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鲟龍魚怎麼養?鲟龍魚養殖環境

鲟龍魚怎麼養?鲟龍魚養殖環境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2-05 09:01:48

  鲟龍魚怎麼養?鲟龍魚養殖環境

  鲟龍魚怎麼養?

  鲟魚對産卵場的要求非常嚴格,它們在自然環境下有時溯河上千公裡尋找合适的産卵場,如果雌魚洄遊到産卵場的道路被壩切斷,找不到适合的産卵環境,雌魚的卵泡就會退化吸收。

  由于人工養殖條件與天然環境差異很大,在人工養殖條件下鲟魚要達到性腺發育成熟要采用人工調控溫度、光照,水流等環境因子,配合生理誘導等技術達到性腺發育成熟。在人工養殖條件下,可用人工配合顆粒飼料飼養。

  承受水溫為1—30℃,生産商品鲟魚的最适水溫為20—24℃,秋冬季水溫最好不低于4—6℃。對水質的要求:溶氧要求大于5毫克/升,PH值6.5到8.0之間。

  鲟魚的耗氧率屬于順應型,即水環境溶氧量高時,它的耗氧率也高;随着水中溶氧的下降,其耗氧率也随之下降。

  鲟魚的耗氧率和窒息點均高于常規養殖魚類,僅次于鲑鳟魚,這就對養殖水環境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一般水中溶氧量應保持在6-8毫克/升,以保證順利生長。

  鲟魚對外界影響的反應遲鈍。養殖中除沿池壁和池底遊動外,很少做劇烈活動,消耗在運動中的能量很少,因此,飼養過程中的飼料系數相對較低。

  鲟魚的食物慣性很強,拒食不熟悉的食物。如開始時是食用水蚤和水蚯蚓,轉食配合飼料時要有一定的馴化時間。

  在養殖時要适時開口,在卵黃囊未吸收完畢的混合營養階段,适時投喂适口的開口餌料是提高魚苗成活率的關鍵,此期的魚苗為被動攝食,所以要求水中要保證一定的餌料密度,這樣才能有較高的存活率。

  鲟魚的生長速度比較快,通常孵出的水花,經過1個月左右的養殖即可達到7-10厘米。條件合适的情況下,當年早春放養100-150克重的魚種,經過9-10個月即可養殖成0.75-1千克的商品魚。

  鲟龍魚的養殖環境

  鲟龍又稱鲟魚是大中型經濟魚類,也是珍貴的魚種。截止2014年1月全世界共有20多種,其中我國有8種,俄羅斯鲟魚主要分布于俄羅斯的裡海、亞速海、黑海及與這些流域相通的河流。除部分是洄遊性種類外,還有部分為定栖種類。春季開始洄遊,結束于秋季,春季洄遊型當年産卵,秋季洄遊型第二年産卵。初次性成熟年齡:雄性11—9齡,雌性11—13齡,産卵周期4—6年。俄羅斯鲟魚的成魚養殖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1、池塘條件:

  池塘要有良好的進排水系統,魚池的面積以3—5畝為宜,其形狀長方形為好。池底的淤泥小于10厘米。如是水泥流水池其面積50—300米不限。池深2米。

  2、對水質的要求:

  溶氧要求大于5毫克/升,PH值6.5到8.0之間。需要注意的是鲟魚對氯特别敏感,即使水中有微量的氯離子也會導緻鲟魚死亡。

  3、魚種放養:

  池塘在放養前進行生石灰消毒,每畝用10公斤左右,然後幹塘日曬。于放養前二周注水,水深為2米。鲟魚的放養密度和其個體大小有關,一般規格在300—500克,每畝放500尾。鲟魚的承受水溫為1—30℃,夏季池塘水溫超過26℃時,應及時注新水。

  4、飼養管理:

  實行定時、定點、定量的投喂原則,日投餌率3%,以後随着魚體長大,逐漸減少投餌率,當魚達到1公斤以上時,日投餌率不超過1%。由于鲟魚怕光,所以投喂時間為每天黎明和黃昏各一次。每半月加喂魚健康2号、淡水魚多維和酶制劑等,以提高鲟魚的抗應激能力和免疫能力、加快鲟魚生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