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古代的皇帝、國王有哪些稱呼麼?查查資料再仔細推敲一下,我們會發現漢字真的特别有意思,簡練、直接,還信達雅。
每一個稱謂都有各自的涵義。
看過《長安十二時辰》的你不會陌生,唐代尊稱皇帝“聖人”,與聖比肩、見賢思齊,何等尊貴。而看過《清平樂》的你也熟知,宋朝皇帝的專屬稱呼就變成了“官家”,意為官府和朝廷。某種意義上來說不同的稱謂也體現了不同朝代的決策制度,唐皇一言九鼎,宋帝與百官共治。
皇帝也有自稱,春秋戰國的時候,諸王自稱不是“孤”就是“寡人”。前者很好理解,就是孤獨的意思,後者則是“寡德之人”,是君王、諸侯主的自謙。中國古代講究以德配天,上天隻會把權力降下給有德之人,忝居高位,寡人需自省。
帝王們也有自己的煩惱,你看,孤獨不?煩惱不?懂我的能臣少之又少,要求我德才兼備的百姓比比皆是。
皇帝要掌管一個國家,要統禦萬民,當然不可能卷起袖子天天與民同勞下地插秧。天顔難得一見,就連臣子向天子進言,也不能直呼天子,要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
帝王宮殿的台階就是“陛”,侍者就是“陛下”,這個稱呼實際上就告訴所有人,也提醒皇帝自己,你要保持和臣下的距離。
所以你看,自古以來,當權者都知道,想要操盤全局、天下大事盡在掌握,就必須要排除掉一些濾鏡的幹擾。孔夫子說,近則不恭;戴高樂說,距離産生美。意思都是一個樣,當權者行事,要理智一點,不要讓感情羁絆影響自己的決策。
叫我說,當老闆也是一樣。
什麼是老闆?老得拍闆的人就是老闆。既然動不動就要拿主意,那還是“孤”、“寡”一點比較靠譜。
有研究顯示,一個人一天要做大大小小多達3萬多個決策,做決策本來就是一件錯誤率很高的事情。正确決策會帶來的正向影響往往又會疊加,所以有時候一個創業者踩對了風口、開局不錯,很快公司就發展起來了,大有破竹之勢。
但是隻要老闆在決策前投入了大量的情感因素,或者說簡單點,就是想太多,他就很難保證決策的正确率了。
所以很多人會請第三方來做決策。
現在有個新興職業挺有意思的,美其名曰“高考志願填報指導師”,其實就是幫助客戶來選個學校選個專業。我們很難想象有人會花幾萬塊錢請一個專門的第三方人士來幫自己的小孩分析,他最适合什麼專業,哪個學校哪個方向比較好,好在哪裡。
做家長的總歸比較了解自己的孩子,為什麼要出這麼多錢?因為自己眼裡的孩子永遠帶着濾鏡,或多或少會不客觀。第三方做的決策是不帶感情因素的,純理性探讨,100%商業行為。甲方有這麼多需求,預算給足,乙方給你報告出齊,你挑個最滿意的方案。
同理,什麼小三勸退師、離婚财産分割師,都是一樣的道理。決策者能和決策可能涉及到的利益相關方保持距離,就事論事最理智。
有的老闆創業的時候帶着些許江湖俠氣,和員工稱兄道弟,整天都在一起奮鬥,甚至同住一片屋檐下。但是到了一定規模,要做決策的時候,真就得和這些哥們兒疏遠一點。
我曾經也有過這個階段,以至于後面做決策的時候經常會很痛苦,尤其是員工的發展跟不上公司發展的速度,要分道揚镳的時候,誰都免不了摻雜一些感情因素。
後來我訪談過很多企業家,有一些直到今天仍然保持着和員工定期聚餐的習慣。我會直言,一定要注意和員工保持距離。
因為有的員工、乙方、合作夥伴會期望通過和你聚餐建立感情,然後在你做決策的時候對你産生影響。
已經産生感情投入、距離加持的沉沒成本可能很難找平了,但未來可能存在的負面影響勢必要通過接下來的刻意疏離而排除。
我幾年前就從微信裡删除了公司裡除了高管以外的所有員工,不僅節約了大量時間,還給了我額外驚喜——決策的時候永遠不用給員工加buff和濾鏡,我完全可以隻看數據,選擇最理智的做法。
最棒的是,因為和員工之間有了距離,他們沒法來找我訴苦,倒逼着管理層成長起來,擔下了許多事兒。
我反而成了朋友圈裡最“潇灑”的老闆。
當老闆跟做帝王有時候有異曲同工之處,咱們都得孤獨地做決策,都必須少跟底下的人産生感情。
天子、陛下、聖人,都有很強的距離感,老闆、老總、老大聽上去就接地氣多了。但是歸根結底,叫什麼不重要,組織内部能建立一個理性的長效的決策機制才是重中之重。
全指望掌舵的,他萬一上頭了呢?全指望集體投票,搞不好創始人就被架空出局了。
老闆要學會通過制度來找補人性的不足。
所以,做老闆要看看皇帝是怎麼當的,沒啥事兒不要去操心員工家裡幾口人房貸多少錢和公司有多深的感情羁絆。
搞錢,專心搞錢,然後開疆辟土,創造更多搞錢的機會,讓更多員工可以想搞錢的搞錢,想搞權的搞權,想搞名的搞名。
到時候你隻管做個寡德之人,員工會給你造王座、宮殿、甚至神壇。
[贊]
發錢/提拔/重用/孵化=老闆英明!你看,員工比你理性多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