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白族有什麼風俗習慣?少數民族白族的來曆習俗

白族有什麼風俗習慣?少數民族白族的來曆習俗

民俗 更新时间:2024-12-23 21:17:21

  白族是我國西南邊疆一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麗江、碧江、保山、南華、元江、昆明、安甯等地和貴州畢節、四川涼山、湖南桑植縣等地亦有分布。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白族人口數1858063。

  白族有什麼風俗習慣?中國少數民族白族的來曆習俗

  使用白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還有說法主張白語(白族的語言)、土家語也屬于漢語族。絕大部分操本族語,通用漢語文。元明時使用過“僰文”(白文),即“漢字讀白”。使用漢字書寫,有自己的語言,文學藝術豐富多彩。善經營農業、鹽漬杜鵑花。三道茶是雲南白族招待貴賓時的傳統飲茶方式。

  白族的起源

  《白古通記》:西天天竺摩竭國阿育王骠苴音斜。低娶欠蒙虧為妻,生低蒙苴。苴生九子,長子蒙苴,附羅十六國之祖;次子蒙苴廉,吐蕃之祖;三子蒙苴諾,漢人之祖;四子蒙苴酬,東蠻之祖;五子蒙苴笃,生十二子,七聖五賢,蒙氏之祖;六子蒙苴托,獅子國之祖;七子蒙苴林,交趾國之祖;八子蒙苴頌,白子國仁果之祖;九子蒙苴閦,初六切。白夷之祖。

  〈哀牢夷傳〉(哀牢,今永昌府):哀牢蠻蒙伽獨捕魚易羅池在永昌府城南。溺死。其妻沙壹一作壺。往哭之水邊,觸一浮木,有感而妊,産十子。後攜子至池上,木化為龍,人言曰:我子安在?九子驚走,獨季子背龍而坐,龍舐其背。蠻語謂背為九,坐為隆,故名之曰九隆氏。哀牢山一名天井山,在永昌府。下有婦名奴波息,生十女,九隆弟兄娶之,立為十姓:董、洪、段、施、何、王、張、楊、李、趙,皆刻畫其身象龍文,于衣後着尾。子孫繁衍,居九龍山山在永昌府城南。溪谷間,分九十九部,南诏出焉。

  公元877年(唐僖宗乾符四年),南诏世隆卒,子法(隆瞬)即位,自号“大封人”。“封人”又作“封民”。“封”古音讀“邦”,意義也相同。“封”、“邦”、與“僰”讀音相同。“封人”就是“僰人”。南诏将洱海的十赕稱為“大封民國”,也就是“大僰國”。“僰”字又作“白”字。“大封人”這個專用名稱的出現,标志着洱海諸蠻經過近一個世紀的沖突與融合,形成一個在中國曆史上産生重大影響的民族:白族。

  2008年雲南劍川海門口發掘出迄今3000多年前的古人類文化遺址,表明洱海地區很早就有人類居住,并産生出當時雲南最早的青銅器文明。從明朝到1956年白族民族身份得到确立的幾百年内,是雲南白族大量漢化的過程。現代雲南白族除了大理州外,從丘北的馬者龍、昆明的西山、元江因遠、楚雄南華、保山的舊寨、麗江相互之間呈不連續分布的事實也反映了這一點。曆史學家馬耀的觀點是白族是異源同流,即白族是由一個藏緬文化主心骨的族群同化了大量不同來源的人形成的民族。

  白族的風俗習慣

  白族基本上實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制。兒子成婚後即行分居,父母一般從幼子居住。在地主階級中,有少數是“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同宗同姓不通婚,但例行姑舅表婚。無兒無女的也可以抱養同族弟兄的子女(過繼)或養子。有女無兒的可以招贅,贅婿和養子要改名換姓,才能取得财産繼承權。

  白族婚姻中有入贅的婚俗,入贅的男子不僅在社會上享有同不入贅的男子一樣的地位,而且還受到鄰裡鄉親,女方家成員、親友的尊重,并享有繼承女方家财産的權利和贍養女方父母、照管年幼弟妹直到他們成長成人的責任,人們把這種人贅俗叫“上門”。有的白族人家還有意把兒子“嫁”出去,讨姑爺進門,故民間還有“打發兒子招姑爺”的俗話。白族婚姻,雖受父母包辦,但青年人的戀愛活動比較自由。如果戀愛關系确定,男子願意到女方家上門,在征得雙方父母同意後,定婚時,女方家把男子及男方家長輩親友數人邀請到家,由女方家在宴請賓客時,長輩要當着衆親友的面為他改姓取名。從此他就随妻姓,不再使用原來的姓氏名字,并按女方家在家的排行定男子的排行。自此之後,男子結婚後在女方家成了一員,同輩人之間隻能互相稱兄弟,禁忌把人贅的男子稱為“姐夫”“妹夫”或“姑爺”。

  白族在元代以前全民信仰佛教密宗,受此影響白族地區盛行火葬。元代以後,因受内地漢族和漢文化的影響而改為土葬。喪葬儀式一般比較隆重。

  平壩地區白族人食稻米、小麥,山區的則以玉米、荞子為主。白族人民喜吃酸、冷、辣等口味,善于腌制火腿、弓魚、油雞枞、豬肝酢等菜肴,又喜吃一種别具風味的“生肉”或“生皮”,即将豬肉烤成半生半熟,切成肉絲,佐以姜、蒜、醋等拌而食之。白族人民還喜喝烤茶。

  白族的的婚禮

  白族青年男女的戀愛活動比較自由,他們通常利用勞動、趕集、節日活動及趕廟會的機會談情說愛,通過山歌試探對方,抒發感情,尋覓自己的意中人。當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婚時,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禮時新娘要下廚房制作“魚羹”;婚後第一個中秋節新娘要做大面糕,并以此表現新娘的烹調技藝。婚禮時講究先上茶點,後擺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盤、四盆、四碗)席。

  白族實行一夫一妻制,婚禮隆重、熱烈。按傳統風俗,舉行婚禮這天,新郎和小夥子們必須騎高頭大馬去娶親。新娘娶回後要拜客,由新郎、新娘對家庭中的長輩一一敬拜,然後是請客吃飯。新郎、新娘要陪客人進餐,這時,客人們可向新婚夫婦出難題,也可以讓他們表演節目,婚禮被喝彩聲和歡笑聲籠罩着。最有特色的是在婚禮上燃起辣椒粉,于是在歡聲笑語中許多人都打噴嚏、咳嗽,熱鬧無比。

  背婚是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白族地區普遍流行的一種婚俗。每逢十字路口、三岔道或人員集結的地方,陪賓們便停下來,把嫁妝碼成兩大摞,讓新郎背着新娘圍着嫁妝繞“8”字。

  白族的婚姻共有三種形式:一是嫁女兒到男家,這種形式占大多數;二是招姑爺上門,這種情況主要是女方父母沒有兒子,即使有也是癡憨病殘等,所以才招姑爺上門。上門的姑爺必須改換為女方的姓氏,再由女方長輩重新取名;三是卷帳回門的形式,即男女雙方結婚後七日,妻子帶着丈夫攜帳子、被褥回女方家居住。因為女方家雖有兄弟,但年齡太小,父母年邁,隻好“卷帳回門來贍養老人和照顧年幼的弟妹。等弟弟長大結婚後,男方這才帶着妻子回到男方家生活。這三種婚姻形式由來已久,至今沿用。但不管屬于哪一種婚姻形式,婚期和婚禮的過程基本上是一緻的。隻不過招姑爺上門是女娶男,而不是男娶女,雙方的角色互換而已。兒子成婚後,一般都與父母分居,另外組織小家庭。父母和誰一起生活,由父母自己選擇,一般選擇與幼子一塊生活的居多。因此,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是白族普遍的家庭組織形式。

  按白族的習俗,如果丈夫去世,妻子可以終身守節,也可以另嫁,但另嫁時不得帶走前夫的家産。在個别地區,還有轉房的習俗,兄死後,嫂可以嫁給弟弟,稱為叔就嫂,但這種現象已不多見。

  洱海一帶的白族男方看中某一女子後,便請媒人到女方家來說親。媒人第一次到女方家主要任務是轉達男方家求親的意圖,誇贊準備聯婚的男女雙方,促使女家同意允婚。女方許婚後,媒人便按約定日期把姑娘的生辰八字取回由男方請人合八字,如八字相合,媒人即帶禮物聘金等到女方家回話。給女方家回話時,男方家還要在男方的八字帖上一副對聯的上聯,交給女方對下聯。女方接到回話及禮物聘金以後,在男方送來的八字帖上對好下聯,然後送回男方家由男方收藏。至此,定親一事即告完成。

  婚事定下以後,結婚之前一二個月,男方家要請媒人帶着禮物到女方家,與女方家協商結婚日期,談妥彩禮數目。根據女方家的意願,男方家或者把彩金如數送到女方家,由女方家備辦嫁妝,或者按女方家的要求把嫁妝如數備辦以後送女方家,然後才最後确定新娘出嫁的日期。迎親前後共需四天時間。第一天是賀新人和搭喜棚。新娘的女友和母親一邊将新娘的陪嫁衣服花鞋等裝進衣箱,一面向新娘祝福叮咛,當晚還需要一位女童來“暖被”。男方家則忙着搭喜棚布置新房等等,晚上也要請一位父母雙全的一對男童來“壓床”。第二天為嫁日,由男方家備花轎組織迎親隊伍到女方家把新娘接回來。新郎新娘進洞房後,人們給他們獻上意為先苦後甜的苦茶和甜茶。第三天新郎新娘雙雙到堂前三拜祖宗父母,向親戚長輩敬茶敬酒。第四天新郎與新娘回門,拜見嶽父嶽母,認識親戚長輩。

  蘭坪一帶自稱“那馬”的白族,家裡的女孩長到十五六歲以後,家長大多要在住宅旁為她建蓋一間小房讓她居住。晚上,小夥子們便結伴到姑娘的小房裡去拜訪姑娘,在小房裡,他們或彈口弦唱調子,或低聲細語,互訴衷情。夜闌人靜,雙雙困倦時,便和衣相儇,進入夢鄉。金雞啼鳴,小夥子才與姑娘依依惜别。如兩情相投,即可私訂終身,父母一般不予幹涉。

  白族的民族節日

  火把節、三月街(民族節)、清明節、中元節、冬至是白族傳統的節日。除此之外,白族也和漢族一樣,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至初十過春節,初一有搶新水的習俗,誰第一個接到新年的第一湯泉水,那麼來年裡肯定會很吉祥。在初一到初五不準動除了廚具以外的金屬器具、不準潑水及掃地。初二祭天地,初三祭山川、草原。怒江白族大年三十晚飯前祭祖時,忌諱外人在場。大年三十,要把借給别人的東西要回來,否則來年找錢不順,糧食不豐。因而借了别人家的東西,必須在大年三十之前還給别人。大年初七為女人節,婦女不做飯,不背水,也不做其他任何勞動,而是盡情地玩耍;大年初九為男人節,男人休息。農曆七月十五日為祭祖節。元江縣的白族每年的三月會或天子廟會期間,禁止殺生。雲龍縣的白族,七月半這一天不準人們到處亂走。

  曆史上白族崇拜本主,如今作為一種習俗保留下來,表現為:幾乎每個村寨都有一個本主廟,廟内供奉泥塑或木雕本主神像。進入白族的本主廟,必須虔誠、肅穆,禁止大聲喧嘩,禁止觸摸本主神像。白族也崇拜各種神靈。怒江州一帶的白族,如果有人生病,必須以牛、豬等做犧牲,進行祭天活動。活動一般在村子附近山頂上的一棵大樹下進行,全寨人參加。這棵大樹被視為神聖不可侵犯,禁止砍伐。

  蘭坪縣白族則于每年農曆九十月間舉行原始的祭祀活動。祭祀儀式在村旁一棵大樹下舉行,以黃牛做犧牲,稱“登天牛”,這棵大樹稱“天牛樹”。“登天牛”和“天牛樹”神聖不可侵犯,禁止砍伐,禁止在樹下大小便。

  三月街

  雲南大理白族三月街,也叫大理三月會,是白族盛大的節日和街期。會期是每年夏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三月街既是滇西最大規模的物資交流盛會,也是滇西風格獨具的民族體育和文化娛樂盛會。

  唐代,南诏國都城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不僅是雲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而且是南诏國與東南亞儲古國進行文化交流、貿易通商的重要門戶。當時佛教已傳入南诏,南诏白族先民對觀音菩薩極為崇拜,“年年三月十五日,衆皆聚集,以蔬食祭之,名曰祭觀音處,後人于此交易,傳為祭觀音街”。這是最早的三月街。之後,三月街逐漸由宗教廟會演變為民間物資交流會。明代白族史學家李元陽的《雲南通志》中記載:“觀音市,三月十五日在蒼山下貿易各省之貨。自唐永徽間至今,朝代累更,此市不變。”清代,三月街達至空前的規模和盛況。

  1991年,大理白族自治州把三月街定為“三月街民族節”。節日期間,中外客商雲集,集貿市場活躍。由12個縣市代表隊參加的大型文藝表演,演出霸王鞭、八角鼓、雙飛燕、龍燈等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此外,還有賽馬、洞經音樂演奏、龍舟賽等文體活動。

  火把節

  火把節在白族語中叫福旺午,于每年夏曆六月二十五舉行,是白族的傳統節日,節日當天,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通過拜火把、點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動,預祝五谷豐登、六畜興旺。

  節日前夕,全村同豎一根高約一二十米的大火把。用松樹做杆,上捆麥稈、松枝,頂端安一面旗。旗杆用竹竿串聯三個紙篾紮成的升鬥,意為連升三級。每個升鬥四周插着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人壽年豐、五谷豐登、六畜興旺之類字畫的小紙旗;升鬥下面挂着火把梨、海棠果、花炮、燈具以及五彩旗。

  火把節的中午,人們帶上小火把、紙錢、香燭、供品,到祖墳前掃墓、祭奠。小火把點燃後,撒三把松香熏墓,等火把燃到把杆後方能回家。墓地如離家甚遠,則在家裡祭祀。

  太陽落山前,各家提前吃完晚飯,扶老攜幼出門觀賞火把和跑馬。跑馬的有大人、有小孩。繞火把跑三圈後,才能向遠處馳騁。不跑馬的,就挨家挨戶欣賞各家門前的火把,看誰家火把精緻美觀。在全村的大火把點然之前,年輕的媳婦們打着傘,背上新生嬰兒在火把下轉三圈,以示祛邪得福。

  夜幕降臨時,村中老人領頭獻祭品,向大火把叩頭。幾個勇敢矯健的小夥子,一個接一個地攀上高豎的大火把,将小火把逐人上傳将大火把點燃。刹時,烈焰騰空,鼓樂大作,鞭炮齊鳴,響切雲霄,場面壯觀。當火把上懸挂升鬥的竹杆被燒斷時,人們争相搶奪淩空飛下的升鬥。搶到者被視為有福之人,受到大家的祝賀,被簇擁着回家,由主人用煙、酒、茶款待簇擁人。下一年度大火把上的升鬥即由搶得升鬥的人備辦。

  火把節的高潮是耍火把。男女青年各持一個火把。見人就從挎包裡抓出一把松香粉往火把上撒。每撒一把,發出耀眼的火光,發出“轟”的一響,火苗燎向對方,叫做“敬上一把”。白族認為火苗指向可燎去身上的晦氣,故競相燎耍,喜氣洋洋。燎耍過後,青年要成群結隊,舉着小火把到田間地頭,向火把撒松香粉,給谷物照穗,其意是消除病蟲保豐收。

  火把節的尾聲還要跳火把。午夜前後,把狂歡時燃燒着的火柴棍堆成一堆堆的篝火。男女青年一個接一個地從篝火來回跨越兩三次,祈求火神“禳災祛邪”。要看誰跳跨得高、跳得遠,直到興盡為止。

  繞三靈

  每年農曆四月下旬,白族人民都要舉行為期三四天的“繞三靈”。節日期間,成千上萬的男女老少都身穿民族盛裝,彈奏着樂器,邊唱邊舞,齊聚“神都”聖源寺,進行朝拜儀式,并開展各種文藝活動。相傳,南诏大将,大理國段氏祖先段宗膀,是白族中最高的神中之神。他所居住的寺廟稱“神都”,建于上陽溪聖源寺。

  戀愛

  白族地區節日多、廟會多、歌會多。從春節到正月十八,幾乎天天有節日,夜夜耍龍燈。從正月到開秧門的幾個月内,月月有廟會,各村各寨都要迎送本主(即本村或本地崇拜的神主),過本主節,非常熱鬧。此外還有三月街、蝴蝶會、繞三靈、火把節、石寶山歌會、茈碧湖歌會、海西海歌會等等。這些節日、廟會和歌會為青年男女的交往和戀愛提供了極好的機會。白族姑娘和小夥子們充分利用這些機會,物色對象,對唱山歌,或者與情人幽會,借三弦和山歌傳情達意,談情說愛。

  在這些節日、廟會和歌會中,白族青年男女尤其喜歡參加石寶山歌會。每逢農曆七月,數以千萬計的青年男女都要成群結隊地去參加為期7-9天的石寶山歌會。隻見山上山下、樹林崖邊、廟宇裡外,以處是參加歌會的姑娘和小夥子。姑娘穿上節日盛裝,精心打扮,小夥子精神抖擻,人人背龍頭三弦。隻聽三弦聲聲,歌聲陣陣,此起彼伏,晝夜不絕,場面十分壯觀。姑娘和小夥子可以用歌唱對與對方相識,可以用歌唱向對方試探,也可以用歌唱詢問對方個人和家庭的情況,然後再用歌聲充分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這樣一來一往、一問一答的男女對歌,有時可達數小時乃至十多個小時,甚至幾天幾夜。通過對歌、姑娘和小夥子相識了,相戀了,甚至當場互贈了定情物,盟定了終身。

  其他

  朝雞節,每年農曆一月初一至十五在賓川雞足山舉行。

  耍海會,八月初八在大理才屯舉行。

  石寶山歌會,農曆七月末的在石寶山石鐘寺舉行三天。

  火把節,六月二十五在白族屯寨舉行。

  葛根會,一月初五在大理三塔寺内舉行。

  白族的宗教信仰

  白族傳統社會是一個具有多元宗教信仰的社會,人們曾信奉原始宗教、佛教、道教和本民族的本主信仰。釋儒道“三教同源”“萬法同宗”,三教相融合,是白族宗教信仰的一大特點。其中本主信仰是白族全民信奉的宗教。本主一詞的含義是“本境最高貴的保護神”。白族的本主是“人神兼備”的護衛神,是由原始的神巫崇拜發展而來的宗教。相較原始的神巫崇拜,本主信仰形成了以祖先崇拜、自然崇拜、英雄崇拜、圖騰崇拜為完整體系的宗教,并使祖先崇拜、英雄崇拜構成了“本主宗教”的崇拜核心。佛教約于隋唐之際傳入洱海地區,最初傳來的是“婆羅門”和瑜珈密宗,密宗僧人稱“阿阇黎”,所以又名“阿阇黎(阿叱力)”教,稱其為“白族密宗”。盛行于南诏大理時期。大理國的22代皇帝中就有10位出家為僧。國中男女都讀佛典、詩書,手不釋珠卷,因此洱海地區很早就有“古妙香國”的稱号。元明之後,大批漢族移民屯駐洱海地區,漢文化開始在洱海地區廣泛傳播,漢傳佛教逐漸開始取代大理本土佛教(密宗)的地位。

  大理白族的特有信仰

  白族文化特有的宗教信仰是本主崇拜。本主是“本境土主”、“本境福主”的簡稱。在白語中,本主有很多稱謂,如“武增”、“倒博”等,大意是“本地域裡最尊貴的人(神)”。白族人認為,本主就是自家或村社的保護神,能保佑他們“為士者程高萬裡,為農者粟積千鐘,為工者巧着百般,為商者交通四海”。自從唐代南诏王勸豐佑下令其國老趙文奇在大理興建了白族第一座本主廟以後,本主文化便開始在蒼山洱海間世代相傳。

  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 ·壯族 ·滿族 ·回族 ·苗族 ·維吾爾族 ·土家族 ·彜族 ·蒙古族 ·藏族 ·布依族 ·侗族 ·瑤族 ·朝鮮族 ·白族 ·哈尼族 ·哈薩克族 ·黎族 ·傣族 ·畲族 ·傈僳族 ·仡佬族 ·東鄉族 ·高山族 ·拉祜族 ·水族 ·佤族 ·納西族 ·羌族 ·土族 ·仫佬族 ·錫伯族 ·柯爾克孜族 ·達斡爾族 ·景頗族 ·毛南族 ·撒拉族 ·布朗族 ·塔吉克族 ·阿昌族 ·普米族 ·鄂溫克族 ·怒族 ·京族 ·基諾族 ·德昂族 ·保安族 ·俄羅斯族 ·裕固族 ·烏茲别克族 ·門巴族 ·鄂倫春族 ·獨龍族 ·塔塔爾族 ·赫哲族 ·珞巴族 ·漢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