑,69年珍寶島之戰後被蘇軍搗毀了。 在新疆南北很多地方都能看見漢唐的古烽火台。

  而千百年來,作為新疆的門戶,星星峽的地位也時興時衰,其功能逐漸由軍事要隘變成了進出新疆的陸路交通樞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