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北宋仁宗時期官員,我國曆史上的著名人物,傑出的清官代表。在中國曆史上,宋仁宗與包拯可謂是君聖臣賢,兩人譜寫了一段又一段曆史佳話,比如包拯勸谏宋仁宗時,說到精彩之處時,唾沫星子四處飛濺,噴到了宋仁宗趙祯的臉上,宋仁宗隻是偷偷的用衣袖擦了擦。
然而,現代科技解析包拯屍骸,結論卻令人不解,因為包拯體内汞含量超标:難道宋仁宗是僞仁義,包拯實際是被宋仁宗暗中毒殺?
1973年4月,安徽合肥鋼鐵廠二廠擴建,位于該廠附近的所有墳墓都要遷走,于是安徽省博物館開始對包拯墓進行搶救性挖掘。
關于包拯墓當時有兩種說法,一是包拯埋葬于河南鞏縣,一是合肥大興集。在沒有挖掘之前,誰無法确定包拯墓到底在哪。
經過挖掘之後,考古專家根據出土的包拯墓志銘,以及十二時神傭(北宋規定二品以上官員才能陪葬)等,最終一錘定音,包拯墓就在合肥。
需要說明的是,墓葬西南角的一個墓穴中,考古專家挖出十二時神傭,由此确定包拯墓曾有過遷移。
然而,專家在解讀包拯墓志銘時,卻引起波瀾,因為墓志記載的包拯死因,實在過于離奇,讓人難免惡意猜測包拯或死于非命。
包拯墓志:嘉佑七年五月己未,方視事,疾作為歸。上遣使賜良藥,辛未,遂以不起聞。
1062年5月己未日,包拯還能處理政務,然後就因疾病在家休息,宋仁宗派人送來“良藥”。但13天之後的辛未日,包拯病情急速惡化,就此與世長辭。
如果沒有服用皇帝送的藥物而死,那麼包拯之死不會留有争議,然一旦遇到皇帝賜藥,這就不好說了,畢竟自古伴君如伴虎,即便這是一頭史上有名的仁義之虎。魏征屢次犯顔勸谏,不也讓李世民殺意頓起嗎?因此,如果說宋仁宗對經常勸谏的包拯有殺意,也不足為奇。
從發病到去世隻有13天,引起很多人的關注和懷疑:包拯是正常死亡,還是服藥後被毒死?
為此,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與安徽省博物館等機構,用先進的同步輻射X射線熒光分析技術并配合其他研究手段,對包拯頭骨進行微量元素含量測定,以找出真相。
現代科學解析結論:砷等有毒元素均比現代人頭骨中含量低,但包拯頭骨中汞含量為0.14,比現代人的含量高。衆所周知,“砷”與“汞”(俗稱水銀)都是劇毒,是古代殺人放火必備良藥,其中砒霜、鶴頂紅中都含有“砷”。
包拯頭骨中含汞量超标,說明存在汞中毒可能,難道包拯真是被皇帝謀殺?
學者研究認為,包拯并非死于汞中毒,因為這一汞含量還不足以緻死,因此包拯頭骨中汞含量超标,要麼将含汞的朱砂當藥吃了,要麼使用朱砂保存屍體之用。朱砂雖然含汞,但的确是一味中藥,在《本草綱目》等中醫典籍中皆有記載。因此,包拯藥方中含有朱砂,也不值得驚奇。
更為重要的是,1062年5月(農曆)包拯去世時,天氣無比炎熱,想要将包拯屍骨從河南運到老家合肥,不進行防腐處理肯定不行,而朱砂就是防腐良藥。包拯下葬之後,一段時間後,朱砂最終滲透到了包拯身體裡,由此導緻包拯頭骨汞含量超标。
因此,可以确定包拯屬于正常病故,并沒有什麼陰謀論,給包拯畫上了一個幾乎圓滿的句号。之所以說“幾乎”,是因為包拯死後千年不得安甯。
考古确認,金兵南下侵入安徽時,包拯墓遭瘋狂盜掘,甚至一度被暴屍荒野,後人将之在旁邊草草掩埋,所以被移葬的包拯墓中遺骨淩亂不堪。對一個千古清官如此喪心病狂的盜墓,足見金兵之野蠻超出了想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