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已經要到了,小暑已經過去了,三伏天的到來提醒我們一年中最熱的一個階段已經悄悄的來到了我們的身邊,那麼三伏天我們該如何養生呢?三伏灸又是什麼呢?三伏灸的作用原理是什麼呢?接下來一起跟随作文庫知識百科了解一下吧!
早在清朝初期張璐的《張氏醫通》中即有夏日“三伏”中,用白芥子塗法防止哮喘複發的記載。
三伏灸是我國傳統醫學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療法,與現代預防醫學有異曲同工之處。具體做法是,通過利用全年中陽氣最盛的三伏天,根據所要預防的疾病,在對應穴位貼上中藥,以達到灸治的效果。
三伏灸的時間有嚴格規定,即初伏、中伏、末伏。“三伏”是指三個農曆節日,古醫書載,伏日必是庚,庚屬金,與肺相配,祖國醫學認為,寒來暑往,時序變遷,對人體關系至大,《内經》提出,“春夏養陽”可以預防冬天疾病的發生,哮喘、過敏性鼻炎和體質虛弱易感冒者等都屬于肺經範圍的疾病。
三伏灸,是利用“三伏”天炎熱氣候,敷以辛溫,逐痰、走竄、通經平喘藥物,可以提高藥物效能,達到溫陽利氣,驅散内伏寒邪,使肺氣升降正常,溫補脾腎,增強機體抗病能力,預防這些疾病的發生。
三伏灸作用原理
利用“三伏”天炎熱氣候,敷以辛溫,逐痰、走竄、通經平喘藥物,可以提高藥物效能,達到溫陽利氣,驅散内伏寒邪,使肺氣升降正常,溫補脾腎,增強機體抗病能力,預防這些疾病的發生。哮喘、過敏性鼻炎是目前難治之症,病程短則幾年,長則幾十年,且易反複發作,正氣虛時易誘發,所以,中醫認為:“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因此,病員要有耐心堅持治療。各地天灸經驗認為貼藥年限長,次數多,則其療效高,效果就好,因此要堅持多年“三伏”天貼藥。
天灸療法作用機理
l.局部組織的刺激作用:天灸所采用的藥物大都帶有較強的刺激性,有使皮膚發泡的作用,可使局部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從而起到清熱解毒、消炎退腫的作用,甚者發泡化膿,使滲出液增加,能發揮消炎退腫的效果。
2.經絡穴位的調衡作用:根據中醫髒腑經絡相關理論,穴位通過經絡與髒腑密切相關,不僅能反映各髒腑生理或病理機能,同時也是治療五髒六腑疾病的有效刺激點。天灸療法,刺激和作用于體表腧穴相應的皮部,通過經絡的傳導和調整,糾正髒腑陰陽的偏盛或偏衰,改善經絡氣血的運行,對五髒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狀态産生良好的治療和調整作用,使其趨于平衡,達到消除疾病的目的。
3.藥物本身的藥理作用:天灸藥物透過特異腧穴的皮膚,其有效成分通過血液循環直達病變部位,發揮其藥理效應。更重要的是藥物通過經絡腧穴吸收、傳輸、利用的同時,經絡腧穴對藥物刺激做出較強反應,将藥物作用放大,其療效是經絡腧穴與藥物兩者共同作用的結果,它們之間相互激發、相互協同,作用疊加。
4.神經調節作用:天灸主要通過藥物使作用部位的皮膚上的各種神經末梢進入活動狀态,從而改善組織器官的功能活動,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5.免疫機能作用:通過神經反射作用,激發機體的調節功能,從而調整和增強人體免疫功能。
三伏灸适應症
三伏灸是利用“冬病夏治”原理,在夏天治療冬天好發的疾病,以預防和減少病症在冬季發作。
三伏灸是廣受好評的傳統中醫療法,但并不能包治百病,它主要适用于兩類疾病:一是過敏性疾病,如哮喘、反複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體炎、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及小孩冬天易得的感冒;一類是跟虛寒有關的疾病,如胃痛、結腸炎、關節痛、虛寒頭痛、腎虛引起的腰痛及其他疾病。
三伏灸療法雖然有較好的效果,但所用中藥有些為有毒之品,有些對皮膚有強烈的刺激作用,故孕婦、年老體弱、2歲以下的孩子(皮膚比較嬌嫩,容易引起感染)以及皮膚過敏等患者應慎用或禁用。
結語:以上就是作文庫知識百科為您總結的内容,通過上文的介紹,大家知道三伏灸是什麼了吧,對于三伏灸的原理以及作用你知道了嗎?三伏天進行三伏灸具有很好的養生作用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