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水泥穩定土配比标準

水泥穩定土配比标準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3 05:39:15

水泥穩定土定義:在經過粉碎的或原來松散的土中,摻入足量的水泥和水,經拌和得到的混合料在壓實和養生後,當其抗壓強度符合規定的要求時,稱為水泥穩定土。用水泥穩定細粒土得到的強度符合要求的混合料,視所用的土類而定,可簡稱為水泥土、水泥砂或水泥石屑等。用水泥穩定中粒土和粗粒土得到的強度符合要求的混合料,視所用原材料而定,可簡稱為水泥碎石、水泥砂礫等。

水泥穩定土配比标準(水泥穩定土施工方案)1

1、準備工作

(1)準備下承層當水泥穩定土用作基層時,要準備底基層;當水泥穩定土用作底基層時,要準備土基。無論底基層還是土基,都必須按規範進行驗收,凡驗收不合格的路段,必須采取措施,使其達到标準後,方可鋪築水泥穩定土層。如底基層或土基已遭破壞,則必須作如下處理:

a、對土基必須用12~15t三輪壓路機或等效的碾壓機械進行碾壓檢驗(壓3~4遍)。在碾壓過程中,如發現土過幹、表層松散,應适當灑水;如土過濕,發生“彈簧”現象,應采取挖開晾曬、換土、摻石灰或粒料等措施進行處理。

b、對于底基層,根據壓實度檢查和彎沉測定的結果,凡不符合設計要求的路段,必須根據具體情況,分别采用補充碾壓、加厚底基層、換填好的材料、挖開晾曬等措施,使其達到标準。

c、底基層上的低窪和坑洞,應仔細填補及壓實,達到平整。底基層上的搓闆和車轍,應刮除;松散處,應耙松灑水并重新碾壓。

d、逐一斷面檢查土基或底基層标高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平整度、壓實度、路拱是否符合規定,且應沒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軟弱地點。應注意在槽式斷面的路段,兩側路肩上每隔一定距離(5~10m)應交錯開挖洩水溝或做盲溝,以便排出路基積水。

(2)測量首先是在底基層或土基上恢複中線。直線段每15~20m設一樁,平曲線段每10~15m設一樁,并在對應斷面路肩外側設指示樁。其次是進行水平測量。在兩側指示樁上用紅漆标出水泥穩定土層邊緣的設計高。

(3)确定合理的作業長度确定路拌法施工每一作業段的合理長度時,應考慮如下因素:水泥的終凝時間;延遲時間對混合料密實度和抗壓強度的影響;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的效率和數量;操作的熟練程度;盡量減少接縫;施工季節和氣候條件。一般寬7~8m的穩定層,每一流水作業段以200m為宜。但每天的第一個作業段宜稍短些,可為150m。如穩定層較寬,則作業段應該再縮短。

(4)備料在采備集料前,應先将料場的樹木、草皮和雜土和雜土清除幹淨。采集集料時,應在預定采料深度範圍内自上而下進行,不應分層采集,不應将不合格的集料采集一起。在集料中超尺寸顆粒應予篩除。對于粘性土,可視土質和機械性能确定土是否需要過篩。

(5)計算材料用量方法同石灰穩定土。

水泥穩定土配比标準(水泥穩定土施工方案)2

2、對土質的要求

對土的一般要求是易于破碎,滿足一定的級配,便于碾壓成型。高速公路工程上用于水泥穩定層的土,通常按照土中組成顆粒(包括碎石、礫石、砂顆粒,不包括土塊和土團)的粒徑大小和組成,将土分為下列三種:

細粒土:顆粒的最大粒徑小于9.5mm,且其中小于2.36mm的顆粒含量不小于90%(如塑性指數不同的各種粘性土、粉性土、砂性土、砂和石屑等)。

中粒土:顆粒的最大粒徑小于26.5mm,且其中小于19.0mm的顆粒含量不小于90%(如沙礫石、碎石土、級配沙礫、級配碎石等)。

粗粒土:顆粒的最大粒徑小于37.5mm,且其中小于31.5mm的顆粒含量不小于90%(如沙礫石、碎石土、級配沙礫、級配碎石等)。

水泥穩定土結構層的施工:

水泥穩定土結構層宜在春末和氣溫較高季節組織施工。施工期的日最低氣溫應在5℃以上,在有冰凍的地區,并應在第1次重冰凍(-3~-5℃)到來之前半個月到一個月完成。

在雨季施工水泥穩定土,特别是水泥土結構層時,應特别注意氣候變化,勿使水泥和混合料遭雨淋。降雨時應停止施工,但已經攤鋪的水泥混合料應盡快碾壓密實。路拌法施工時,應采取措施排除下承層表面的水,勿使運到路上的集料過分潮濕。

水泥穩定土配比标準(水泥穩定土施工方案)3

3、拌和

(1)攤鋪水泥在人工攤鋪的集料上,用6~8t兩輪壓路機碾壓一遍,使其表面平整,然後按計算的每袋水泥的縱橫間距,用石灰或水泥在集料層上做安放每袋水泥的标記,同時劃出攤鋪水泥的邊線。水泥應當日用汽車直接送到攤鋪路段,每袋水泥從汽車上直接卸在做标記的地點,檢查有無遺漏和多餘。運水泥的車應有防雨設備。打開水泥袋,将水泥倒在集料層上,用刮闆将水泥均勻攤開。應注意使每袋水泥的攤鋪面積相等,水泥攤鋪完後,表面應沒有空白,但也不過分集中。

(2)幹拌①用穩定土拌和機拌和。拌和深度應達穩定層底。應設專人跟随拌和機,随時檢查拌和深度并配合拌和機操作員調整拌和深度。嚴禁在拌和層底部留有“素土”夾層。應略破壞(約1cm左右)下承層的表面,以利上下層粘結。通常應拌和兩遍以上。在最後一遍拌和之前,必要時可先用多铧犁緊貼底面翻拌一遍。直接鋪在土基上的拌和層也應避免“素土”夾層。

②在沒有專用拌和機械的情況下,也可用農用旋轉耕作機與多铧犁或平地機相配合進行拌和。先用平地機或多铧犁(4铧犁或5铧犁)将鋪好水泥的集料翻拌兩遍,使水泥分布到集料中,但不翻犁到底,以防止水泥落到底部。第一遍由路中心開始,将混合料向中間翻,同時機械應慢速前進。第二遍相反,由兩邊開始,将混合料向外側翻,接着用旋轉耕作機拌和兩遍再用多铧犁或平地機将底部料翻起。随時檢查調整翻拌深度,使穩定土層全部翻透。嚴禁在底部留有“素土”夾層,也應防止過多破壞下承層的表面,通常應翻犁兩遍,接着再用旋轉耕作機拌和兩遍,用多铧犁或平地機再翻犁兩遍。

③在沒有專用拌和機械的情況下,還可以用缺口圓盤耙與多铧犁或平地機相配合,拌和水泥穩定中粒土和粗粒土。用平地機或多铧犁在前面翻拌,用圓盤耙跟随在後面拌和,即采用邊翻邊耙的方法。圓盤耙的速度應盡量快,使水泥與集料拌和均勻。共翻拌4遍,開始的兩遍不應翻犁到底,以防水泥落到底部。後面的兩遍,應翻犁到底,随時檢查調整翻犁的深度,使穩定土層全部翻透。

(3)灑水的濕拌幹拌過程結束時,特别是在用農業機械進行拌和的情況,如果混合料含水量不足,灑水車的數量應視水源遠近而定,常用的灑水車僅兩側各有一個噴嘴,噴出的水量不均勻,不适宜用作路面施工。應在後面改接一根Φ50mm、長約2m的橫向水平鋼管,管壁鑽三排,Φ4mm的孔眼。灑水車不應使灑水中斷,灑水距離應長些,水車起灑處和另一端調頭處都應超出拌和段2m以上。灑水車不應在正進行拌和的以及當天計劃拌和的路段上調頭和停留,以防局部水量過大。灑水後,應再次進行拌和,使水分在混合料中分布均勻。拌和機械應緊跟在灑水車後面進行拌和,尤其在縱坡大的路段上應配合緊密,以減少水分流出。灑水及拌和過程中,應及時檢查混合料的含水量,可采用含水量快速測定儀測定混合料的含水量。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也可以在現場人工控制。最佳含水量時的混合料,在手中能緊捏成團,落在地上能散開,并應參考室内擊實試驗最佳含水量的混合料的狀态。水分宜略大于最佳值,穩定粗粒土和中粒土,應較最佳含水量大0.5%~1.0%,穩定細粒土,較最佳含水量大1%~2%,不應小于最佳值,以補償施工過程中水分的蒸發,并有利于減輕延遲時間的影響。在灑水拌和過程中,還要人工配合揀出超尺寸顆粒,消除粗細顆粒“窩”以及局部過分潮濕或過分幹燥之處。拌和完成的标志是:混合料沒有灰條、灰團和花面,沒有粗細顆粒“窩”,且水分合适。

水泥穩定土配比标準(水泥穩定土施工方案)4

4、攤鋪和碾壓

(1)混合料運到現場後,應采用瀝青混凝土攤鋪機或穩定土攤鋪機攤鋪混合料,攤鋪機宜連續攤鋪。

(2)在攤鋪機後面應設專人消除粗細集料離析現象。

(3)基礎分兩層施工時,在鋪築上層前應在下層頂面先灑水濕潤。

(4)混合料每層攤鋪厚度應根據碾壓機具體類型确定。用12t—15t三輪壓路機碾壓時,每層的壓實厚度不應超過15cm;用18t-20t三輪壓路機和振動壓路機碾壓時,每層的壓實厚度不應超過20cm;采用能量大的振動壓路機碾壓時,經過試驗可适當增加每層的壓實厚度。壓實厚度超過上述規定時,應分層鋪築,每層最小壓實厚度為lOcm。

(5)水泥穩定土混合料的密實度(重型擊實法)上基層不得少于98%;底基層不得小于97%。

(6)水泥穩定土施工時嚴禁用薄層貼補法進行找平。

(7)當混合料的含水量達到最佳含水量時,應立即用輕型兩輪壓路機并配合12t以上壓路機在結構層全寬内進行碾壓。碾壓時應重疊1/2輪寬,後輪應超過兩段的接縫處。後輪壓完道面全寬時為一遍,一般需壓6—8遍,直到達到要求的密實度為止。

(8)壓路機的碾壓速度,頭兩遍以1.5-1.7km/h為宜,以後逐漸增加到2.0—2.5km/h。

(9)為保證穩定土層表面不受損壞,嚴禁壓路機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壓的地段上調頭或急刹車。

(10)碾壓過程中,水泥穩定土的表面應始終保持濕潤,如水份蒸發過快,應及時補灑适量的水份。

(11)碾壓過程中,如有“彈簧”、松散、起皮等現象,應采取有效措施處理,達到質量要求。

(12)水泥穩定土應盡可能縮短從加水拌和至碾壓終了的延遲時間,延遲時間不應超過2ho宜在水泥初凝前并應在試驗确定的延遲時間内完成碾壓,達到要求的密實度。碾壓結束之前,其縱橫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13)用攤鋪機攤鋪混合料時,不宜中斷,如因故中斷時間超過2h,應設置橫向接縫。設置橫向接縫時,攤鋪機應駛離混合料末端,人工将末端含水量合适的混合料修整整齊,緊靠混合料處放置與壓實厚度相同的方木,整平緊靠方木處的混合料,方木另一側應支撐牢固以防碾壓時将方木移動,用壓路機将混合料碾壓密實。在重新攤鋪混合料之前,将固定物及方木移去,并将四周清理幹淨。攤鋪機返回到已壓實層的末端,重新開始攤鋪下一段的混合料。

(14)宜采用多台攤鋪機前後相距5m·8m并排同步向前推進攤鋪混合料,以減少縱向接縫數量。在縱向接縫處,必須垂直相接,嚴禁斜面搭接。縱縫的設置,在前一幅攤鋪時,靠中央的一側用方木或鋼模闆做支撐,支撐高度與穩定土層的壓實厚度相同。養護結束後,在攤鋪另一幅之前,拆除支撐。

水泥穩定土配比标準(水泥穩定土施工方案)5

5、水泥穩定土的優缺點

(1) 優點

a、水泥穩定土的強度高,穩定性好;

b、水泥穩定土的整體性好,承載力高;

c、水泥穩定土的強度可以調整,7d抗壓強度可以小于1.0mpa,也可以達到素混凝土強度10mpa以上;

d、幾乎各種土都可以用水泥進行穩定;

e、水泥穩定土既可以在公路上就地拌和,又可以集中廠拌,便于施工;

f、在缺乏粒料地區,采用水泥穩定土是比較經濟的。

(2)缺點

a、不能直接接受汽車輪胎的磨耗作用。

b、收縮系數大,易産生收縮裂縫;

c、因為水化和結硬左右比較快,施工期短;

d、不宜在雨季施工,或雨季施工較困難。

水泥穩定土配比标準(水泥穩定土施工方案)6

6、施工中相關要求

水泥穩定土結構層施工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1)土塊應盡可能粉碎,土塊最大尺寸不應大于15mm。

(2)配料應準确。

(3)路拌法施工時水泥應攤鋪均勻。

(4)灑水、拌和均勻。

(5)應嚴格控制基層厚度和高程,其路拱橫坡應與面層一緻。

(6)應在混合料處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氣候炎熱幹燥時,基層混合料可大1%~2%)時進行碾壓,直到達到下列按重型擊實試驗法确定的要求壓實度(最低要求)。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