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立夏養生先養胃

立夏養生先養胃

民俗 更新时间:2025-08-22 22:56:36

  5月6日已經立夏,春夏之交,立夏如何養生?醫學專家提醒,立夏之時,切勿“熱”昏了頭而大吃西瓜和冷飲,要注意養好腸胃,平時要早睡早起,養成午睡的好習慣。

  夏季暑熱濕氣重,易沒有胃口

  中醫《黃帝内經》認為,自然界夏季陽氣最旺,人體的陽氣在夏天達到最高值。此時,人體陽氣旺盛,經絡氣血流通,是溫煦體内陽氣、驅散内伏寒邪的最佳時機。楊小紅教授稱,夏季暑熱濕氣重,日照時間延長,人們的睡眠時間和飲食量逐漸減少,再加上出汗增多,人體電解質代謝出現紊亂,易出現疲勞倦怠、沒有胃口、注意力不集中、中暑等症狀。“立夏前後要尤其注意,這段時間冷暖空氣交彙頻繁,細菌生長特别快,濕氣困阻導緻脾胃功能弱。”因此,立夏前後,應注意養好腸胃。

  夏季如何養腸胃?

  腸胃不好的少吃寒涼瓜果

  楊小紅表示,夏季飲食要以清淡為主,不要吃太油膩的食物,每餐不宜吃太飽,以免增加胃腸道負擔,不利于消化。夏天是瓜果類水果蔬菜豐收的季節,多吃當季瓜果固然好,但要注意營養搭配和适量原則,腸胃不好的人要盡量少吃寒涼類瓜果。“有些女生把黃瓜、西瓜等果蔬代替主食減肥,主次颠倒,容易傷及脾胃,引發腸胃疾病。”

  多喝白開水是硬道理

  由于出汗較多,有些人喜歡吃雪糕、喝飲料解渴消暑。楊主任告訴記者飲料中含有色素和香精,雪糕過冷也容易刺激腸胃,因此除了運動飲料外,不建議人們吃雪糕、喝飲料代替水。平時要多喝白開水促進新陳代謝,多汗者可适量喝淡鹽水,尤其是高溫作業時要注意補水補鹽;還可在做菜時多放點鹽、吃偏鹹的食物。

  酸梅湯和粥都是不錯的選擇

  為了适應散熱,人體的血液循環會重新分布,流向皮膚的血液增多,内髒尤其是胃腸道的血流減少,導緻消化液分泌減少,胃酸降低,食欲下降。因此多吃山楂、烏梅、木瓜等健脾胃的酸性食物可以使皮膚腠理适當收縮,保證胃腸功能正常。喝酸梅湯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此外,粥也是便于消化的夏季食物,除了常規的魚片粥、雞粥外,人們還可選擇薏米、淮山、芡實等健脾、祛濕的藥膳粥,但糖尿病患者和胃下垂的人不宜喝粥,以免加重病情。

  喝祛濕湯有利于腸胃功能

  立夏前後,濕氣困阻導緻脾胃功能弱,喝祛濕湯有利于養生,食譜如下:

  将冬瓜500克,薏米100克,鴨半隻,蜜棗兩個煲冬瓜薏米老鴨湯,适合體質好的人喝。

  将淮山、芡實、茯苓、白芷各30-50克與豬骨500克或雞半隻煲湯,西洋參30克與半隻烏雞炖湯,均适合腸胃不好、體質偏弱的人喝。

  ●鍊接

  夏日午睡很重要

  由于日照時間長,許多人夏天習慣早起晚睡,睡眠不足導緻白天注意力不集中、工作犯困。楊主任指出,除了充足的睡眠與規律的作息外,夏天午睡也格外重要。“夏天正午紫外線強,暴曬對腦部和神經系統都不好,中午呆在室内睡一覺,既可以補足精神,又不被太陽曬,何樂而不為。”除此之外,她還建議人們每天早上或晚上保持半小時至一小時左右的緩慢運動,比如散步、慢跑、打拳、遊泳、爬山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