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6個時刻家長要多抱抱孩子

6個時刻家長要多抱抱孩子

母嬰 更新时间:2025-02-07 00:05:47

  意大利一項研究顯示,孩子經常得到父母的擁抱,不太容易抑郁,并有信心來解決各種問題。美國心理學家赫洛德·傅斯博士則發現,擁抱能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質,讓他們變得更堅強。尤其在以下幾個時刻,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擁抱。

  1、剛出生時。

  國外研究發現,寶寶出生1小時内,母親就應抱抱他,進行親密的肌膚接觸。這樣做可以減少寶寶的應激反應、減少哭鬧、增加睡眠,有利于嬰兒的生長發育。另一項研究顯示,出生後0~2個月就接受撫觸的兒童,智能發育指數(MDI)比不做撫觸的兒童高7.4分。

  2、哭泣時。

  哭泣是人類的本能,其背後隐藏着複雜的情緒,可能是恐懼、受傷,也可能是饑餓、委屈等。孩子的表達能力不完善,很難讓父母及時、正确地理解其哭泣的真正原因。嬰兒哭泣時,家長要檢查孩子是否有生理需求要滿足,比如餓了、需要換尿布等。大一點的孩子哭了,父母要問清楚他們的需要。如果受了委屈,不妨蹲下身,将孩子擁入懷中,給他們安全感。

  3、剛睡醒時。

  大人們睡醒都有“起床氣”,孩子剛睡醒時,也可能不适應,難免會産生失落感,周圍熟悉的世界也似乎變得陌生。此時,家長可以抱着寶寶四處看看,幫他們盡快擺脫剛睡醒的懵懂狀态。

  4、受挫時。

  當嬰兒突然被巨大的聲音吓到時、走路摔倒時,當幼兒在學習、人際交往等方面受挫時,家長的擁抱就是最好的心靈港灣,能讓幼小的心靈得到撫慰,盡快忘記剛剛發生的不愉快。如果得不到家長的及時擁抱,孩子就不得不獨自面對難以承受的壓力。久而久之,他們可能會養成冷漠、自私等不良個性。

  5、面臨陌生環境時。

  6個月左右的寶寶開始怕生,他們對陌生人或陌生環境都可能産生抗拒心理。而即将上幼兒園的孩子,面對陌生的環境、夥伴和生活方式,更像是面對一場“劫難”。這些時刻,家長都要抱抱孩子,等他熟悉之後,再鼓勵他離開大人的懷抱。

  6、與孩子分别時。

  現代社會流動性強,親子間難免面臨或長或短的分離。比如家長出差、過年一方要加班等,就不得不與孩子分别。從心理學角度講,分離是孩子遭遇的較為嚴重的心理危機,如果家長處理不好,孩子容易出現分離焦慮,長大後也難以信任他人。分别時,父母要給孩子一個擁抱,告訴他們爸爸媽媽不是抛棄他,隻是短暫地離開,而且父母會一直想着他,愛着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