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美容與一般的化妝品美容,手術美容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一個是本質上的,另一個是表面上的。
艾灸美容有效嗎?艾灸美容的方法
艾灸美容有效嗎
艾灸的美容與一般的化妝品美容,手術美容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一個是本質上的,另一個是表面上的。化妝品可以掩飾你的不足,手術可以改造你的結構,可以滿足你暫時的虛榮心,但這些都無法給你真正的健康。
因為健康而使你青春常駐,容光煥發,思維敏捷,反應靈敏,那又是另一種不同層次上的美。通過吃藥,打針或者鍛煉,你或許也可以或多或少地達到你期望的效果。但沒有灸療好,艾灸是驅散疲勞,恢複元氣,補充體能,平衡陰陽的最有效的手段。艾灸美容效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面部皮膚方面:
可加速皮膚的血液循環,使老化細胞代謝,新細胞再生加強,淡化色斑,減少皺紋,使膚色紅潤,延緩衰老。
眼部方面:
可改善眼袋、黑眼圈、眼睑下垂、皺紋、延緩眼部的松弛老化現象,使眼部恢複光彩。
身體方面:
可疏通經絡、和諧肮髒、平衡陰陽、調整生理機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強身健體。
有這麼幾種女性艾灸美容效果佳:
1、臉上痘痘長得成片的女性,往往有嚴重的帶下病,“清熱解毒”往往沒有任何效果,因為她們的這種熱往往是虛熱,而不是實熱,補充陽能尚且不逮,何況雪上加霜。所以艾灸是最佳的選擇。
2、臉上長有黃褐斑的女性,往往肝腎虧虛,體質嚴重偏于酸性,用艾灸治療,往往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
3、虛胖的女性,并不是營養過剩,但營養過剩不過是西醫上的一個概念,中醫裡面沒有這樣的說法。即使是肥胖的小孩子,也往往并不是營養過剩,而是陽能不足,往往是因為在懷孕期間,父母還有不少的性生活,導緻孩子先天不足,肝腎機能失衡,脾髒運化無力。虛胖女性則往往有崩漏暗疾,失血過多。太過肥胖往往是因為脾腎陽虛,太過瘦弱,則往往是肝腎不足。
4、乳頭過早地顔色變暗淡,或者乳頭凹陷的女性,往往嚴重肝腎虧虛,沖脈,任脈虛寒,有的甚至還有咳嗽的毛玻
這些問題如果使用艾灸美容都有很好的效果。
艾灸美容的穴位
艾灸既然能美容,那都有哪些穴位可以進行艾灸美容呢?艾灸美容穴位主要有合谷、背部腧穴、太溪、水分、三陰交、血海、氣海、關元、足三裡等。
1、合谷:合谷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近第二掌骨之中點處。合谷穴是手陽明大腸經原氣彙聚的重要穴位。《四總穴歌》說“面口合谷收”,就是說合谷穴具有治療面部病症的作用,因為合谷穴可疏通局部經絡氣血。
2、背部腧穴:膈俞,在第7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肝俞,在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腎俞,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脾俞,在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艾灸這些穴位,可增強機體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消除水腫。
3、太溪:位于足内側,内踝後方,在内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艾灸此穴,可滋陰益腎。
4、水分:水分臍上1寸處。此穴可助收腹去脂,同時可消除水腫。
5、三陰交:三陰交在内腳踝上3寸,胫骨内側緣後方。艾灸此穴可調整機體的陰陽平衡,調節内分泌。
6、血海:大腿内側,膝蓋骨内側端向上2寸,股四頭肌内側頭隆起處。
7、關元:小腹正中,肚臍下面一巴掌的位置(四指并攏的寬度)。
8、氣海:肚臍下面,肚臍和關元穴的中點。
9、足三裡:取穴時,由外膝眼向下量4橫指,在腓骨與胫骨之間,由胫骨旁量1橫指,該處即是。
做美容灸時,用無煙艾灸條溫和灸以上穴位,每次艾灸10-15分鐘,艾灸距離穴位3-5厘米,每天艾灸一次,灸至穴位暖和、微微發紅即可,10次為一療程。
艾灸美容的方法
艾灸棒内膽頭朝下,從内膽尾部裝入艾條,使艾條落入内膽頭部,再将内膽放入艾灸棒外殼,通過内膽尾部彈簧進行調整使夾住艾條的内膽落到外殼的頭部,使用5分鐘左右要按一下内膽尾部彈簧讓艾條往前移動,以免熄滅。用完一根後要清理灰塵後再使用第二根。在使用過程中請勿敲打艾灸棒,這樣會導緻艾條熄滅和斷裂(無煙艾條會相對易斷。使用時敬請注意:艾條燃燒一定時間,艾灸棒頭會比較燙。建議使用者在手掌滾動來降低溫度。每次使用前須在施灸部位抹上溫灸用的艾精油。
1、面部溫灸方法:額頭→太陽穴→眼部(瞳子膠、承泣、四白)→臉頰→鼻翼→嘴周→颌尖→頸部→耳周,以此順序由下向上打圈,上有力下無力。面部時間:10分鐘,眼部時間:3分鐘。
2、身體溫灸方法:腹部用精油按摩完之後進行溫灸。用溫灸棒在腹部來回滾動,再點臍周穴點:歸來、氣海、關元。時間:15分鐘。
操作步驟:
1、将艾條一端點燃,将燃端向前放入溫灸棒中。
2、輕壓溫灸棒彈簧,使艾條落至頂端
3、以手掌試溫度高低,确定溫度适中,即可開始溫灸。
4、每次灸5-15分鐘,使穴點經絡疏通皮膚光滑、紅潤。
艾灸美容的注意事項
1、施灸後當天需避風寒,保持情緒平穩,飲食素淡為宜,切忌生冷厚味。
2、大饑大飽、勞累醉酒、情緒不甯時不宜施灸。
3、施灸後不要立即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4、施灸後,要喝比平常量多的溫開水(不能喝冰水),以幫助排出體内的毒素。
5、施灸後,會發熱、口渴、上火、皮膚瘙癢,有的還會起紅疹、水疱,有疲倦、便秘、尿黃、出汗、牙痛、耳鳴、陰道不規則流血、全身不适等現象,一般不要驚慌。這個時候,可以艾灸足三裡穴引火下行,還可以多喝水,必要時停灸或隔天施灸,很快這些症狀就會消失。若症狀持續,可至醫院專科處理。
6、掌握熱量,防止燙傷。尤其對局部皮膚知覺減退及昏迷患者。
7、做好防護,以防艾火掉下燒傷皮膚與燒壞衣褥。使用溫針時,可用硬紙片剪一小孔,套住針體平放在進針處,即可避免艾火直接掉落于皮膚上。施灸後艾條必須徹底熄滅,以防失火。
8、艾炷灸容易起疱,應注意觀察,如已起疱不可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水疱過大,經75%乙醇消毒後用注射器将疱内液體抽出,外塗甲紫,再用敷料保護,以防感染。婦女妊娠期間,小腹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