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剛剛過了立夏,便覺得天氣稍長、萬物郁蔥了。
人間四季,每一個季節都有着各自的美好。正如這夏日,綠樹成蔭、池塘清淺,微風習習、花香滿院。這一份甯靜和生機,又是春天和秋天難以比拟的。
與今人忙碌的生活相比,古人可以說更懂生活。無論在唐詩還是宋詞裡,那字字玑珠的字裡行間,無不呈現和輝映着如親臨般的萬象盛景。看着眼前的夏日盛景,前人也寫盡了情懷與風華,其中作者之見,最有詩意、最具美感的當屬高骈的《山亭夏日》。
唐·高骈·《山亭夏日》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這是一首描寫夏日風光的七言絕句。全詩用近似繪畫的手法,為我們描摹了一幅夏日景象圖:綠樹陰濃,樓台倒影,池塘水波,滿架薔薇,構成了一幅色彩鮮麗、情調清和的圖畫。
這一切都是詩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繪的所見所感所聞。山亭和詩人雖然沒有在詩中出現,然而當人在欣賞這首詩時,卻仿佛看到了那個山亭和那位悠閑自在的詩人。
首句“綠樹濃陰夏日長”,一個“濃”字便将夏日的繁茂景象和盤托出,颔聯“樓台倒影入池塘”,“入”字用得極為巧妙,用動感反襯出了池塘的胸懷之大。
作者之見,寫的最妙的還是最後兩句。“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當清爽的夏風,輕輕吹動水晶簾子,并将滿院的薔薇花香微微送來,這是何等惬意的意境呢?況且這兩句詩裡的每一個字,都好像“水晶”“珍珠”一樣,晶瑩剔透的落在了心上。
這裡關于“水晶簾動”的說法,主要有兩種不同的看法。
其一,有的學者認為是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瑩透澈;微風吹來,水光潋滟,碧波粼粼。詩人用“水晶簾動”來比喻這一景象。其二,還有一部分學者認為,是真真切切的水晶簾子,在微風的吹拂下,随風擺動。且“微風起”和“一院香”相互呼應,都是院中的景象。
作者之見,還是比較傾向于第二種說法。話說,詩人高骈當時寫出這首詩後,很快便吸引了很多人關注,都被這首詩裡的詞句和意境所吸引,由此也成為傳唱千年的不朽佳作。
談及高骈,可能很多人都覺得比較陌生。
據記載,高骈本是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孫,生于禁軍世家,武将出身。也曾經為鎮壓黃巢的起義軍立下了汗馬功勞,被唐僖宗封為渤海郡王。但是他又好文學,能作詩,計有功稱其"雅有奇藻"。另外,還有一雅号叫做“落雕侍禦” 。
史料記載,高骈早年在禁軍任職。一天,高骈見有兩隻雕在天上并飛,說:“我如能發迹,便能射中。”一箭射去,貫穿兩雕。衆人大驚,自此稱他為“落雕侍禦”。
讀者們, 關于“高骈《山亭夏日》”,大家怎樣看?如果喜歡本文章,請轉發收藏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