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意磬
“所有的大人,都曾是孩子,但隻有少數人記得。”
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一個五歲的孩子和一個十五歲的孩子看《小王子》中蛇吞象的圖畫,會看到不同的畫面。
五歲的侄女看這幅圖非常果斷地說是蛇吃了大象,肚子鼓起來了。而十五歲的侄女則說這明明就是一頂大禮帽。兩個人為此争論不休,小侄女給姐姐解釋了好多遍,姐姐還是固執己見。
看到她們兩人互相解釋的激烈場面,讓我不禁想起自己的孩子向我說明一件事情時,我亦是那麼固執,始終覺得孩子說的做的都不對,隻有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才是最正确的。
停課不停學的這段時間,相信很多家長除了讓自己的孩子完成學校的作業之外,還額外給他們布置了很多你認為非常重要的學習任務。
可當你的孩子學習任務完不成的時候,你有沒有耐心聽過他們的解釋呢?當他們看書時發現了有趣的事情跟你分享後,你有沒有覺得孩子的想法和你截然相反呢?亦或者你有沒有為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太差而對他們“河東獅吼”呢?
其實,很多家長都對“停課不停學”存在很深的誤解,它不僅僅是單純的網上教學,也不隻是學校課程的學習,而是一種廣義的學習,隻要有助于學生成長進步的内容和方式都是可以的。比如學習一些有關疫情防控的知識,了解一些抗疫阻擊戰中的先進事迹,加強對孩子的生命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同時也增進孩子的社會責任心、奉獻精神和愛國精神。還可以去看一些名著,去書中尋找更多的精神食糧。
讓孩子養成自我學習的能力才是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有了這種能力,你不用在跟在他們屁股後邊聲嘶力竭地喊來喊去,更不用擔心未來他們沒有基本的生存能力。
但是,在養成孩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每個家庭都會犯許多養育孩子的錯誤,适得其反的案例時有發生;沒有耐心而亂發脾氣的情景多得數不甚數;對孩子實行專制教育的控制也屢見不鮮。
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在家庭教育這一環節抓住一個孩子成長的關鍵呢?《小王子》這本書中傳遞出“每個大人都曾是小孩”事實,值得每個人反複深思。
《小王子》是法國作家聖埃克蘇佩裡的經典著作,是一本僅有2.5萬字的童話小說。但卻曾被法國讀者票選為20世紀最佳圖書,到現在已出版近70年,每年在世界各地仍有上百萬冊的銷量,總銷量更是高達2億冊以上,僅次于英文版的《聖經》。
一本童話書何以如此暢銷?我想不僅是因為書中向大人們傳遞出的深刻價值觀,更有對孩子教育問題的映射,相信看過本書的人都該有下面這些深刻的教育反思。
1 在沙漠遇見小王子,大人對孩子想象力和理解力的扼殺是父母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小時候你可能會有很多的夢想,繪畫、音樂或者體育,都無一例外為繁重的學業讓了路。父母總是告誡你學業為重,其他愛好都是無足輕重的,于是它們都深深地被大人的認知扼殺在搖籃裡。
小王子開篇從蛇吞象的繪畫說起,可很多孩子的畫畫天賦剛展露頭角就被“毫無用處”的言論限制了。很多父母看到那幅畫都會異口同聲地說那是一頂帽子,還要孩子費心給他解釋這幅畫的本質。
父母在成長的路上丢失了很多,總喜歡把事情複雜化,或者毫無耐心充滿敷衍,對待孩子也喜歡用大人們認為的那一套。
其實很多時候,當我們學會尊重孩子,注意傾聽孩子的真實想法,很多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要明白強加給孩子的認知不如孩子的親身體會來得更深刻。
小王子要求作者畫羊,連畫三隻不同形态的羊都無法讓小王子滿意,直到它畫了一個箱子,小王子覺得自己想要的羊就在箱子裡,而且很安全。
這就是一個孩子的想象力。小時候可能每個孩子都玩過各種箱子遊戲,在那些充滿魔法的箱子裡,總有很多大人意想不到的驚喜。
六歲以前是孩子想象力最豐富的時候,孩子通過玩各種假裝遊戲,可以想象一個事物的各種可能性。當孩子想要和你玩這種遊戲時,千萬不要嫌棄煩,盡力配合他們,你會發現别樣的樂趣。
想象力是人智力發展的基礎和标準,人類很多重大的發明創造都是在豐富的想象力基礎上誕生的。
愛因斯坦曾經問過自己一個問題:“有人追上光速,将會看到什麼現象?一個人在自由下落的升降機裡,會看到什麼現象?”他通過不斷追問和想象,再加上嚴謹的邏輯推理,最後提出相對論,成為偉大的科學家。
愛因斯坦也曾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動着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總之,當你的孩子在開始任何奇思妙想的時候,作為家長都應該鼓勵,而不應該以學業為重而故意打斷他們。
2小王子對玫瑰,父母對孩子,愛的第一步都是學會珍惜和傾聽 小王子遇到玫瑰,費盡心思悉心照顧它,驕縱的玫瑰卻不懂珍惜,最後小王子傷心地離開玫瑰。
小王子走後,玫瑰才知道自己對小王子的愛。而小王子也在遊曆的過程中,時刻擔心玫瑰被羊吃掉,深深後悔自己不該離開玫瑰。
這一點在小王子來到地球第五天可以看到,小王子把自己的擔心傾訴給作者,作者卻忙于修飛機的發動機而過于敷衍。最後小王子非常生氣:“你要是有一枝獨一無二的花,它被羊吃掉了難道不重要嗎?”
作者終于深刻意識到惹怒小王子的是自己不注意傾聽,沒有及時回應小王子的擔憂,做着自己認為的“正經事”,忽略了小王子的情緒。
生活中,很多家長總是以自己忙為借口,而拒絕傾聽孩子的真實想法。其實,這時候你錯過的不是孩子想要對你說的一句話,而是孩子向你敞開心扉的機會。一次忽略,可能就會讓孩子心裡留下父母不關心自己的陰影,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也會更孤僻。遇到什麼事情,也不會再跟爸爸媽媽講。
要了解一個人,就要學會傾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正經事”,孩子也不例外。讓他們知道自己的事情也很重要,他們在你眼中同樣重要。這樣養大的孩子長大之後才會更有擔當,而不會随意附和别人,而丢掉自己,讓自己成為不重要的角色。
珍惜和孩子短暫的相處時間,可能他們在你身邊的日子不過那麼十年,聽一聽他們内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學習的困惑,成長的煩惱,朋友之間的誤解等等。
你聽,他說,最後你們共同想出有效的解決辦法,這個過程是讓那個驚慌無措的孩子逐漸心安的心路曆程,也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的教育。
3小王子遊曆遇見專制的國王,專制背後的控制是對愛最大的傷害 小王子去遊曆的第一個星球上住着一個專制的國王,他連小王子打哈欠或者坐着都要下命令。國王說自己不僅是小行星上的君主,更是整個宇宙的君主。但當小王子說他想看日落,國王卻在找一個合理的理由好讓自己下的命令合理。小王子無奈地想要離開,國王卻說任命他為大使,處處彰顯他的權威。
喜歡命令别人,控制别人,隻活在權力的想象之中,卻沒有能力指揮任何人。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會犯這樣的錯誤。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總是想用自己父母的威嚴控制他們,告誡他們今天應該幹什麼而不應該幹什麼,命令他們對你言聽計從,出現任何疏漏都覺得孩子不聽話,好像犯了多大錯誤。心理學上将這種教育方式稱為專制無自由度的教育方式。它過分的限制孩子的言行,父母逼迫孩子按自己的想法意願去行事。
而長期生在這種教育方式之下的孩子會缺乏獨立思維,常常人雲亦雲,做任何事情都沒有自己的主見。
事實上,孩子的時間全部由家長支配,讓他們完全按照自己的命令行事,會讓孩子完全沒有思考的空間。從發展的角度來看,這樣做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電影《囧媽》中有句經典台詞,愛是尊重和接納,而不是控制和索取。記得電影裡徐伊萬的媽媽對兒子的控制從他每天的喝幾杯水,喝什麼水,到兒子的與妻子的私密事都要過問。這樣的愛往往讓人倍感壓抑。
《小歡喜》中陶紅飾演的宋倩對女兒喬英子的控制,一度讓女兒想逃離。女兒的學習很好,媽媽的付出功不可沒,但是毫無縫隙的安排卻讓英子很壓抑。每天放學媽媽還要布置很多試卷給她,不讓她看手機、電腦甚至聽歌。高考她想去南京大學,媽媽卻已經替她規劃好了所有成長路線,要她上北大或者清華。最後喬英子無法忍受媽媽的控制,抑郁成疾跑到深圳跳江。
現實生活中,父母總是替孩子規劃好一切,安排他們的吃穿住行,上到學校、專業的選擇,下到将來從事的工作以及婚姻大事。
可是這些安排是否真的是孩子想過得人生,又有幾個家長問過自己的孩子?
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刻,家長不要過多的幹涉自己的孩子學習的興趣和人生的選擇,而應該讓他們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過他們想要過的人生。
4小狐狸請小王子馴化它,父母與孩子亦是一個不斷建立聯系又放下的過程 小王子來到地球後,看到一大片和他的那枝玫瑰一樣的玫瑰花海,他傷心地哭了。後來又遇到小狐狸,小狐狸請求小王子“馴服”它。小狐狸說馴服的意思就是建立聯系。
小狐狸對小王子說,你馴服了我,那我們就會彼此需要,你對我來說是獨一無二的,我對你來說也是獨一無二的,并且你要永遠為你馴服的東西負責。
其實,馴服一個人就是慢慢地接近他,默默地陪伴他,一天比一天離得更近。
小王子馴服了小狐狸之後,再去看玫瑰花時,卻驚喜地發現那些玫瑰和他的玫瑰不同,因為她們沒有被馴服過。
小王子為玫瑰擋過風,捉過蟲子,澆過水,聽過玫瑰的抱怨和沉默。這才是最重要的。
小狐狸對小王子說看東西隻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重要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見的。也正是因為你對玫瑰的付出,使得你的玫瑰是如此的重要。
所有的親密關系都是不斷建立聯系的過程。而成長則是将所有聯系變化為思想認知上的根深蒂固和外在形式上的漸行漸遠。
父母對孩子的陪伴是最重要的,用心看懂孩子的真實需要,才是真的為他們負責。
父母子女的關系就是一場場漸行漸遠。身為父母要深刻認識到這一點,不要因為你對孩子付出了全部,打着對孩子負責的幌子幹預他們的人生,那就就完完全全曲解了這種無私付出。要明白真正的愛不是抓着不放,而是給孩子空間,讓他們學會與外界建立聯系。
結語:
小王子直到遇到狐狸,才明白愛更多的是責任。父母直到讀懂《小王子》,才明白每個大人都曾經是個孩子的深刻意義。
你曾經讨厭過父母對你愛的方式,恍惚間你也用在了自己的孩子身上,要知道這也正是你孩子所厭倦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對于家庭教育而言,更是一種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懂得和成長。
願天下父母都能給孩子一個溫暖有愛的教育環境,用更加寬松民主的教育方式理性指導你的孩子,教會他們做一個正直善良、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也願天下孩子都能理解長大了的父母也在惶恐中成長。
——END——
我是意磬,在上班和帶娃的間隙讀書寫字,惟願生活充實,内心豐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